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就业、人口,总理记者会谈老百姓在乎的身边具体事

2023-03-13 13:37: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3日电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理记者会上,这些有关经济民生的话语,值得关注。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相比GDP,老百姓更在乎身边具体事

  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任何一个总量指标,分摊到14亿多的人口基数上,人均水平都比较有限。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

视频:总理记者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必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从就业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视频:【两会30秒】李强: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延迟退休政策

  至于延迟退休政策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

  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总体上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将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这里特别想跟农民朋友们说句话,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鼓励大家多种粮,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视频:总理记者会: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发展空间看,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从最近两个多月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一些国际组织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总理记者会】涉民营经济问题引关注,李强总理这样强调!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诸多问题中,记者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提问引关注。在谈及提振民企信心、支持民企发展时,李强总理这样回应。一起来看文字实录——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李总理你好,您早年...

    时间:03-13
  • 李强: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网民对于一些热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请问总理,今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就业呢?去年中国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人口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

    时间:03-13
  • 李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李总理你好,您早年当过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市以及您后来任职的浙江、江苏以及上海都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您对民营经济有很深的了解。想请问您认为中...

    时间:03-13
  •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  他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包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主要为...

    时间:03-13
  •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  他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包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主要为...

    时间:03-13
  • 专访:“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的最大进步”——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阿尔布劳谈中国式现代化

      新华社伦敦3月12日电 专访:“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的最大进步”——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阿尔布劳谈中国式现代化  新华社记者杜鹃 许凤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从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

    时间:03-13
  • 暖心微视频|牵挂总在问询间

      2013年到2023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一些看似寻常的百姓身边事、操心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念叨、连连追问。百姓冷暖、民生福祉,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  总策划:赵承  策划:孙承斌、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陈晓宇  记者:李姝莛、李恒毅、陈思宏、...

    时间:03-12
  • 微视频《安心》

      2013年3月11日,习主席鲜明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从那个春天出发,人民军队向着强军目标昂首阔步,让国人骄傲、令世界震撼的“中国力量”,让山河安澜,人民安心。中国军网推出微视频《安心》……强军跑出加速度,星火燎原向百年,我在这里,护你安心。安心是汗水滴进洪流是脊背上的安稳是大手拉小手是春...

    时间:03-12
  • 康义:在转变统计思维上下功夫 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统计监测体系

      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统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想请问一下,对于统...

    时间:03-12
  • 微视频|春天里的深情

      春已至,春意浓。  2013年至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50余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听取数百位代表委员发言。  仔细问询、亲切互动,这是真情流露的挂念;把脉定向、战略擘画,这是为了国计民生的谋划;加油鼓劲、凝聚共识,这是对人民念兹在兹的心意……一次次交流、一句句话语,总书记饱含深情。  从春天...

    时间:03-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