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两会观察)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03-07 20:2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袁秀月)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

  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匹配度

  中国人社部日前表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

  “‘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供需匹配度还有待协调。”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看来,供需不协调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培养方式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有关。

  他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多元融合发展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也建议,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改革,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可以胜任许多一般性白领人员的工作,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产生巨大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表示。

  他建议,优化现有教育模式,使之朝着更加现代化和有效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如何缓解?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国家从政策层面出手,出台相关政策,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在2022年社保“缓返补”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企业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对于吸纳应届大学生的企业根据招聘人数,实施前半年免、后半年减半缴纳社保的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哪里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数字经济在就业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引领作用。

  在刘尚希看来,传统的就业认知框架亟需突破,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吸纳青年就业,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

  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

  “一些高校毕业生长期难以就业,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出《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通过提供一对一咨询、心理健康援助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培训等,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民进中央还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对当前部分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要求须为“当年毕业”的做法予以纠正。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则建议,对以灵活就业形式在新业态中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强职业安全保障和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建议,深入研究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要求,切实为学生和学校减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时政两会说|增强信心 轻装上阵 大胆发展——总书记与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占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制高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和活...

    时间:03-07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王昆:建议九省区共同盘活黄河入海口新增土地红利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胡贵龙 张添福 郭满福)“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母,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土地是国家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王昆日前表示,建议有效盘活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土地红利。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自西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山东省政协“云连线”住鲁全国政协委员 建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济南3月7日电 (吕妍)2023年全国两会进行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3月6日举办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云访谈”连线采访活动,邀请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数据显示,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碳排放已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53%。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

    时间:03-07
  •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超琼:我是大湾区人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但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超琼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说,香港、澳门与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本就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手足之情时刻在心里。只要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凝聚共识,我相信大湾区一定能为实现中...

    时间:03-07
  • 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原标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面对就业压力,有不少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自我怀疑。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吕梁学院学生贾志蓝通过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青年发起的问题征集活动,向两会代表、委员询问...

    时间:03-07
  •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说,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充分实现个人才干增长和价值提升。要完善职教高考,扩大职教本科规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记者魏玉坤、谢...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支持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刘相琳)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34名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支持重庆积极创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好落实国家对重庆的战略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现代化新重庆。  重庆作为制造业重镇,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良好。当地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时间:03-06
  • 全国政协委员王静: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复合型“明白人”

      中国人的故事|全国政协委员王静: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复合型“明白人”  1月30日,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出炉,全国政协委员王静牵头的《关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的提案》榜上有名,此前该提案也被全国政协重点督办。  王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这份提案源自她工作...

    时间:03-06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推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许青青)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调研发现,乡村儿童处于成长支持相对薄弱的环境中,乡村地区内支持儿童心理健康的资源匮乏,应加速建设针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体系。  翟美卿今年带来三份提案,其中一份为《关于推进乡村儿童心...

    时间:03-06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吴代赦:科学布局新能源 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吴鹏泉)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副主委、萍乡学院副院长吴代赦就科学布局新能源、提升供电保障能力谈了其看法。  中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总体呈逆向分布格局,大量新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北部和沿海地区,能源需求主要...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