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数字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重在制度建设

2023-03-16 09:45:49

来源:光明日报

  【财经论语】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抢订单”“拼经济”等现象在我国各地涌现,展现出经济发展积极向好局面。其中,数字平台正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亟待规范发展

  以平台为主的线上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引领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一方面,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形成了突破购物时空限制、商品丰富多样的电商市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从线下扩展至线上,带动了消费增长;另一方面,数字平台孕育形成了搜索、即时通信、网游、闲置资源、数据交易等新兴市场,引领了消费升级。今后,随着数字经济逐渐从消费端向产业端延伸、从低端重复体力劳动向知识密集和人类情感领域拓展,平台将在生产、消费、交易、流通等市场体系各环节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平台经济基础制度仍不完善,其细化规范的缺失,导致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仍存在不足。平台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在于其灵活、便捷的新业态新模式。它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例如,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推出的网约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有力拉动了全民消费。然而,具体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很难被事先详细预判,只能随着线上服务的不断推进和使用过程,逐步迭代出现。因此,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对平台经济监管的滞后性广泛存在,企业、监管部门难以对监管细节作出预先规定,而是侧重事后作出回应式审查。正因如此,随着线上销售平台、直播电商等产业迅速发展,“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等“店大欺客”行为屡屡出现。

  近年来,我国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对平台经济作出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在加快制定数字经济基础规则的同时,更加侧重结合平台特征,针对一些具体细节作出相应规范。例如,针对平台消费领域的新问题,包括网盘网速慢、会员收费后还有广告、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乱象、平台对不服从“二选一”的商户进行限流、异地异店退换货难等,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相关规定,作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在维权方面,尽管不少线上平台设置了线上评价反馈系统,消费者在维权中仍然面临不少困境。面对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服务及商品质量缺陷、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消费者往往会遇到投诉难、维权难等问题。原因在于,数以亿万计的线上用户极度分散,难以形成维权合力,同时,维权流程、规则较多,耗时较长等情况,使消费者个体维权成本较高。由于缺少规范、有效维权机制,当下许多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数字化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选择通过给差评、平台内部投诉、晒朋友圈等方式,倒逼平台停止侵权行为。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不能单纯依靠消费者从下而上的投诉和诉讼,还需要对数字平台加强监管,强化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

  长期来看,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多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作为双边市场,平台是自我监管的首要责任方和获益方。随着数字技术成熟和监管规则明晰,数字平台竞争由粗放式的抢用户、流量,逐渐转为常态化的深耕服务质量、提升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能力,自我监管水平将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线上销售平台、直播电商等机构要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将消费者权益作为不可触碰的底线和红线,并将其嵌入平台交易价格、促销规则、产品质量、客户投诉等细节规定之中,从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高效有序的消费场景。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共同加强数字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对网络营销活动应当遵守的法定原则和基本要求予以明确,并根据不同网络营销主体的行为特点,明确营销平台运营者、营销人员和服务机构各方的法定义务和主体责任;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数字平台依法依规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信纳税,保护合法合规电商经营者权益,同时对存在违法违规的营利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切实加强新业态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风清气正的数字平台市场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光明日报 作者:刘诚、夏杰长,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各地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数据,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9亿元,有力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黑龙江伊春、山西长治等地开展2023年春季农资打假专项...

    时间:03-16
  • 探访中国首家消费者协会:成立40年见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成效

      中新社石家庄3月15日电 题:探访中国首家消费者协会:成立40年见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成效  中新社记者 陈林 李晓伟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的新乐,是华北地区一个常住人口不到50万的小城。40年前,中国第一家消费者协会于此间诞生。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新乐一家集贸市场前,官方举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吸...

    时间:03-15
  • 数字经济,帮高校毕业生就好业

      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正火热展开。图为近日河北工程大学“2023年春季双选会”上,毕业生正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从校园招聘会到就业双选会,眼下全国多地春招正如火如荼进行。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他们的就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

    时间:03-15
  • 数字经济,帮高校毕业生就好业

      从校园招聘会到就业双选会,眼下全国多地春招正如火如荼进行。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他们的就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平台在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上发挥了重要作...

    时间:03-15
  • 不同国家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编者按:每年的今天(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消费者权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得到更好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障是国际性问题。尽管不同国家体制和法规各异,对消费者维权问题的手段或方式也不尽相同,但追求美好和安全的...

    时间:03-15
  • 北京将健全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 鼓励参与城市更新行动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陈杭)北京市将持续健全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优化支撑体系,建立责任规划师“人才库、资源库、案例库”,促进人才培养,推动责任规划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鼓励责任规划师参与城市更新行动,解决百姓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2年度北京市责任规划师总结交流大会近...

    时间:03-14
  • 去年陕西法院审理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逾4万件

      中新网西安3月14日电(记者 张一辰)14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新闻发布会暨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联动机制会签仪式。同时,对2022年陕西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2022年,陕西法院共审理各类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47152件,其中各类...

    时间:03-14
  • 农业银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3月13日-19日,农业银行全面开展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提振金融消费信心,构建和谐健康金融消费环境。  坚持谋篇布局 发出主题活动“动员令”  农业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始终将金融知识普及作为落实服务客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

    时间:03-14
  • 夯基建、扶平台、强监管:数字经济领跑动能优势突显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之七  夯基建、扶平台、强监管:数字经济领跑动能优势凸显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从经济目标、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角度,集中采访一批代表委员、权威专家、行业领军者...

    时间:03-13
  • (两会观察)代表委员聚焦“数字经济”:风口之上如何提档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钱晨菲)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发展数字经济,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风口之上如何提档升级?此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激发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实体经济的赋能。  丝绸纺织产业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

    时间:03-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