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全球化之路提速:中国高端“智”造“破冰”美日 进入欧洲受关注

2023-03-06 16:5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6日电 (记者 陈静)120多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揭开了现代医学的序章,欧洲进入引领世界医学影像创新的时代。2023年,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企业自主研发的75cm超大孔径磁共振登陆欧洲。中国高端“智”造不断反向输入技术发源地。

  记者6日走访中获悉,最近,在维也纳举行的2023年欧洲放射学大会(以下简称为:ECR)上,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uMR Jupiter和类脑技术平台uAIFI面世,备受业界关注。据悉,人体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率先突破了超高场磁共振局限于脑部成像的限制,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可为脑小血管疾病与退行性病变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同期展示的联影医疗多款超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亦受到了知名医疗和科研机构、经销商的关注。据悉, ECR不仅是欧洲最大的医学会议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放射学会议。

联影医疗方面表示,进入欧洲,是联影医疗全球化重要战略布局。 联影医疗供图

  而早在2019年,联影医疗的高端医疗设备数字PET-CT进入波兰。到目前为止,联影医疗已有超过百台的高端影像装备服务波兰多家医疗机构。2022年5月,PET-CT设备进驻具有百年历史的意大利Sacro Cuore Don Calabria医院。此后,多款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陆续进驻该国知名的卡拉布里亚医院。当下,联影医疗多项设备进入罗马尼亚、希腊、克罗地亚、波黑等多个欧洲国家,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联影医疗国际业务副总裁兼欧洲总经理Lukasz Mizerka当日对记者表示:进入欧洲,是联影医疗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布局。今后,联影医疗将以AI源头驱动医疗技术的数字变革、以诊疗一体化无缝联动医疗环节、以开放姿态与产学研医力量融合共创。

  据了解,从美国、日本到欧洲,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不断提速。联影医疗方面6日接受采访时介绍,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接近150%的同比增长,海外区域收入占比也由2021年同期的6.3%提升至12.6%。

  此前,联影医疗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高端设备“破冰”美国、日本市场,推动中国“智”造出海。2017年,联影医疗超清光导PET-CT进驻日本最大单体医院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此后,日本综合南东北医院与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再度引进联影医疗数字光导PET-CT。

  2018年,联影医疗在美国休斯敦成立集研发、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北美区域总部,组建美国本土团队。迄今为止,中国高端影像设备已入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Govern医学院等全球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不久前,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uMR Omega等陆续进驻美国纽约曼哈顿上东区AMRIC医疗影像中心,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进入美国第一大城市最核心区域。

  借助联影医疗的相关设备,UC Davis取得了重磅科研成果,推动了艾滋病的精准疗效评估与治疗。目前,相关设备正助力诊疗一体化快速临床落地,推动美国精准诊疗的发展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相关高端设备亦先后进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创新中心、卡罗尔顿区域医疗中心(CRMC)、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中心等全球知名临床与科研机构。

  联影医疗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指出,当下,联影医疗正从全球招募科研人才,联合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医院,共同开展前瞻科研探索。据透露,联影医疗携手全球高校、医院研究机构深度协同,不断突破科技创新边界。目前,联影医疗已与耶鲁大学、UC Davis联合承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计划重大项目。联影医疗与17位诺贝尔医学奖诞生地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协同创新,并通过AI技术全栈赋能心脏磁共振扫描、处理、阅片与诊断;联影医疗还与德克萨斯大学McGovern医学院合作,研发心肌成像技术,推动分子影像领域心脏研究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出入境游“破冰”升温

      中新社济南3月6日电 (记者 赵晓)尽管3月的北方春寒料峭,但山东出入境游市场暖意已现,不断升温。近一段时间,山东接连迎来两个香港入境旅游团和一个韩国入境商旅团组,景区、旅行社等文旅行业主体忙“招兵”,升级产品,摩拳擦掌拥抱春天。  今年2月初,出入境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周末,20余名香港游客在青岛开启5天深度游。负责接团...

    时间:03-06
  • 上海发力未来产业:如何“破冰行舟”再创机遇?

      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题:上海发力未来产业:如何“破冰行舟”再创机遇?  作者 樊中华 高志苗  近来,聚焦健康、智能、能源、空间、材料五大产业领域16个细分赛道的“未来产业”成为沪上热议“关键词”。继2022年9月《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发布后,如何助未来产业健康落地、有序发展,成...

    时间:02-21
  • 浙江丽水如何拼经济?民企“破冰赶海”竞逐国际市场

      中新网丽水2月13日电(傅飞扬)“2023年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提振之年。从企业的角度,我们将不断整合全球相关领域先进技术、人才和资源,创造全新的产业体系,把企业优势转化为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优势,把纳爱斯品牌价值转化为生态经济价值,布局更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13日,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纳爱斯集团)相关负责人受...

    时间:02-13
  • 李克强向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破冰者”2023新春庆祝活动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8日向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破冰者”2023新春庆祝活动致贺信。  李克强表示,70年前,英国工商界有识之士以巨大勇气打破坚冰,开启了中英贸易大门。当前国际地区形势复杂深刻演变,地缘政治、世界经济、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安全等领域面临严峻风险和挑战。越是...

    时间:02-09
  • 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

    2月3日上午10时,在广州文冲码头,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抵达广州母港。本航次是“中山大学极地”号经过科考船改造之后,在海冰地区的“首秀”,成功验证了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成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该船1月17...

    时间:02-04
  • 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

    2月3日上午10时,在广州文冲码头,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抵达广州母港。本航次是“中山大学极地”号经过科考船改造之后,在海冰地区的“首秀”,成功验证了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成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该船1月17...

    时间:02-04
  •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比“十三五”压减300万亩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土地利用将严控增量,“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0万亩,比“十三五”期间压减300万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刘国洪在会上表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要实现经济社会可...

    时间:01-19
  • 中国首艘具有破冰功能大型航标船 “海巡156”轮在天津列编

      中新社天津1月16日电 (王在御 曹阳 杨露)记者16日从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中国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天津列编,标志着中国目前排水量最大、综合性能最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航标船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海巡156”轮总长74.9米,型宽14.3米,型深6.2米,排水量约2400吨,具...

    时间:01-16
  • 铁路“破冰人”筑起百年隧道安全防线

      (新春走基层)铁路“破冰人”筑起百年隧道安全防线  中新网吉林1月16日电 (记者 石洪宇)2公里的崎岖山路覆盖着冰雪,在负重30公斤装备的情况下,46岁的工长许立国需要步行1个多小时。  最近几天,吉林地区持续降温,山间凛冽的寒风打在脸上犹如刀割,许立国带领工友们认真完成每日巡检。  “积冰涨...

    时间:01-16
  • 我国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天津列编

      1月16日(今天),国内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天津列编,标志着我国目前排水量最大、综合性能最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航标船正式投入使用。  “海巡156”轮总长74.9米,型宽14.3米,型深6.2米,排水量约2400吨,具备智能决策支持和维护功能,设计理念积极践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