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外企观两会 |“中国机遇”更加明朗 在华发展更有信心

2023-03-12 13:1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2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吴家驹)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倾听中国声音的机会。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利好外资的信号,不少外企高管亦表示,看到了中国发展传递给全球的信心,“中国机遇”正在变得更加明朗。

视频:政府工作报告丨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5%左右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给外企吃下“定心丸”

  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是外企在华投资信心的基石。2023年,中国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总体来看,我认为中国设定的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是非常慎重和实际的。”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戴璞向中新财经表示,中长期来看,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持续放缓的宏观形势下,中国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仍高于全球很多市场中国经济恢复可为跨国企业平衡全球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戴璞提到,“随着中国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性的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强韧的基本面,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将逐渐恢复,并保持对外资较强的吸引力。”

  沃尔沃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马军对中新财经表示,从“内需驱动”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快速恢复,中国政府也正不断出台各项措施,从供需两端共同推动释放消费潜力。这将有助于快速提升经济活跃度,持续改善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泰佩思琦亚太区总裁、蔻驰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葆焱也提到,我们深刻感受到,随着各项提振经济、促进消费政策的出台,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复苏,消费信心和活力不断提升。中国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这对企业而言更像是“定心丸”。

上海陆家嘴(资料图) 朱泉春 摄

  中国扩大开放信号明确,让外企在华发展“更有信心”

  “在过去几年中,疫情给许多企业经济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也引发了对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定位的讨论以及对新增投资决策的影响。”戴璞表示。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中国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相关政策会有哪些?诸多话题已为国际社会格外关注。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如是明确。

  “从吸引外资的角度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阐明了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推动标志性项目落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沃尔沃集团期待并相信,中国不断提升与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兼容水平,持续提高的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马军说。

  领英全球副总裁、领英中国总裁陆坚亦对中新财经表示,中国不断推进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为以领英等更多外资企业提供更友好、更包容的环境,为中国全球化企业发展和增长带来更全面的支持,包括更广的全球视野共享、更优的全球资源协调,以及更多的全球机会连接。

视频:【跨国企业中国】跨国企业为何选择中国来源:中国新闻网

  绿色转型、数字经济……让外企看到“新机遇”

  除了与外资直接相关的政策,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与全国两会相关的话题、关键词也让外企看到了未来在华发展的广阔机遇。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沃尔沃集团的可持续战略,与当下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需求高度吻合。”马军表示,沃尔沃未来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持续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物流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经济复苏增长,加快交通绿色转型。

  百威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邓明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百威集团积极响应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出相关可持续发展措施,在中国建立了其全球第一家“碳中和”酿酒工厂。他说:“我们将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持续努力。”

  而在陆坚看来,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影响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作为跨国互联网企业,领英将进一步融合中国本土化需求,通过掌握拥有特定技能的人才分布,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拓展人才库,寻找并招聘优质人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哥伦比亚学者:“中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发展的新机遇”

      近日,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研究员,哥伦比亚赴华留学生协会联合创始人孔天威(David Mauricio Castrillon Kerrigan),就中国全国两会与中国的发展接受人民网专访。  孔天威说:“2008年,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后来又曾多次到访中国。相比在西方媒体局限的镜头下了解...

    时间:03-11
  • 外交部发言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温馨、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共商合作、共建项目、共享红利的生动例证,相信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优质合作项目为各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老挝驻华大使坎葆近日接受媒体...

    时间:03-11
  • 国际社会聚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开放的中国充满希望”

      国际社会聚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开放的中国充满希望”(海外关注)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  连日来,国际社会热切关注中国政...

    时间:03-09
  • 政府工作报告彰显韧劲、干劲、闯劲

      【理论观察·学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彰显韧劲、干劲、闯劲  何志敏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沉甸甸的“数据清...

    时间:03-09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徐胜杰: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给企业吃了“定心丸”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谢雁冰)全国两会正在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蒲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胜杰在受访时谈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其中提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无疑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将帮助更多企业更好发展,让经济细胞越来越活跃。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蒲源控股集团历经十余年精耕细作,如今已成长为国内建筑防...

    时间:03-09
  • 大有可为,风光无限——港澳代表委员展望新征程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大有可为,风光无限——港澳代表委员展望新征程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刘明洋、李寒芳、刘欢  “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前景满怀信心”“积极作为抢抓新机”,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饱满热情参政议政。他们表示,国家迈上新征程、创...

    时间:03-08
  • “云原生”碰撞数字产业“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3月8日电 题:“云原生”碰撞数字产业“新机遇”  作者 高志苗  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新基建的底层支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交织,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云原生”成新基建“关键组成”  2022年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

    时间:03-08
  • 中国两会为全球投资者揭示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中国两会为全球投资者揭示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  正在举行的中国全国两会,向全球投资者和企业揭示出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三大机遇。在广西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驾驶车辆在转运集装箱(2023年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稳定器和主引擎:“5%左右”增长目标预示新发展周期开启...

    时间:03-07
  •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脉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一系列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惠及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统筹:秦大军、...

    时间:03-07
  • 年轻人关心的这些事,政府工作报告里这样说

      (人民日报微博)...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