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四川筑牢生态屏障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力

2023-03-08 14:31: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3月8日电 (记者 贺劭清 张浪)“第七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记录到水鸟75种,较第六轮调查增加7种。”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陈槐看来,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关系最直接的呈现。四川城市鸟类增加的背后,是城市公园的大量修建——湿地面积增多,为鸟类提供更多栖息场所。

  不断提升生态“颜值”,努力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成为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生动写照。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四川正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夯实绿色本底。

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 艾加宪 摄

  春节过后,天府新区川西林盘碳汇线上交易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正式达成。此次交易采用CDCER(“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交易机制,标志着川西林盘作为独立生态碳汇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通过碳汇市场线上挂牌交易实现价值补偿,川西林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取得双赢。

  谈及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川西林盘碳汇项目开发试点不仅能激活林盘的生态价值,还能通过碳汇交易,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小林盘”也能发展“大产业”。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正不断为民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去不去河边,一起呼吸新鲜空气养肺?”3月天气渐暖,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陈国芝老人每天都会邀约好友前往铜钵河边打太极拳。曾经铜钵河部分河道垃圾成堆,断面水质不达标一度跌至劣Ⅴ类,而现在这条曾被中国生态环境部预警的河流已完成从“黑脏臭”到“碧清波”的蝶变。

  据大竹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思万介绍,铜钵河于川渝地界间曲折往复,是两地联系最为紧密、水系最为复杂的河流之一。2020年9月,川渝签订《铜钵河联防联治协议》,共同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让昔日的小河流焕发出了新生机。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四川不仅与重庆联防联治,还与甘肃、青海、陕西协同治理跨界河流,共护上游水生态安全。2022年四川新增7个国考断面达标,优良断面数达202个,水环境质量创20年来最好水平。

  而随着沱江、嘉陵江、赤水河等流域保护条例的出台,“千河之省”四川将进一步加快构建治水新格局,突出精准治理,系统推进流域管控。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将“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作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为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当前四川各市(州)正加快编制出台本地区美丽四川建设实践的规划,探索各美其美的建设路径。

  除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川还将加快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减污降碳协同时间表、路线图,加快促进重点行业降碳转型;加强生态的系统保护和统筹“扩绿”上的谋划,不断擦亮四川“生态大省”金字招牌。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美丽四川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强化基层基础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四川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曹晖委员:建议将农业碳汇充分融入中国碳交易大市场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闫旭 吕磊)中国正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农业作为减排固碳的重要社会生产活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进一步盘活中国农业碳汇资源,实现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副董事长曹晖近日表示,建议打破工业碳汇与农业碳汇之间的交易壁垒,将农业碳汇充分融入中国碳交易统一大市场...

    时间:03-07
  • (两会声音)茹振钢代表:建议把农作物生产纳入碳汇经济中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杨大勇 李超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作物的碳汇功能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业碳汇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事小麦科研工作的茹振钢,长年累月忙碌于田间地头,先后培育并推广了多个小麦新品种。  “建立农作物生产的碳汇经济,这是建设农业强...

    时间:03-04
  • 内蒙古首例“碳汇损失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

      中新网呼伦贝尔3月2日电(记者 张林虎)滥伐林木不仅损害了林木本身,也损害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调节服务功能,造成森林碳汇损失。  2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首例“碳汇损失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该院宣判。除相应刑罚外,被告吴某某被判处认购“碳汇”,赔偿生...

    时间:03-02
  • 【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携手跨界河流治理 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中新网重庆2月23日电(王婷婷)两岸翠绿,江水清清,本周记者随“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重庆市潼南区,从琼江潼南段幸福河流建设情况,看川渝两省市如何坚持“一盘棋”,携手跨界河流治理,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川渝地区共处长江上游,水系同源、河流相通,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间:02-23
  • 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主要流域控制断面水质100%达标

      中新网青海海北2月23日电 (李隽)“我们实施绿色发展提质行动持续优化海北生态环境,全域禁塑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及农产品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4%,主要流域控制断面水质100%达标。”23日,青海省海北州人民政府代州长张...

    时间:02-23
  • 购买碳汇产品折抵损失,多地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新路径

      滥伐林木不仅损害了林木本身,也损害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调节服务功能,造成森林碳汇损失。  以往,滥伐林木者通常被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如今,多地正在探索自愿缴纳生态修复履约金和森林碳汇损失赔偿金的办法,促进生态修复,稳定和增加碳汇量。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典...

    时间:02-22
  • 辽河口:恢复湿地面积和功能,筑牢辽东湾生态安全屏障

      恢复湿地面积和功能,筑牢辽东湾生态安全屏障  辽河口 北国海滨,绿苇红滩(美丽中国·大美湿地②)   核心阅读  作为我国最北的河口湿地,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保存有典型完整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景观,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

    时间:02-21
  •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 是全球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今天(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恢复”。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是全球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而为了保护湿地,我国已印发《(202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各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  近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

    时间:02-02
  • 青海湖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记者日前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湖推进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创建、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青海湖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625.6平方公里,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青海湖持续推进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

    时间:01-28
  • 青海湖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记者日前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湖推进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创建、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青海湖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625.6平方公里,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青海湖持续推进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