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呈现十大特点

2023-03-14 13:13: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14日消息,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同比增长23.5%。其中,投诉1310.38万件,举报472.2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9亿元,有力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呈现十大特点:

市场监管总局供图

  一、消费投诉加速集聚,恢复和扩大消费需要平衡发展

  因平台经济的跨区域扩张、人口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市场要素的跨区域配置,广东、浙江、上海、北京4个省市的消费正在加速集聚。消费投诉数量与消费活跃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四省市消费投诉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从2020年的31.8%增长到2022年的45.16%。消费投诉的加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供给侧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中西部地区消费,推动更高质量、更加平衡的发展

  二、挽回损失超百亿,提振信心释放活力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处置投诉举报咨询7452.2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4.72亿元,有力捍卫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针对群众关切的商品服务加大维权力度,例如,纤维制品、医疗器械、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的调解成功率均较上一年度明显提升,分别增长15.51、13.15、12.26个百分点。

  通过持续开展“五级循环联动”效能评价,全国12315平台处置效能大幅提升。投诉举报按时处理率高达98.99%,提高12.55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最高达4.74分(满分5分)。目前,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601.08万人,年均增长300万人,已成为深受老百姓信赖的消费维权平台。

市场监管总局供图

  三、响应迅速、处置有力,涉疫物资投诉举报快速回落

  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底,全国12315平台接收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相关投诉举报24.11万件,同比增长3.88倍,环比增长2.95倍,最高峰值达到19.5倍。其中,投诉14.18万件,举报9.93万件,挽回经济损失498.17万元。

  截至2月10日,涉疫相关价格举报、不正当竞争和广告举报、网络交易监管举报、产品质量举报、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环节举报已较诉求爆发期日均大幅下降99.14%、87.87%、73.89%、88.35%、87.79%,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诉求回归日常,市场秩序趋于稳定。

  四、经济下行压力加重,不发货不退款等售后问题更加突出

  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1310.38万件,同比增长43.84%,增速较2021年有所放大。从投诉问题看,质量298.70万件、售后服务248.96万件、合同115.91万件、食品安全109.06万件,合计占投诉的58.96%。其中,售后服务问题增长最快,群众反映最强烈,同比增长57.67%。

  售后服务状况与经营者信心与预期直接相关。受疫情影响,售后服务问题有所凸显,消费者诉求主要集中在不退款、不发货、不履行“三包”承诺、不落实七天无理由退货义务、送货不及时等方面。从商品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手机、鞋、外衣、家具、汽车,合计占比25.61%;印刷品、乳制品、电脑外接设备、空调、箱包分别同比增长154%、120%、98%、98%、90%。

  五、商品类投诉占比增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存短板

  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商品投诉862.32万件,占投诉的65.81%,较上年提高4.37个百分点;服务投诉448.06万件,占投诉的34.19%。商品类投诉占比提升,反映了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产品质量问题凸显,其中投诉量靠前的是:普通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产品,占比58.43%。服务投诉量靠前的是:餐饮住宿、销售、互联网服务、文化娱乐体育、美容美发洗浴,占比46.37%。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消费者诉求聚焦在:售后服务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诺;行驶中突然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刹车转向失灵、电池模块损坏;发布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车企责任。

  六、新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伴随引发的消费纠纷走高

  近年来,“新消费”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一些侵权新情形与维权新难题也逐渐暴露,反映了消费维权的新痛点。

  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监管难度加大,相关诉求5.97万件(上一年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帐号等。“盲盒”热潮下,消费者诉求高达4.14万件,同比增长61.72%。IP跨界联名产品掀起抢购狂潮,相关诉求3.81万件,同比增长66.96%,某些商家借机抬高价格,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发货拖延、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突出。露营等户外运动火热背后,防晒用品、防蚊驱虫用品诉求分别同比增长99.12%、149.62%。冰雪运动受到欢迎,但相关诉求高达8677件,同比增长60.51%,滑雪服、滑雪板等质量问题突出,滑雪场门票、押金、安全问题亟需关注。

  七、网络消费持续升级,消费者满意度仍需提高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疫情催化线上消费习惯,网购领域稳居全国消费者诉求的“半壁江山”。2022年,网购诉求同比增速56.38%,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云消费”业态迅速扩容,投诉增长较快

  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生鲜电商、在线拼团、在线文娱、私厨定制等各种“云消费”模式涌现,成为去年消费疲软下增长亮点,但相关诉求也在攀升。直播带货诉求22.09万件,同比增长1.15倍,较2020年增长5.01倍,三无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不断。跨境电商诉求33.45万件,同比增长42.63%,较2020年增长1.47倍,售后服务消极、不履行保修承诺、海外产品仿冒问题突出。

  (二)新型价格欺诈花样多,监管执法面临新挑战

  平台经济的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也容易诱发新型价格欺诈行为。网购价格诉求10.67万件,同比增长99.03%,主要包括大数据杀熟、实时变化交易条件、“标低高结”、隐瞒优惠门槛条件、非会员优惠大于会员等问题,对平台经济领域的价格监管执法带来了更高挑战。

  (三)视频会员服务套路多,消费体验亟待提升

  当前,收费会员已成为视频网站“标配”,但会员服务缺乏“标配”,相关诉求8534件,同比增长103.82%。消费者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超前点播不合理,涉嫌重复收费;“免广告”不兑现,视频插播广告;自动续费的提示不明显,取消途径难以查询,消费者容易误买。还有的依靠调整费用、更改权益等文字游戏来补亏,降低用户信任。

  八、“ODR”持续扩容,纠纷多元化解稳步提效

  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建设,和解成功率、消费者满意度等稳中有进。各地已发展11.4万家ODR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直接与消费者在线协商纠纷309.48万件。与传统的行政调解方式相比,平均处理时长7.69天,大幅压缩了14.2天;和解成功率提高了11.25个百分点;覆盖97%的地市,较上一年增长了2.36%,充分释放ODR的制度创新优势。总的来看,ODR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共治作出了有益探索。

  九、“晒出”消费投诉信息,有效强化源头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定公示制度,建设公示系统,并于2022年11月起在吉林、广东、四川、新疆部分城市开展试点。现已公示14114家企业投诉信息20817条,有效强化社会监督和信用约束,提升消费环境透明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公示后,试点地区的投诉调解成功率较公示前提高8.39个百分点,较上一年同期提高5.97个百分点;平均投诉办结时长11.77天,较上一年同期提速2.17天;消费者评价4.8分(满分5分),较公示前提高0.1分。

  十、投诉举报成为发现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作用持续显现

  消费者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2022年全年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各类违法线索472.23万件,同比增长40.34%,其中举报广告违法行为202.73万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72.31万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34.18万件。从增幅看,不正当竞争行为、商标违法行为、网络交易违法行为举报同比上升均超过60%。

  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民生导向,强化对投诉举报问题的分析研判,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广告违法、虚假宣传等举报立案28.11万件;针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举报立案6.3万件,主要涉及销售不符合安全要求产品、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针对食品安全违法举报立案4.87万件。(中新财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头部租车平台数据显示:2月全国整体平均出租率超过70% 同比增长50%

      张露  广州日报讯 (文/全媒体记者 张露 图/全媒体记者 李波)2023年的旅游出行市场,加速迈向复苏回暖的轨道。叠合正常商务出行的常态化和旅游需求勃发,租车市场延续强势反弹。汽车租赁头部平台神州租车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到2023年,该平台出租率及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整体经营也刷新历史同期纪录。2023年2月,神州租车依然保...

    时间:03-13
  • 前两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 同比增长8.9%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海关13日发布,2023年前两个月,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3%。其中,进口4684.4亿元,增长3.8%;出口1077.5亿元,增长38.7%。  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主要进出口贸易方式在前两个月均呈增长...

    时间:03-13
  • 前两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 同比增长8.9%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海关13日发布,2023年前两个月,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3%。其中,进口4684.4亿元,增长3.8%;出口1077.5亿元,增长38.7%。  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主要进出口贸易方式在前两个月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4...

    时间:03-13
  • 同比增长73.2%!跨境电商企业赶订单 扩产能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今年1—2月,浙江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平台出口209.1亿元,同比增长73.2%。跨境电商数据的回暖也体现在“世界超市”义乌的一单单业务当中。进入3月份,跨境业务更多了,那里的商户们也更加忙碌。  在浙江义乌这家主营宠物用品的跨境电商企业仓库里,50多名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配货和打包。每天,从这里发...

    时间:03-11
  • 厦门1-2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2%

      中新社厦门3月10日电 (杨伏山 林舜水)厦门海关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1482.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2%;其中进口806.7亿元,增长27.8%,出口675.6亿元,下降6.9%。  统计显示,民营企业是最大外贸主体。1-2月,厦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646.4亿元,增长18.9%,占同期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3.6%。同期,国有...

    时间:03-10
  • 宁夏前两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41.8%

      中新网银川3月10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0日从银川海关获悉,2023年1月至2月,宁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1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1.8%。  宁夏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宁夏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支点,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渐密...

    时间:03-10
  • 央行:广义货币余额275.5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中新网3月10日电 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广义货币增长12.9%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76万...

    时间:03-10
  • 中国充电联盟:2月公共充电桩同比增长54.1%

      中新网3月10日电 中国充电联盟微信公众号10日发布2023年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3年2月比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1万台,2月同比增长54.1%。截至2023年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86.9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9.6万台、交流充电桩107.2万台。从2022年3月到2023年2月,月...

    时间:03-10
  • 中汽协:2月汽车企业出口32.9万辆 同比增长82.2%

      中新网3月10日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月10日发布2023年2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图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月,汽车企业出口32.9万辆,环比增长9.4%,同比增长82.2%。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27.1万辆,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85.8%;商用车出口5.8万辆,环比增长15.1%,同比增长67.2%;新能源汽车出口8.7万辆,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79.5%。  1-...

    时间:03-10
  • 中汽协: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2.5万辆 同比增长55.9%

      中新网3月10日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月10日发布2023年2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图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2万辆和5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和55.9%,市场占有率达到26.6%。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万辆和9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20.8%,市场占有率达到25.7%。(中新财经)...

    时间:03-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