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突破5.4万家

2023-03-14 14:3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14日消息,截至2022年底,我国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突破5.4万家,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336.6万张,涉及93.9万家企业和组织。

  其中,产品认证(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和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50.5万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80.1万张、服务认证证书6.0万张,为营造安全、放心、优质的消费环境提供了切实保障

  守护安全“底线”,强化消费安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家用电器、手机、汽车、玩具、建材等16大类94种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累计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46.1万张,引导消费者“识目录、 看标志”,选购通过CCC认证的安全产品。

  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覆盖支付宝、云闪付、百度地图、苏宁易购等常用APP;陆续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认证制度,在银行、电信、电商等重点行业引导网络运营者加强对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相关认证证书近200张。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推出优化车检服务系列举措,简程序、降成本、提服务,每年减免检测费用200多亿元,“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

  拉升质量“高线”,促进消费升级。全国共有1.5万家企业获得2.6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产品年销售额突破900亿元,有机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近200亿元。加强“双碳”领域认证制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将建材、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等90种产品纳入绿色产品认证范围,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18万余张、获证企业2万余家,仅获得认证的绿色建材每年就可降低碳排放6000多万吨。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引领生态绿色消费。聚焦电商行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行商品售后良好服务认证,有效促进线上销售商品售后服务提质增效,共发放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证书2.8万余张,涉及获证组织2.6万余家。

  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导消费回流。深入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鼓励企业按照相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质量水准的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把实施“三同”对标先进标准作为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网易严选和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设立了“三同”专区,为“三同”产品开辟优质的销售渠道,专区开通以来,“三同”产品销售量超过113万件,销售额突破3.5亿元。

  加强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促进消费环境全面提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优良方法,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短板,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全国共出台545项激励政策,352家认证机构积极响应,累计为21万家企业免费培训超过百万人次,为37个行业2万余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提升行动的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加12%,年产销量平均提升13%,利润率平均提升10%,在疫情冲击和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实现效益逆势增长。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技术服务,帮扶制造企业14.4万家,推动降本增效逾10亿元。

  强化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提升合格评定公信力。2022年,电商平台联网核查CCC证书共计6590万次,涉及商家132万家,因无证书或者证书失效等原因拦截下架CCC产品共计103万件;会同公安部门在电动自行车上牌环节核查CCC证书6110万次,有效遏制了无证制售、改装篡改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对认证从业机构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厉打击虚假认证、买证卖证、认证走过场等违法行为;对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CCC产品、有机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发现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立刻督促认证机构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并公布抽查结果。

  2022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认证领域违法案件3458起,罚没款1.18亿元,查处违法认证机构59家,有力规范了认证市场秩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碳核查检验检测机构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机构941家,对11家涉嫌出具虚假报告的机构开展立案调查,严厉惩治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中新财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提防家电售后服务三大问题

      本报记者 张文章  而今,各个家电品牌都在售后服务上做文章,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根据投诉热线记录,发现家用电器的维修及售后服务在消费类投诉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投诉内容反映出目前家电售后服务存在效率低下、漫天要价、偷梁换柱三大问题。为此,该局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提防这些售后...

    时间:03-13
  • 【两会·经济大家谈】王青:促消费为何要重视年轻人和小微实体商户?

      中新网3月9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在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工作重点的第一项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有哪些?政策...

    时间:03-09
  • “数字时代女性中小微企业家赋能项目”能力建设系列活动在蓉启动

      中新网成都3月8日电 (单鹏)由联合国妇女署发起的“数字时代女性中小微企业家赋能项目”能力建设系列活动8日在成都启动。  据悉,该项目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作为执行机构,中国贸促会培训中心和成都市贸促会(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实施,旨在帮助更多女性中小微企业家借数字技术提高领导力和创新...

    时间:03-08
  • 身边的“小胖子” 健康的大问题

    原标题:身边的“小胖子” 健康的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王一书在门诊时发现,近年来,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了。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也曾听专家介绍,门诊遇到4岁的小女孩体重39公斤,10岁的小女孩体重达80公斤。  “有的孩子胖到‘令人怀疑’。”马秀珍回忆,专家...

    时间:03-07
  • 监督小微权力 护好民生民利

      春来万物新,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凤洋村新建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旁,成片的樟树昂首挺拔。不远处的体育公园里,安置小区的居民们正在锻炼身体。“整村搬迁后,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往昔,当地村民感慨道。  凤洋村曾是“十洪九淹”的省级贫困村,在对其确定“整村搬迁、盘活土地”方案后,德化县...

    时间:03-04
  • 周鸿祎:聚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 建议推广SaaS服务模式

      “没有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就不可能有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再次提交提案,聚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发展,建议推广SaaS服务模式提案。去年,周鸿祎曾建议鼓励帮扶中小微企业构建数字安全能力,补齐国家数字安全的缺口。他认为,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战略任务中,中...

    时间:03-03
  • 金融举措发力 纾困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稳开局一线见闻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题:金融举措发力 纾困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稳开局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羽佳  向产业链上下游精准纾困,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化服务,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金融举措正在持续发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精准滴灌 为企业提供金融良方  清晨,位于河北...

    时间:03-01
  • 周鸿祎:建议为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

      中新网2月28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近日,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建议鼓励地方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等虚拟优惠券,降低中小微企业获取数字化服务的成本。  周鸿祎表示,今年将携三份提案参加全国两会,分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城市数字安全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中小微企业在...

    时间:02-28
  • 北京再担保五年为4.9万户中小微企提供超1800亿元融资支持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焦心仪)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北京再担保公司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民生重点领域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北京再担保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回归准公共产品定位,累计为4.9万户中小微企业(含农户)提供了超1800亿元担...

    时间:02-28
  • 辽宁大连:15条具体举措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中新网大连2月27日电 (记者 杨毅)辽宁省大连市27日研究出台《大连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序恢复生产,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上述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支持企业扩展市场、帮助企业减轻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消费...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