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院团、学者热议线上演播:应加大商业模式探索实践力度

2023-03-06 14:4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主办、抖音承办的“文艺院团线上演播商业模式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应加大线上演播商业模式探索实践力度,激发文艺工作者线上演播热情,把握行业关键窗口期。会上,抖音直播发布了《文艺院团直播平台线上演播商业模式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线上演播市场快速发展,不少文艺院团通过直播探索数字化转型,开拓了线上演播“新舞台”。与此同时,直播礼物收入难定性、人才队伍和技术能力不够成熟等问题也逐步显现。报告建议,行业各方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深入研究线上演播的规律,从播出方式、收入分配、定价策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复盘,以推进线上演播和线下演出“双演融合”,推动演出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艺院团线上演播商业模式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直播正在成为演艺经济新增量。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超3200万场,场均观看人次突破3900人,相当于每天都有近9万场中等观众规模的演出在抖音上演。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46%,超过6万名才艺主播实现月均直播收入过万元。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等专业文艺院团也开始尝试线上演播。

  与此同时,文艺院团线上演播的商业模式仍需探索。“线上演播的盈利模式、流量的变现方式亟待丰富与迭代。”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唐峰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乐团拥抱线上直播的经验。过去一年,中央民族乐团推出34场线上音乐会,观看总量超过1.82亿人次。唐峰表示:“演出单位要通过与平台联手,打造真正为互联网定制的演播内容,并通过增加互动形式、定制看播权益等方法扩充盈利模式、变现方式,而不是将一台线下的演出直接搬到互联网上。”

  去年9月,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入驻抖音,首场直播就吸引超350万人次观看,相当于过去全年线下演出观众的70倍。直播的火爆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由于文艺院团直播收入的分配机制尚不明确,院团无法将直播利润分配给员工。“如果收入不能直接转化成职工手中的效益,长期以往势必会影响院团士气,阻碍线上演播的发展。”活动现场,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勇提出院团面临的收入分配难题。

  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直播礼物等同于线上文化演出的“电子门票”,应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建立符合当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分账模式。“应充分尊重打赏作为后付费模式的经济规律,进一步探索平台、主播和文艺院团、公会的分账模式,为相应的生产关系捋顺‘最后一公里’。”孙佳山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郑宁则从法律层面给出建议。郑宁指出,文艺院团建立收益分配机制在法律和政策上不存在障碍,并且有经验可循。“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促成各方尽快形成共识,推动相关机制落地。”

  抖音直播致力于为优质演艺内容打造第二舞台,2022年以来,相继推出“DOU有好戏”计划、“舞蹈传承”计划、“DOU有国乐”计划,提供资源、流量、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抖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线上演艺经济正处于关键窗口期,“抖音直播作为平台,将为文艺院团线上演播提供实际支持,与各方一起推动行业向上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沉甸甸!这些殊为不易的成就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网 记者 赵竹青)...

    时间:03-06
  • 【企业家话两会】姚劲波:政府工作报告给企业家们增强了市场信心

      中新网3月6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明务实,重民生,有温度。”5日,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人民至上,高处着眼、实处落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催人奋进。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

    时间:03-06
  • 政府工作报告出现80余次“稳”,意味着什么?

      □李妹妍  “坚持稳中求进”被列为工作总基调;“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成为要突出做好的工作;进出口要“促稳提质”,生态环境质量要“稳定改善”……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一个小时的报告中,“稳”字出现80余次,涉及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外...

    时间:03-06
  • 你关心的“民生红包” 都在政府工作报告里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梳理发现,生态环保、教育均衡、职业教育、养老服务、生...

    时间:03-06
  • 2023年预算报告公开,全国财政收入预计个位数增长

      备受关注的今年财政账本部分公开。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3月6日新华社公布了预算报告摘要。其中2023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备受关注。  从收入端来看,今年财政收入预计总...

    时间:03-06
  • 2023年预算报告公开,全国财政收入预计个位数增长

      备受关注的今年财政账本部分公开。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3月6日新华社公布了预算报告摘要。其中2023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备受关注。  从收入端来看,今年财政收入预计总体呈现个位数增长,明显好于...

    时间:03-06
  • 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美好生活新期待

      数读2023年全国两会  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民网)...

    时间:03-06
  • 一图速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数读2023年全国两会  一图速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人民网)...

    时间:03-06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瞄准5%预期目标 绘就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是新时代新征程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今年各项目标...

    时间:03-06
  •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十大券商:总量政策目标稳健,关注高质量发展主线

      两会时间开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券商普遍认为,两会继续传递了稳增长、促改革信号,并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左右,增长目标和工作方向的明确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叠加...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