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违规汇集资金并提供贷款 中金创新资产被纪律处分

2023-03-07 15:33: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通报了一则纪律处分公告,涉及中金创新资产旗下两家公司及相关高管,主要涉及投资标的违反备案要求、违反专业化运营要求等。

  经查明,中金创新资产在管产品汇集多只私募基金产品的资金,用以对外借款且未及时整改;同时,存在基金合同到期前,增加募集规模并从事借贷活动等违规行为。

  在对其相关违规事项进行核查后,协会拟对中金创新资产会员资格予以取消并暂停基金备案,对主要高管刘珂加入黑名单一年,对刘斌等进行公开谴责。

  汇集多只私募产品资金

  3月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一则纪律处分公告,且是以事先告知的形式发布,原因是在与相关责任方进行传达时,主要高管在协会报送的联系方式均无法取得联系。

  从协会查明并公布的内容来看,主要系因中金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两家公司及相关高管人员。涉及中金创新(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金创新(北京)国际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及其在协会登记的高管刘珂、刘斌涉嫌违法违规。

  具体来看,根据湖北证监局调查,中金创新资产在管基金产品里,北京中金元合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汇集了另一私募基金产品在北京中金纵合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关联私募基金管理人中金创新(北京)国际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管的6只私募基金产品的资金、中金创新资产自有资金、中金创新资产的实际控制人刘珂等个人资金。

  简单说来,就是中金创新资产在管产品汇集了多只私募基金产品的资金。值得关注的是,在汇集资金之后,该基金向高诚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借款。据协会官方表述,中金创新资产方面没有进行及时整改,已违反相关规定。

  对此,有私募界人士在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类似“套娃”式的资金汇集其实类似于资金池的概念。“其他基金的投资者肯定是不知道的,应该是GP把其他基金LP的钱转到集中放贷,资金池会模糊风险,导致隐藏更大的风险。”

  可问题是,一个你投向股权的基金,奈何被管理人募资去做了借贷?该人士表示,实务中并没有规定LP可以参与管理。“既然没有权限管理,因此在募资的时候,GP和LP自然不会告知全部的投资去向,甚至是高利贷。”

  此外还有多项违规行为

  是否为“高利贷”难以定论,但类似集中放贷的形式还不能等同于明股实债的投资形式。前述私募界人士表示,除非找到有“抽屉协议”,否则很难被认定,有可能是一种更加粗暴的对外放贷形式。

  而需要明确的是,2018年1月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2018年)》中就有明确要求,底层标的为民间借贷、小额贷款、保理资产等属于借贷性质的资产不属于私募基金范围。显然,据此来看,中金创新资产在管产品的汇集资金行为不合理。

  与此同时,中金创新资产登记的机构类型是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却因此出现了违反专业化运营要求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在基金合同到期之前,仍汇集资金、增加募集规模并从事借贷活动。

  根据2017年3月31日发布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三)》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已备案且正在运作的存量私募基金,如果基金类型与管理人业务类型不同,在基金合同到期前,不得增加募集规模。

  除了基金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外,据协会通报,中金创新资产还存在基金募集完成后未及时备案、未充分履行管理人谨慎勤勉义务、未向协会报告重大事项且未更新登记信息、不按要求配合行政监管及自律管理工作

  根据中金创新资产报送协会的登记信息,刘珂于2014年4月24日至通报日任中金创新资产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斌于2014年4月30日至通报日任中金创新资产副总经理。通报显示,相关人士应当对发生在各自任职期间公司的违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现协会已依法依规作出纪律处分决定,拟对中金创新资产会员资格予以取消并暂停基金备案,对主要高管刘珂加入黑名单一年,对刘斌等进行公开谴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看好信创产业长期潜力 144只公募基金产品前瞻性布局

      本报记者 王思文  近来,数字经济再度站上风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下称“信创”)产业投资机会备受市场关注,相关概念板块二级市场表现抢眼。3月2日,多只信创概念股涨停,大数据ETF、计算机ETF均大涨超3%。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据《证券日报...

    时间:03-03
  • 首次明确管理人实缴出资——私募基金严把入口关

      日前,为进一步优化登记备案和自律管理工作,引导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发布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配套指引。  修订后的《办法》共六章八十三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适度完善登记规范标准,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管人...

    时间:03-03
  • 创新高!保险私募基金去年登记逾20只

      原标题:创新高!保险私募基金去年登记逾20只,涉及8家机构,注册规模连续四年超千亿  险资系机构作为GP(普通合伙人),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热情正酣。  2022年,保险资管机构共登记保险私募基金21只,登记基金数量创历年新高;登记规模1218.28亿元,同比增长13.75%,这也是连续第四年保持在千亿以上。  连续四年千亿以上  据中国保险资...

    时间:02-25
  • 2022年中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私募基金犯罪770余人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18日接受网络访谈时说,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期货犯罪230余人,起诉涉私募基金犯罪770余人。  《检察日报》此前刊文指出,近年来,涉私募基金领域犯罪案件不断增加,该类犯罪所涉罪名多、事实复杂、刑民交织,给司法办案带...

    时间:02-18
  • 2022年中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私募基金犯罪770余人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18日接受网络访谈时说,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期货犯罪230余人,起诉涉私募基金犯罪770余人。  《检察日报》此前刊文指出,近年来,涉私募基金领域犯罪案件不断增加,该类犯罪所涉罪名多、事实复杂、刑民交织,给司法办案带...

    时间:02-18
  • 截至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20.23万亿元,较上月增逾2000亿元

      中新网2月15日电 题:截至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20.23万亿元,较上月增逾2000亿元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15日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2156家,较上月减少1511家,环比下降6.38%;管理基金数量146345只,较上月增加1297只,环比增长0.89%;管理基金规模20.23万亿元(...

    时间:02-15
  • 太平洋违反资管新规遭处罚,证监局:责令处分相关责任人

      太平洋因违规新增资管计划规模而被罚。  1月17日晚间,太平洋公告称,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被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也就是说,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  除了行政监管措施外,云南证监局同时责令太平洋自收...

    时间:01-18
  • 中基协注销重庆诚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中新网1月13日电 题:中基协注销重庆诚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13日发布公告称,现有重庆诚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中基协将注...

    时间:01-13
  • 1.72万只私募基金 仅三成去年实现正收益

      记者 王 宁  1月11日,私募排排网发布的2022年年度私募基金业绩榜单显示,有业绩更新的1.72万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去年全年平均收益率为-8.03%。其中,有5080只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为29.49%。从策略分类来看,债券型基金去年整体业绩领先,而股票多类策略基金表现偏弱。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权益市...

    时间:01-12
  • 上海知名私募基金董事长疑遭电信诈骗,损失1000多万,律师称过程太多漏洞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安盛私募基金董事长疑似遭遇电信诈骗,被骗1000万后仍“执迷不悟”,引发广泛关注。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这份文件中,自称是安盛私募基金董事长兼总经理钮某,讲述自己被自称是“上海浦东分局警官”“专案检察长”“上海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检察院金融局主任”审查的经历,并缴纳了高达1000万元的保证金,后...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