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字头股票冲高回落,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将如何重塑央国企估值?

2023-03-08 09:19:56

来源:澎湃新闻

  市场调整中,近期涨势凶猛的中字头蓝筹股表现依然突出。

  3月7日早盘,中字头个股大幅上涨,“三桶油”扛起领涨大旗,中国海油盘中接近涨停,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盘中最高涨幅也达6%以上。

  但和3月6日一样,十点后中字头板块再度冲高回落。截至当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均跌逾1%。不过,Wind中字头央企指数(884992)微跌0.45%。134只成分股中,35只收涨,4只平盘,其余近百只股票均收跌。

  对此,有华东券商认为,中字头主要承接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流动性,但是3月7日市场已经扩散到了三桶油,或没有进一步加速的空间,注意风险。

  但长期来看,也有业内人士依然看好央国企的长期配置价值。

  中字头表现持续强势

  3月7日,中字头冲高回落,但表现依旧强势。在其带动下,石油化工、银行、基建等方向同样涨幅居前。

  个股方面,截至当日收盘,中公高科(603860)涨停,中国海油涨近6%,中金黄金(600489)、中国电研(6881238)、中国石化涨超3%。

  对于接连两日中字头冲高回落,业内人士认为,原先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板块出来的资金,已经深度介入了中字头板块,3月7日该板块成交额1108亿元,占到整个A股市场成交额的12%。一方面,持续拉升之后出现疲态,尤其“三桶油”已在加速赶顶;另一方面,机构急速冲杀到中字头后,抱团后也开始出现溃散。

  拉长时间线看,Wind中字头央企指数自2月以来表现突出,在3月1日至3日也分别上涨了1.70%、1.18%、2.18%。

  “2月以来,中字头指数最大涨幅达8%,央企最大涨幅达6%、国企最大涨幅达4%,明显高于民企。”海通证券指出,以中字头企业为代表的央、国企整体估值较低。近期市场对央国企的低估值已有所反应。

  国泰君安证券也指出,近期国企估值重塑逻辑持续引领市场主线,多个细分方向受其提振迎来爆发行情。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持续催化央国企估值重估

  近期,A股市场上“中字头”企业股价表现较为亮眼,“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央国企估值重估等话题再次受到普遍关注。

  海通证券指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这一概念最早被A股市场关注是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这一概念直接指向A股上市的央国企,易会满提出“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

  拉长时间线看,华泰证券指出,2020-2022三年改革计划以来,国央企在资本体制搭建、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营效率方面有了显著提升;2022年11月以来,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出“一利五率”考核体系、适时组建新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相继出台,2023年国企改革将步入一轮新的周期,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发挥国企在稳信用和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

  海通证券认为,在当前这个时点,政策层面之所以如此重视国有企业的的价值实现问题,背后是上市国企的估值持续下滑至偏低的水平,相对民企的估值裂口也显著拉大。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介绍,与5年前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利润增长70%,但市值仅增长10%;市净率为0.86倍,下降30%,明显低于全市场1.6倍的平均水平,“整体估值水平没有很好反映近年来央企总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较好、发展较快等特点,不仅制约了央企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和空间,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自身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从全球视角出发,兴业证券借助PE-G和PB-ROE两套估值框架,对23个细分行业的A股国企龙头和世界一流企业估值进行了系统性对比。综合考虑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发现,A股多个细分行业的国企龙头具备估值重塑空间。

  考虑到国企市值占比高(截至2022年3月5日,占全A市值约47%),华泰证券认为,央国企估值重估是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浙商证券也认为,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的重新估值,是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央国企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新发展模式中的贡献、盈利能力稳健驱动高分红和高股息率,叠加央国企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通过收购资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在经济好转后明显获益,均指向央国企的估值提升逻辑,市场有望逐步形成对央国企更为精准的认知。

  平安证券还指出,从最新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国企改革是高质量逻辑发展的重要主线之一,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政策高度大幅抬升,央国企估值打开更大政策空间,特别是科技、制造与能源矿产的领域。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和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

  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接下去,在政策暖风频吹的大背景下,中字头股票配置价值如何?

  “中字头主要承接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流动性,但是周二市场已经扩散到了三桶油,或没有进一步加速的空间,注意风险。”某华东券商提醒道,中字头板块与整体市场的情绪是背离的,是一个典型的过渡性板块。

  但华泰证券认为,国企改革有望更进一步、迎来新一轮配置机遇,其理由有三:一是“内外错位式”宽货币+“缺主体式”宽信用下,国央企价值凸显;二是国央企估值重估是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央企有望从产能、现金流、资产注入三个维度实现估值重塑;三是“一利五率”要求下重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提升对股东的综合回报率。

  浙商证券同样建议把握央国企的长期配置价值:央国企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新发展模式中的贡献、盈利能力稳健驱动高分红和高股息率,叠加央国企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通过收购资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在经济好转后明显获益,均指向央国企的估值提升逻辑,市场有望逐步形成对央国企更为精准的认知。

  立足当前时间点,平安证券的观点是,国企改革行情是今年最大的交易主线之一,两会窗口的政策落地会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行情。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建议关注电力电网、传统能源、通信、军工等领域国央企机会。

  广发证券认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主要沿着央国企、科创、ESG、港股等四条思路重塑估值体系:思路一是央国企估值重塑,关注改革与转型下的成长型央企。思路二是科创估值重塑,关注细分优质低估产业、“专精特新”标签企业。思路三是纳入ESG估值因子,关注高ESG评级企业。思路四是港股估值重塑,关注港股高股息国央企。

  国泰君安证券的观点是,国企改革和央国企价值重估明显提速,关注低估值、存在资产注入预期、效率提升空间大的领域,建议关注军工、建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央地深化合作 辽宁省与70余家央企在北京座谈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宫旭)3月1日,以“央地融合谋发展 携手共赢促振兴”为主题的辽宁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座谈会现场,辽宁省政府与航天科工、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中化、中粮集团、中国节能、中国化学工程、中国中车集团等8家央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沈阳、大连等相关地方政府、企业与部分...

    时间:03-01
  • 辽宁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宫旭)3月1日,以“央地融合谋发展 携手共赢促振兴”为主题的辽宁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作有关情况介绍。国务...

    时间:03-01
  • 国资委:统筹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上市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国资委网站消息,2月28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会,总结进展成效,交流工作经验,部署2023年有关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中央企业紧抓资本市场改革契机,在推动优质资产上市方面工作成效显著。下一步,要针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谋划、周密组织,统筹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上市,...

    时间:02-28
  • 上台阶挑大梁,央企迈向高质量发展

      上台阶挑大梁,央企迈向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2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等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十年来,国资央企为经济增长、产...

    时间:02-24
  • 挑大梁,央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锐财经)

      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规模效益不断上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说,在此过程中,国资央企既是亲历者、参...

    时间:02-24
  • 国务院国资委:去年中国物价增幅控制在2% 央企有重要贡献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去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3日透露,这其中,中央企业作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面对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国资央企全力做好基础产品的保供稳价...

    时间:02-23
  • 国务院国资委:10年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31.4万亿元增至81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23日在北京透露,10年来,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3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去年底的81万亿元。  张玉卓表示,国资央企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了重要贡献。规模效益不断上台阶,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去年底...

    时间:02-23
  • 国资委:2022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

      中新网2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月23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国资央企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玉卓介绍,科技创新事关国运。10年来,国资央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考核、资本金投入等政策支持,加快锻造国家战略...

    时间:02-23
  • 国资委:十年来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七分之一

      中新网2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月23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国资央企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了重要贡献。  张玉卓介绍,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经济主体,首先要承担好经济责任、作经济贡献。10年来,国资央企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大力转变发展...

    时间:02-23
  • 国资委:2022年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

      中新网2月23日电 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介绍,过去的一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增长6.2%;上缴税费2.8万亿元、增...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