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汽车功能消费订阅渐成趋势 将来刹车也会收费吗?

2023-03-15 05:29: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汽车“新四化”浪潮席卷全球,在“新四化”的影响下,软件定义汽车亦成为行业共识,这在赋予汽车新生命、新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车辆的信息安全该如何保障,又譬如车辆功能是否该锁定,若锁定按照什么方式收费解锁(订阅)才更合理、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等。

  不久之前,smart精灵#1就因为推出了类似视频网站的“套娃式”订阅方案而遭到了用户的疯狂吐槽。这套订阅方案共涉及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加热、前排座椅通风三项功能,以及按月、按年和永久三种开通方式,其中永久开通这三项功能的费用分别为999元、1299元和1999元。

  此订阅方案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全网热议,有部分网友表示,这样的定价比起奔驰EQS已经相当温和了;另一部分网友则调侃,这也收费那也要钱,是不是以后刹车也要付费了?确实,调侃归调侃,但付费解锁汽车功能已然成为一种行业趋势。那么,这种趋势的发起者是谁呢?它就是特斯拉。

  特斯拉开启收费先河,奔驰、宝马将其发扬光大

  据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提出了FSD(完全自动驾驶)、座椅加热等多项订阅服务的可能性,并在2021年正式推出了FSD订阅包,新用户需花费199美元/月解锁该功能,老用户则为99美元/月。此外,在正式启动FSD订阅之前,特斯拉还因“锁电池”事件引发过大量热议。

  2017年,美国遭遇了艾尔玛飓风袭击,在此期间特斯拉免费解锁了车辆续航,以帮助部分车主逃离飓风范围,这时大家才发现车辆已预装了更多的电池,只是未被解锁而已。2022年,特斯拉再因“锁续航”引发用户不满,原因是一位购买二手Model S 90的客户发现,他的车辆电池容量被锁定在了60kWh,而非90kWh,询问特斯拉才知道这实际上是一辆付费解锁过电池容量的Model S 60,新车主若想获得解锁后的电池容量还需再缴纳4500美元,相当于二次收费,因此该车主颇为不满在网络上曝光了此事件,事件发酵后,特斯拉才同意免费解锁。这几件事也让特斯拉成为汽车功能“订阅模式”的开创者。

  不过有样学样,将汽车功能消费订阅发扬光大的车企也不在少数,比如宝马就于去年在韩国、德国、英国、南非和新西兰等地,上线了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订阅服务,订阅时间分为按月、按年、三年或永久,最低消费为每月18美元。

  奔驰也于此前推出了多项汽车功能消费订阅服务,包括以每月400元左右的价格续费远程互联功能,以每年4998元的价格订阅奔驰EQS 10度后轮转向系统,以及以一年1200美元的价格开通奔驰EQ系列加速性能包等。可以说,汽车功能消费订阅这件事奔驰是玩出了新高度。

  当然,盯上汽车功能订阅收费这块蛋糕的不止豪华品牌,部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同样在掘金这块宝地。据不完全统计,蔚来、小鹏、领克、现代、雪佛兰和别克等多个品牌,均推出了不同时限、不同费用的车辆功能订阅服务,只不过比起特斯拉、宝马和奔驰还会针对硬件收费,这些更加亲民的汽车品牌多数只会针对软件收费。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新兴的收费模式消费者认同吗?答案是认同的少,不认同的多。

  大部分消费者尚未认可“订阅”模式

  据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德勤(Deloitte)发布的一份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6万人中,大多数受访消费者更愿意在买车时一次性支付功能费用或按次购买,而非每月支付订阅费用。在中国市场,这一占比更为明显,在接受调查的707名消费者中,54%的受访者更愿意一次性支付功能费用,39%的受访者接受按次付费,而接受按月支付订阅费用的消费者只占8%。在印度、美国和日本市场,愿意在购车时就预先支付功能费用的消费者也占大多数。

  不仅是消费者不容易接受汽车功能订阅服务,部分改装厂商和黑客也不满这项业务。据报道,目前全球多个黑客论坛已宣布破解了某宝的订阅服务,消费者无需花一分钱就能使用相关功能,即便是硬件缺失也可以通过自行安装第三方硬件来解决,这样的做法有些类似于软破或硬破Switch、XBOX360、PS4等游戏主机。

  那么,汽车厂商面对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挑战,为何还要一根筋地往前冲呢?答案就在于创收。

  持续消费或成定局,但消费者感受同样重要

  众所周知,在燃油车时代,卖一台车远不如后期保养和维修赚钱;在电动车时代,虽然情况亦是如此,但相较于燃油车,电动车的保养项目更少,因此厂商就需要另辟蹊径挖掘新的收入项目,而汽车功能消费订阅就成为众多车企新的收费来源。事实证明,这项业务的创收能力确实很强。

  据特斯拉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包括自动驾驶软件在内的服务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38.02亿美元,同比增加65%,占总营收的7.06%;2022财年,特斯拉虽未公布自动驾驶软件的具体收入,但可以预见到,该收入的金额一定比2021财年更多,因为2022财年特斯拉实现营收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且交付新车131万辆,比2021年多出约37万辆。

  不只是特斯拉在汽车功能消费订阅上尝到了甜头,此前通用汽车也曾表示,2021年公司车载订阅服务方面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50亿美元。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在该领域同样收获颇丰,2022年软件收入约5亿欧元,2030年前有望实现软件产品和订阅收入200亿欧元。

  所以说,在如此之大的一座金山面前,车企都跃跃欲试地成为一名“淘金者”也是情有可原。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车企在掘金的过程中,也需充分照顾到消费者的感受,以及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据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如果车企提供的服务明显违背公平原则,可能会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例如,某车企的车载娱乐服务包订阅协议规定:“我方可以随时更改这些条款,更改、添加或删除该服务或其中包含的功能,还可以更改该服务的收费价格。”此协议扩大了车企的权利、免除了主要义务,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及自主选择权。

  实际上,汽车功能消费订阅也不算是一个新名词,早在多年以前,丰田就推出过G-BOOK,通用也推出过安吉星,这些都可以算作汽车功能消费订阅的一种,只不过在那时,车企并不靠这项业务赚钱,而是将它当作增值服务的一种推荐给消费者,以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不过在智能化、电动化席卷全球的今天,汽车功能消费订阅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常态,因为车企也需要在维保收入下降后,开辟出新的利润空间。不过正如律师所讲,汽车功能消费订阅并非是车企单方面的“掘金窟”,开展这项业务还需遵循公平原则、自主选择原则。

  最后,笔者还想说一句话,虽然汽车功能持续消费或已成定局,未来的收费项也很有可能越来越多,但这项业务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的是细水长流,是用户愿意持续买单的心,所以在持续创收的同时,车企也应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感受及接受能力。

  本版文/王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比亚迪回应将终止与特斯拉合作传言:不实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外媒近日消息,考虑到比亚迪与特斯拉竞争关系等因素,特斯拉与比亚迪合约到期后,未再要求继续供货,特斯拉将不再使用比亚迪的电池。3月14日,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财经,外媒有关“特斯拉叫停与比亚迪在电池上的合作”的报道为不实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中新财经)...

    时间:03-14
  • 中消协等倡议:鼓励线上点餐推出“菜量自动提醒”功能

      中新网3月13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为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会等7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餐饮经营者厉行节约是法定义务,倡导经营者通过“三能...

    时间:03-13
  • 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中国国新周渝波谈增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核心功能

      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两会期间,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新华社音视频部推出的“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系列融媒访谈正式上线。访谈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中的中央企业董事长,共话中央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回暖向好、助建...

    时间:03-10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发现肺功能低下或增加罹患痴呆症风险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 (孙国根 陈静)记者9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多项肺功能指标水平低下会导致未来认知能力下降和全因痴呆的风险,且相关效应独立于吸烟和心血管等因素的影响。  据悉,在医学上,痴呆按是否为变性,分为变性和非变性两种。前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额...

    时间:03-09
  • 深耕产品价值与模式创新 中国汽车品牌领克抢滩欧洲市场

      中新网柏林3月9日电 中国汽车品牌领克与媒体近日一同来到欧洲,从哥德堡到阿姆斯特丹,一路溯源开新,实地感受领克在欧洲首创的“订阅制”商业模式,并从欧洲视角看中国汽车品牌领克的全球化发展进程。  据介绍,2022年,领克出口交付增幅300%,全年海外出运量为35588辆,出运量位列中国品牌25万以上车型第一,其中新能源占比97%。  ...

    时间:03-09
  • 马斯克:推特现金流下季度有望转正,特斯拉下一代汽车成本减半

      马斯克在一天之内公布了两个“正面”消息,分别有关特斯拉和推特。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当地时间3月7日表示,特斯拉正在研发的下一代小型汽车,且该汽车将主要以自动驾驶模式运行,这与他在2020年做出的承诺类似。  马斯克称,对于交付一辆制造成本只有特斯拉Model 3轿车一半的汽车,现在已经有了明...

    时间:03-08
  • 最多降1万美元 特斯拉继续打“价格战”

      多轮调整后,特斯拉又开启了一波降价狂潮。特斯拉当地时间上周日晚间下调了两款最昂贵车型Model S和Model X在美国的售价,以推动第一季度最后一个月的销售。几天前,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最近其他车型的降价刺激了需求。  此次降价是特斯拉自今年年初以来的第五次价格调整,其中Model S高性能版降幅为4%,而更昂贵...

    时间:03-07
  • 从狂飙到猛踩刹车,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

      2月下旬,在媒体曝光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后不久,王伟(化名)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电池级碳酸锂的供应信息,他手上现有800吨碳酸锂即期现货供应,价格为42万元/吨。  王伟是一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撮合员,他过去一年的报价单中都没出现过这么便宜的碳酸锂。“市场风向一下就转变了,碳酸锂现在变成了买家市场,几乎一天一个价...

    时间:03-06
  • 从狂飙到猛踩刹车,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

      肖逸思  2月下旬,在媒体曝光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后不久,王伟(化名)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电池级碳酸锂的供应信息,他手上现有800吨碳酸锂即期现货供应,价格为42万元/吨。  王伟是一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撮合员,他过去一年的报价单中都没出现过这么便宜的碳酸锂。“市场风向一下就转变了,碳酸锂现在变成了买家市场,几乎...

    时间:03-06
  • 这个汽车品牌被官方点名!碳酸锂降价是“救星”吗?

      (原标题:啥情况?这个汽车品牌被官方点名!)  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二名,如今似乎困难重重。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消保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浦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称,威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消费者谨慎购买。不过截至3月5日,在上述公众号中已经看不到此文章。  今年...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