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权威部门话开局|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04 22:06: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制造业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重大技术装备“顶天”,产业基础“立地”。多位专家向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为更加有力地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作,要带动市场社会资本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现场。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今年将新增约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特别可喜的是,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亮点。”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谈及中小企业发展时如是说。

  金壮龙表示,“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这意味着今年要增加约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如何做到?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部部长尹晓萌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各个地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分层分类专项扶持政策,加大精准服务力度,并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2年9月,全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为4万余家,目前已经超过7万家,半年内数量大幅提升。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目标设定合理,工作路径明确,举措切实可行,必定能够实现数量翻倍式增长。”尹晓萌称。

资料图:深圳一公司工人正在车间工作。胡高雷 摄

  “各地方要放足活水、养好活鱼”

  中国信通院规划所双创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中雍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普遍共识。

  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大部分还是民营企业,对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力量。

  张中雍认为,当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处于战略机遇期与关键窗口期。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首先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壮大,各地方要放足活水、养好活鱼,提振发展信心和投资预期,充分调动企业家精益创业和勇于创新的自信。

  “其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系统性研究指引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成长为‘小巨人’企业的可行路径,构建有效衔接、环环相扣、后备充足的优质中小企业梯队。”

  张中雍表示,服务机构要推出更多符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个性化、增值化和高端化服务,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要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转化和保护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要推出更多“小快轻准”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最后,中小企业自身要以专注铸专长,以精益出效益,以特色赢市场,以创新发展,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拳头产品,在相对‘狭窄’的产业领域牢牢锁定高端市场。”张中雍说。

多晶硅生产线(资料图)。 马铭言 摄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对旺盛,对通过股权融资、上市、发债等方式获得直接资金源的意愿比较强烈。”张中雍表示,鉴于此,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给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通过有效高效的直接金融供给,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破解中小企业面临的传统信贷支持‘缺信用’和‘弱担保’两难。”张中雍说。

  2022年全年A股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了59%,累计已经有13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融资处处长石言也对中新财经表示,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加快上市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有多方面好处,首先可以缓解融资压力,资本市场的各种债券类工具也为企业盘活资产、增强信用提供支持,“另外,还可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品牌效应,拓展发展空间等。”

  石言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较为契合,有助于更多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认可优质标的,专精特新概念也将成为投资者掘金主线条。”在张中雍看来,同时,还要拓宽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化融资渠道,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关注长线投资和价值培育,积极“投早投小投创新”,策动更多社会资本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涌进流转。(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多家上市公司已布局关键技术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

    时间:03-04
  • (两会·面对面)苗圩:延续阶段性惠企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关乎全局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题:苗圩:延续阶段性惠企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关乎全局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从任工信部部长时兼任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到如今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就具体议题率团实地调研并提出建议,苗圩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为痛点难点问题谋对策、解难题...

    时间:03-02
  • 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建议设计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灵活贷款方案

      中新网3月2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扶持‘专精特新’要出新招,建议延长贷款还本付息时间、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设立专项投资基金,让‘专精特新’真正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提出上述建议。  齐向东称,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作为中小...

    时间:03-02
  • 做中小企业的“娘家人”上海市已培育超7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谢梦圆)“去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当时说我们可以申报,但很多企业是没有信心的。”1日下午,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系列采访现场,上海芯龙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民回忆起获奖历程,仍显得有些激动,“获奖的时候我们也很惊讶,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微...

    时间:03-02
  • 工信部: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今天(3月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产业基础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水平高低代表着工业综合实力和产业发展的水平。在制造业发展中,重大技术装备起到“顶天”的引领作用,而产业基础起到“立地”的支撑作用,所以要做强做优我...

    时间:03-02
  • 【权威部门话开局】工信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时,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占...

    时间:03-02
  • 工信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稳定市场预期。  在3月1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辛国斌表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答卷。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705.8万辆和688...

    时间:03-01
  • 中国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将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金壮龙在谈到现代化产业体系时说,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  工信部将...

    时间:03-01
  • 人形机器人、6G、元宇宙……工信部点名加快布局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我国工业发展情况如何?如何加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如何布局未来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延续良好增长态势?有哪些创新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出席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

    时间:03-01
  • 工信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中新网3月1日电 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工信部将锚定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目标,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概括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网络平台,一个是数字产业,一个是融合发展。  第一个方面,扎...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