首页 > 经济·科技

近5亿消费人口的庞大市场 农村消费者消费能力如何?

2023-03-18 06:34:57

来源:经济日报

  农村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2022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9285亿元,是一个消费人口近5亿、体量近6万亿元的庞大市场。农村消费者消费能力如何?他们喜欢什么?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

  近日,中消协发布了《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通过全国31个省(区、市)824个行政村的3670个样本,展示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基本面貌。

  线下消费线上付款

  当问及农村消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1%的农村居民表示缺少电商服务点和快递点的问题较为突出。此外,还有30.7%的消费者认为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配送慢。

  中消协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分析,可能受物流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消费场景依然发生在本地线下。“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平时首选位于本村的商店、超市进行消费,19.8%的消费则发生在本村附近的集市、农贸市场。选择在电商平台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占比仅为9.7%。”

  有意思的是,购物方式虽然以线下为主,但支付方式却全面转线上。调查发现,45.5%的农村居民在线下购物时首选无现金支付,九成以上的农村商店、超市已基本支持手机扫码支付。在各主流支付方式中,农村居民选择微信扫码的比例远超其他各种方式,占比达71.2%。

  北京大兴区榆垡镇的榆垡大集服务榆垡村小区和周边的求贤村、魏各庄村、西胡林村等村镇居民。这里可能已经算不上典型的农村大集,可依然保留着乡村购物的习惯,记者看到,这里菠菜成捆、草莓论堆,连着烟筒的铁锅灶码在塑料扫帚、儿童玩具中间,随意却样样齐备。

  记者注意到,虽然部分老年人还有现金交易的习惯,但榆垡乡村大集的每一个摊位上都挂着支付码,收款到账声此起彼伏。线下为主的消费习惯意味着,产品要打入农村市场,还将高度依赖传统销售渠道,也就是这些店主们;而线上支付习惯的养成,又意味着以线上渗透线下的新零售潜力极大,尤其以微信等工具为切入点,还有渴望的增量红利可挖。

  电商带动消费升级

  6万亿元的乡村消费市场正吸引企业“下乡”。在云南怒江,记者采访了丽淑超市经营者和出东,这里还有一个身份是美团优选的自提点。两年多前,美团优选进入怒江。和出东发现,他们比自己原先的供应商便宜且种类多,便加入了当时最时髦的“社区团购”,做起了“团长”。

  记者将定位切换到美团优选APP的丽淑超市自提点后发现,社区团购在当地的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七彩土豆2斤5元、新鲜茨菇一斤约2元,新希望集团生产的12袋250g装蝶泉特浓牛奶26.72元。如果对比价格,在丽淑超市自提1月产的12盒250ml蒙牛特仑苏牛奶需44.99元,在京东北京仓,同样的特仑苏牛奶则要55.1元。

  农村市场上,农产品、食品价格相对较低。在榆垡大集,草莓30元3斤,大枣15元两斤,睡衣30元一套。

  在物流成本较高、交通不便的地区,电商平台极大地缩小了城乡消费的种类和价格差异。和出东注意到,村民对于本地不出产的一些东西比较感兴趣,如荔枝、椰子、海鲜、桂圆等。虽然老年人并不舍得买这些价格稍高的新鲜货,但他们在外地的子女会从千里之外下单,头天晚上七八点付完款,第二天早上10点多钟,美团配送车就会把货物送到,老人家过来报个手机号就可以提货。

  张德志告诉记者,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网络消费迅速发展,直接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本次调查发现,接近四成的农村居民网上购物的频率已达到每月平均1次至5次,每月在网上消费6次以上的比例也达到了18.9%。这提醒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多角度发力丰富农村消费供给,着力发挥品牌供应链和农村电商新业态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商业的丰富性和标准化水平。

  消费环境仍需改善

  在大型平台供货体系保障下,曾经困扰农村消费者的假冒伪劣问题有所好转。

  美团优选为和出东配送的商品以主流品牌为主,如百事可乐、娃哈哈矿泉水,甚至还有流行的元气森林。和出东透露,现在正规小店里,明目张胆的假冒产品已经基本看不到了,但集市商品的质量就不好说了。这一点记者也发现了。在榆垡大集上,带有某儿童品牌标识的童装被挂在显眼处售卖,喊价30元,仔细一看,吊牌上连生产厂家和品牌名都没有;还有连吊牌都省了的名牌鞋,没有3C标识的电插座,散装的茶叶、果脯等食品也没有生产日期、厂家等信息,显得不太正规。而且,大集上绝大多数商家没有落实明码标价,买一根葱也得问商家多少钱,买得贵不贵全凭讲价本领。

  “从一些受访者反馈来看,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消费维权意识,特别是大量留守农村的老年人,难以分辨商品的真假以及过期与否,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张德志指出,调查显示,44.5%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

  张德志表示,建设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对于扩大内需、不断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具有关键性意义。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农村消费环境整体持续改善,网络购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实体店供给不足的短板。但农村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难题仍然存在。激活农村消费潜力,应加快推进乡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同时多角度发力,丰富农村消费供给,完善农村消费者维权支持网络,实现农村消费者“就近投诉、就地维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消协报告:农村消费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新网3月13日电(记者 谢艺观)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提到,受访居民使用4G/5G移动网络上网的比例达到78.5%,80.2%的受访者对农村网络信号质...

    时间:03-13
  • CNNIC: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 网民用网环境持续改善

      中新网3月2日电 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网民用网环境持续改善,物联网终端增长推动“万物互联”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

    时间:03-02
  • 自行车行业效益持续改善 2022年利润超100亿元

      日前,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消息显示,2022年,我国自行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2100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超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面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自行车行业顶住压力、加快转型升级,去年产量、营收等主要指标与疫情前基本持平。”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告诉记...

    时间:03-01
  • 自行车行业效益持续改善

      二〇二二年全行业利润同比增长超百分之二十  自行车行业效益持续改善(新视点)  日前,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消息显示,2022年,我国自行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2100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超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面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自行车行业顶住压力、加快转型升级,去年产量...

    时间:03-01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

      中新网南昌2月28日电 (吴鹏泉 刘玉洁)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记者27日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去年鄱阳湖水质优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总磷浓度0.063mg/L、同比下降7.4%。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董良云在会上表示,去年江西深化鄱阳湖水环境保护,印发了《鄱阳...

    时间:02-28
  • 厨房小家电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分化 行业追求差异化、品牌化 服务消费升级

      记者 邬霁霞  2月23日,苏泊尔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01.71亿元,同比下降6.55%;归母净利20.68亿元,同比增长6.36%。  事实上,过去一年里,厨房小家电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奥维云网传统渠道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厨房小家电共计13个品类实现零售额520.3亿元,同比下降6.7%;零售量22049万台,同比下降12.7%。同时,行业...

    时间:02-24
  • 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本报北京2月22日讯(记者刘瑾)2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介绍,2022年,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在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长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九成以上,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在城市黑臭水体...

    时间:02-23
  • 生态环境部:1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20日)通报1月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PM2.5平均浓度下降。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3%,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重点区域方面:1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

    时间:02-21
  • 生态环境部:1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20日)通报1月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PM2.5平均浓度下降。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3%,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重点区域方面:1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

    时间:02-21
  • 1月汽车销量小幅波动 消费升级趋势提速明显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  继去年首月汽车市场以正增长开局后,今年1月国内车市能否延续这一表现,备受消费市场关注。  2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显示,1月,汽车市场表现相对平淡,汽车销量为164.9万辆,同比下降超三成。  1月车市未迎“开门红”  仅从销量成绩上来看,似乎国内汽车市场发展遭遇了一定...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