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耳浪音乐节延期后无下文,数百位消费者遭遇退款难

2023-03-14 15:50:41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冯小芯 ▪ 揭书宜

  躁动的现场音乐、难得一见的明星,音乐节一直受到年轻人喜爱。然而,南京的在校大学生张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却把这次音乐节购票称为“上当”。

  去年年初,主办方耳浪音乐(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耳浪音乐”)宣称将在南京、武汉、成都多地举办音乐节,演出阵容中既有摇滚乐手,也有新生代的偶像,在大学生中引发追捧。有人最早在当年2月份就购买了线上销售的音乐节优惠券。

  然而,在2022年耳浪音乐多次发布各地音乐节延期举行的通知,称受到疫情影响,举办时间从上半年延宕到下半年。一拖再拖、无法兑现的音乐节最终在当年8月份引发退款潮。

  截至今年3月份,已经过去7个月左右,包括张莉在内的大量购票人依然没有收到退款。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还有数百名像张莉这样的购票者,未退回金额初步统计整体在十万元以上。虽然已经有消费者将相关公司告上法庭并胜诉,但其退款是否收到仍未可知。而且,还有更多未走法律途径的消费者仍在苦苦等待退款。

  “泡汤”的音乐节

  “去年上半年耳浪音乐持续宣传将在多地为大学生举办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节,分别称为少年游、滚哈场,尤其是少年游,请的明星都是新生代偶像,因此受众主要是大学生。”张莉说。

  根据公开资料,从2021年12月开始,耳浪音乐已经发文将在成都、南京、武汉、广州举办音乐节,并在耳浪小程序销售门票优惠券。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耳浪音乐又多次修改了举办时间,陆续公布明星、音乐人名单作为预热,继续销售数百元一张的优惠券,

  在南京读大学的张莉担心抢不到原定于8月19日在南京举行的耳浪音乐节门票,于是提前支付299元购买了一张 “启航优惠券”。

  按照规则,她在正式开票后再补交30元,就可以得到一张售价为439元的普通票。“耳浪也有针对学生的门票,但这样购买优惠券到手的门票比学生票还便宜,当时我就下手购买了。”张莉说。

  去年7月份,在武汉上大学的小林同样花费299元,购买了武汉站少年游音乐节的优惠券。根据张莉、小林等购票人发给记者的截图,耳浪在举办地提前发布了早鸟优惠券,学生票优惠券、VIP优惠券等,优惠券价格在20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尾款数额也不一样,但都是在耳浪音乐的微信小程序上购买,而不是在大麦、猫眼等演出售票平台。

  让张莉、小林等人心心念念的音乐节并没有在当年如期举行。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号称因不可抗力取消的音乐节,退费却这么难。

  张莉告诉记者,耳浪的优惠券购买和使用说明显示:优惠券购买后12个月有效,未使用和过期随时可退。但当她联系找到小程序支付平台有赞,对方客服却告诉她,“这笔订单(指线上支付的门票费)由于购买的是电子卡券商品,不支持退换货。”

  那么真的存在电子卡券商品真有不支持退换货这一说吗?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文明告诉记者,电子卡券商品不支持退换货的说法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属于无效条款。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张莉并不甘心,她只能不断地跟耳浪音乐客服发信息,却一直没有退款的消息。记者发现,在微博上,不停地有购票人贴出他们和耳浪音乐客服的聊天记录,耳浪方面则总是以公司经营困难等理由拒绝或拖延退款。

  近期,张莉向记者出示了她与客服的对话截图,在今年3月1日,客服还是这样回复她说:“排队(要求退款)的人多,估计近期还到不了。”

  小林跟记者回忆说,去年8月底,耳浪退还过一部分人的购票款,但至今还有大量的购票人没有收到退款。

  张莉也告诉记者,“上当的学生不少。我们都是自己攒的生活费,像我购买最低的价格都299了,可以想象其他人损失更多。”

  小若早在去年4月份就购买了音乐节优惠券,他还怀疑主办方从开始宣传及售票时,或许并不确定是否可以举办音乐节,似乎有“圈钱”的可能性。

  “我们宣(传)的时候,不知道马上要出现疫情了。我们卖的只是优惠券,并没有正式开票,购买优惠券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在小若提供的录音中,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关于音乐节延期或者取消却不退票的情况并不是耳浪一家。在过去的三年,疫情使得音乐节延期或者取消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未退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包括昆明五百里音乐节、南京咪豆音乐节、草莓音乐节、西柚音乐节等。部分消费者经过数月或者半年一家追回了退款,但仍有大部分消费者未能收到退款。

  此前第一财经还独家报道过,知名偶像团体THE9的演唱会也是延期后又取消,导致大量粉丝的门票难以退款,在第一财经曝光此事后,一些消费者获得了退款。

  有消费者胜诉,更多的还在等待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通过电话、邮箱、微博、小红书等方式和平台联系了耳浪音乐节,问询该事件的退款进度,但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此外,根据公开信息,耳浪音乐在去年9月份因为通过登记的场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已经被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天眼查信息显示,耳浪音乐(北京)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智慧链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万人民币。

  耳浪音乐实际控制人为刘蔚,其关联公司有北京俊杰健身休闲俱乐部有限公司,目前已被吊销,以及陕西宴吉宾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注销。

  第一财经记者随后查询了耳浪音乐的官方微博,微博显示,其就音乐节事件对粉丝致歉,并计划整顿公司相关部门,并请粉丝们给予一定的周转时间,拟有序安排退款。

  有文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演出的主办方通常需要提前对场地、物料和部分艺人支付一部分费用,有些费用其实一旦支出就难以拿回来,因此如果后续演出延后或取消,观众要求退款,那么很可能主办方资金链会很紧张,甚至账上没有什么钱,于是导致退票退款难的状况。

  对于这场仍未解决的音乐节风波,陈文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违约责任”显示,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音乐节因疫情未能举办,且未按照承诺退款,甚至至今未退款,耳浪音乐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律师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办方没有如期举办音乐会,购票者有权退票,主办方应当退钱。购票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反映,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反映,也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到法院起诉,要求退款。

  他认为,该类事件大部分仍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法院一般会支持购票者退款的诉求。陈文明也表示,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和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确实有耳浪音乐节的消费者运用了12345、司法诉讼多种方式,已经通过法律途径向耳浪音乐提起诉讼。

  在耳浪音乐节购票人的退款群里,小韩也在持续关注事情的进展。根据她从退款微博群转发给记者的截图,部分购票人已经向北京12345投诉,北京12345的回复是,商家与市民双方意见未达成一致。建议保留好所有证据,走司法途径解决。

  此外,已经有消费者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并胜诉。天眼查信息显示,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原告巫星玥诉被告耳浪音乐(北京)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已审理终结。判决书显示,被告耳浪音乐(北京)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原告巫星玥退还299元。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耳浪音乐(北京)有限公司负担。

  当然,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有时间精力与这位消费者一样走法律程序的。更多消费者应该被退还的金额,究竟会何去何从?

  由于目前耳浪方面难以取得联系,蓝天彬认为,主办方公司有财产的话,法院可以执行,没有的话法院很难执行。该主办方公司股东如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应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那么,该事件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赞是否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呢?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中出现违约情形的法律规范。对于买卖双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界一直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委托代理说、债权转让说、信用担保说、信托关系说、托付关系说等不同的观点。根据法院的相关判决以及学者们的学术观点,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承担担保责任,不也享有追偿的权利,主办方耳浪音乐担责,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赞不担责。”陈文明说。

  (文内张莉、小林、小若为化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式茶饮们的食品安全“魔咒”应如何破解?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到年轻人在忙碌中调侃“全靠奶茶续命”,快速崛起的新式茶饮俨然已成为现制饮品行业的霸主。  在年轻消费者的追捧下,新式茶饮在社交平台获得了更多的目光;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让不少奶茶品牌屡屡登上微博热搜,“喝出异物”等成为品牌们“头痛”的问题。 ...

    时间:03-15
  • “硅谷银行倒闭,以后吃药就贵了?”

      中新网3月15日电(记者 谢艺观)近日,硅谷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事实层面宣告破产。作为曾在美国科创圈风靡一时、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的明星银行,该事件也波及到一些中国上市公司。  目前已有数十家中国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动平台等发布相关消息,从所属行业...

    时间:03-15
  • 硅谷银行倒闭,谁是最大受害者?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3月10日,拥有超2000亿美元资产的硅谷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告破产,引起全世界范围广泛关注。  在这场风波中,谁是最大受害者?  硅谷银行:不会被美国政府救助  作为曾经的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会从此消失吗?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时间:03-15
  • “美国银行接连倒闭,我刚存好的美元‘不香’了”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随着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相继倒闭,美国银行业危机正在持续发酵,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正止跌回弹,接连几日来明显拉升。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3月9日至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6.9666调至6.8949,持续累计上升超过700个基点,并重新夺回6.9关口。 ...

    时间:03-15
  • 工业富联2022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 净利润超200亿元

      中新网3月14日电 工业富联3月14日公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业绩再创新高,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至5118.5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200.73亿元,同比增长0.3%。  具体来看,工业富联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云计算板块表现最为亮眼。元宇宙、ChatGPT等带动算力需求激增,该板块营收首次突破2000...

    时间:03-14
  • 从特区开往老区:厦门至向塘首趟海铁联运班列开行

      中新网厦门3月14日电 (林涛 陈明)一列搭载40标箱进口木薯干的海铁联运班列,14日从福建漳州车务段前场站顺利发车,开往老区向塘站。  该趟班列是畅通国内国际供应链,推出的又一条海铁物流新通道,全程运输里程约644公里,大约23小时到达。  漳州车务段段长姜明富说,此趟海铁联运班列是前场站至向塘开行的首趟“天天开”五定班...

    时间:03-14
  • 广州文化产业园逾700家 5家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中新网广州3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文交会智库论坛——新时代文化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14日在广州乐天智谷举行。论坛上发布了《广州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报告》。  该报告显示,据统计,目前广州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已建设运营逾700家。其中,产业规模超百亿元的文化产业园区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6...

    时间:03-14
  • 广西成立绿色家居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助打造万亿元林业产业

      中新网南宁3月14日电 (谢裕增)3月14日,广西绿色家居产业学院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积极助推广西打造万亿元林业绿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林业经济体系。  广西是全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富集区、森林生态优势区和林业产业集中区。近年来,广西林木加工业逐渐向下游高端绿色家具家居方向发展,高端绿色家居产业保持快速增...

    时间:03-14
  • 中国车市“价格战”释放了什么信号?

      (经济观察)中国车市“价格战”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新社上海3月14日电 (浦帆)近来,中国车市异常“热闹”。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了这轮“价格战”,范围之广、降幅之大已超2004年的南北大众联手降价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汽车大促。更特别的是,这轮“降价潮”的背后,不仅有众多车企参与,亦有地方政府直接下场。  将汽...

    时间:03-14
  • 福建对东盟进出口增长强劲 外贸实现开局稳

      中新社福州3月14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外贸实现开局稳。福州海关14日披露,今年前2个月,福建省进出口3014.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1789.2亿元,同比增长1.6%。  今年以来,福建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加大组团“走出去”力度,出台支持外贸企业赴海外参展相关政策,助力外贸企业更好拓展海外市场。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强...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