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全国政协委员王宁利:建议眼科手术减少使用一次性耗材

2023-03-08 19:4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8日电 (中新财经 邵婉云) “‘双碳’目标下,能源问题被广泛关注,但在医疗领域,手术中的一次性耗材所产生的碳排放却被忽视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建议眼科手术减少使用一次性耗材。

  “全国眼科一年可能会做八九百万例手术,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耗材太多了。”王宁利表示,经过团队的数据推算,1台白内障手术产生的碳排放相当于一辆燃油汽车行驶325公里。上述情况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关注,亚太眼科学会也针对耗材使用成立了相关部门。

  “从眼科做起,在碳排放方面做出贡献。”王宁利说,这是一个探索性的提案,而哪些材料可以替代,哪些不可以替代,哪些可以减少,哪些不能减少,还需要科学的估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受访者供图

  此外,王宁利还建议,把眼科检查纳入慢病防控体系,由医保基金支付费用,每年针对危险人群做一次检查。如,近视600度以上人群、新生儿、50岁以上老人以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都属于危险人群。

  这不是王宁利第一次提出上述建议。据王宁利介绍,自己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交了相关建议的提案。跟上一年相比,今年的提案加入了调查结果和模型数据分析。

  “眼健康很重要,没有眼健康就没有大健康。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可怕的事情。”王宁利说,日常生活中,只有得病了大家才会去检查眼睛,但是这时可能已经失去了治疗机会。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王宁利表示,一张眼底照可以发现80%的眼病,而且这80%中80%的疾病是可以早防早治早控的。“从成本效益的分析来看,这是一个少投入高产出的领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李学林:统一闲置品交易碳排放标准,鼓励交易平台科学有序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夏宾)作为农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李学林多年来对基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关于绿色食品打造、种植资源保护等一系列利于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上,绿色发展依然是重要议题。基于对循环经济、绿色消费领域的洞察,李学林提出绿色生态...

    时间:03-08
  • 加快推进碳市场立法进程 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

      本报两会报道组 吴晓璐  2023年全国两会正进行中。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宗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作用,...

    时间:03-06
  •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迎来优化 衔接全国碳市场

      中新网重庆3月2日电 (梁钦卿)记者2日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将衔接全国碳市场,对纳入全国碳市场统一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从本市碳市场管理名录中移出,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活动。  碳排放权交易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重要...

    时间:03-02
  • 3D打印超级合金减少电厂碳排放

      科技日报北京2月22日电(记者张佳欣)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领导的研究团队证明,一种新型3D打印高温合金可帮助发电厂产生更多电力,同时排放更少的碳。相关论文已发表于最新一期《今日应用材料》杂志。  研究团队使用3D打印机创造了一种高性能金属合金,其成分不同寻常,这使得该合金比目前用于燃气轮机的最先进材料更坚固、更...

    时间:02-23
  • 力拓联手宝马,生产低碳排放铝制汽车零件

      中新网2月21日电 题:力拓联手宝马,打造低碳排放铝制汽车零件  中新财经记者 庞无忌  中新财经记者21日获悉,力拓与宝马集团近日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从2024年起向宝马位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工厂提供负责任铝,用于生产宝马的车身部件。  据介绍,与宝马集团的用铝基准相比,力拓在加拿大的低碳水电铝和再生铝可减少高达70%的...

    时间:02-21
  • 以氨气作燃料,陶瓷烧制迈向零碳排放

      经项目改造的中试窑炉使用100%氨气燃料,通过窑炉冷态点火升温,现场调控温度、压力等烧成制度后,成功烧制了首块零碳氨燃料绿色瓷砖。纯氨燃烧窑炉烟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现场采样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烟气污染物等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王 宇  建筑陶瓷生产要经过12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目前...

    时间:01-19
  •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落地

      中新社海口1月3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3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于近日成功落地。  本次跨境交易产品为被全球认可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下的国际核证减排量(VCUs),交易项目来自印度,交易量为10185吨,买卖双方分别为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BITGREEN CARBON A...

    时间:01-03
  • 云南: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中新网昆明12月30日电 (记者 韩帅南)30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期印发的《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规划》提出,到2025年,云南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 ...

    时间:12-30
  • 生态环境部:建立长期稳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核算技术体系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28日解读该文件时对记者表示,要做好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与配额分配的衔接。供电量、供热比是第一个和第二...

    时间:12-28
  • 中国境外投资增加全球碳排放?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导读:有观点认为,中国境外能源、基建等项目增加了东道国的碳排放。这种观点忽略了东道国发展经济的需求,仅将中国投资后的碳排放水平与原始状态作简单比较,逻辑片面。事实上,由于中国能源项目的环保标准更高,碳排放强度更低,所以在发电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中国项目的碳排放反而更少。此外,中国在其他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也在助力东道...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