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沈阳市谋划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三年累计突破500亿元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03-09 14:5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沈阳3月9日电 (李晛)由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9日举行。发布会指出,沈阳市将通过大干三年、奋斗三年,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面向东北亚开放新高地。

  据沈阳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卓青介绍,沈阳市将深化重点区域国际合作。对外开放重点方向是,深耕日韩,拓展俄蒙,紧盯欧美、东南亚。到2025年,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三年累计突破500亿元,其中今年要实现150亿元。

  同时,构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到2025年,自贸区沈阳片区制度创新成果累计新增120项;综保区进出口额累计突破400亿元;力争打造3个以上产值超千亿的经济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进入全国前10名,辉山经开区力争进入全国前90名;高新区力争进入全国前20名,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拓展空陆海网开放通道。到2025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力争突破1000列,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与大连港、营口港海铁联运集装箱年发运量突破4.8万标箱;力争跨境电商开展实绩业务达到800万单。

  自贸区沈阳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钱海云表示,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沈阳将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临空经济区“三区合一”一体化发展优势,锚定目标任务,砥砺奋进前行,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聚焦推进高水平开放,着力完善通道平台功能。如加快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提升综保区桃仙园区开放平台功能,规划建设“三关合一”口岸功能作业区,与空港无缝对接、快速周转。培育壮大保税维修再制造业态,打造以飞机维修再制造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建设全国首个保税维修再制造综合试验区等。

  二是聚焦城市枢纽功能,着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如围绕建设通达全球的区域性航空枢纽,以建设“航空+”多式联运中心、沈阳南部超级客运枢纽为重点,实现空港和陆港融合驱动;围绕航空物流、先进制造、高端服务、国际商贸等产业方向,以多式联运突破、港航贸易升维、数字智造提振、科创服务育成、航空新城培育等为重点,布局产业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构建临空产业生态体系。2023年拟启动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2000亿元。

  此外,沈阳市还将聚焦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深化制度型开放;聚焦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打造临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聚焦国际人才引育留用,着力构建多元化人才生态体系;聚焦建设文化强市,着力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名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做好“黄河”文章 深化自贸领域东西协作模式

      中新网济南3月8日电(孙婷婷)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以下简称“济南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凯8日表示,济南片区将以“自贸+黄河”融合为方向,用好黄河自贸联盟合作机制,结合济南片区实际,重点打造6大平台,努力形成一批黄河流域合作样板,持续深化自贸领域东西协作模式,更好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济南市...

    时间:03-08
  • 哈尔滨新区专场招聘会助力“最北自贸区”集聚人才

    3月4日,在2023哈尔滨新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当日,“2023哈尔滨新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哈尔滨融创茂举办,旨在促进中国“最北自贸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企业和人才有效对接。据悉,本次招聘会有15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涵盖数字经济、人工...

    时间:03-04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实措支持女海归科技人才创业

      中新网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陈静)《临港新片区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十条措施》(下称:《十条措施》)3日正式在此间发布。  根据《十条措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支持留学回国女性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入驻临港新片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给予场地、政策、服务等全方位创...

    时间:03-03
  • 陆海新通道陕桂海铁联运班列助西部企业出口RCEP成员国

      中新网南宁3月3日电(韦曾晟 彭欣 杨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北部湾港集团)3日介绍,陆海新通道陕桂海铁联运列车(西安—北部湾港—RCEP)日前再次启程,该批货物为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发往马来西亚巴生港的彩色液晶显示板,货物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经铁路运输4-5天至北部湾港钦州港,转海运运往马来西亚巴...

    时间:03-03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单泽峰:以自贸区引领推进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周亚强)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和重大国家战略承载地,天津滨海新区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立足于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  ...

    时间:03-03
  • 商务部:将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李晓喻)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2日称,今年将推动与更多有意愿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签自贸协定,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  陈春江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继续扩大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

    时间:03-02
  • 商务部:今年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会上表示,今年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我们希望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这些新亮点,使这个协定与时俱进,更加现代化。今年2月已经和厄瓜多尔完成自贸协定,争取今年正式签署生效。我们力争...

    时间:03-02
  • 永川综保区通过验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区开放再提速

      中新网重庆2月28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永川综合保税区28日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永川综合保税区已具备开关运作条件,将加快补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区开放短板,全力助推当地开放型经济发展。  2021年7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永川综合保税区。2023年2月28日上午,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

    时间:02-28
  • 金融服务“精准赋能” 湖南自贸区新设企业2.7万家

      中新社长沙2月23日电 (记者 鲁毅)“金融机构走进湖南自贸试验区”活动23日在长沙举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廖光辉介绍,截至2022年底,湖南自贸区新设企业2.7万家,新引进重大项目271个,总投资4160.11亿元(人民币,下同)。  金融机构是促进贸易、投资与融资便利化的重要主体和桥梁。廖光辉介绍,湖南自...

    时间:02-23
  • 浙江自贸区2022年进出口总额9669.6亿元 同比增长22.4%

      中新网杭州2月23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2月23日,记者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浙江自贸区以不到1/400的面积贡献了浙江省20.6%的外贸、18.1%的外资;进出口总额9669.6亿元,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34.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6%,建设成效显著。  世界最长的原油管道开始供油、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