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两会观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补短板”

2023-03-04 20:4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补短板”?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与未来中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愿景,但当前一些制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补齐短板、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十分关注的议题。

  产业“特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力看来,当前,多部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台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深入基层调研中他发现,一些制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依然存在,包括农业发展上仍存在“销售难”“融资难”“物流难”三大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刘爱力认为,要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现有资源,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还可以央企为载体,打造集农产品销售、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城乡产品物流配送,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长摆向阳指出,从现实层面看,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更应注重因地制宜。各地在推动产业振兴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更好地带领民众走向致富路。

  人才“借力”

  乡村振兴,兴的是村,靠的是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面临人才力量短缺、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看来,乡村振兴要更多地借“能人”发力。近年来,中国乡村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头人、乡村“能人”,这些“能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探索的成功经验,可以更好地为“后来人”学习借鉴。

  同时,针对这些“能人”群体,他认为,可进一步着重培训相关知识,“一个人掌握了优质高产生产的技术,就能给几百亩、上千亩土地提供技术”,乡村振兴人才多了,后备人才队伍力量自然也就能够接续并强大起来。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同样认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能人”的作用。在他看来,“农村经济带头人”是乡村人才的关键少数,加强对这类群体的培育,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支点。

  刘永好建议,应该发挥好政府引领作用,深化政校企合作,定期举办乡村人才振兴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研究探讨,形成联动机制。同时,通过搭建“农村经济带头人”人才库,加强面向"农村经济带头人"的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村经济带头人”。

  文化“滋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物质丰足,精神上也要得到滋养。但摆在面前的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依旧突出,文化设施薄弱、文化氛围不浓等难题亟待击破。

  全国政协委员、知名艺术家舒勇指出,文化振兴是解决新时代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实现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举措。在以往的乡村文化建设中,主要依靠的是政府力量,而对民间力量的作用重视不够,这既浪费了宝贵的民间资源,也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舒勇对此建议,通过鼓励民间力量举办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兴办乡村文艺类场馆、开发乡村文旅特色产品等,调动市民、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释放乡村文化艺术活力。在此过程中,农村民众文化素养可进一步增强,乡村文旅产业也能够得到升级提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追忆青海“诚信书记”包太燕:乡村能人带出“致富村”

      中新网西宁3月2日电 题:追忆青海“诚信书记”包太燕:乡村能人带出“致富村”  作者 旦正措 张添福  “太可惜了,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书记啊!”  “他带着全村致富,我们日子越来越好,但他还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呀!”  ……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话中满是惋惜。  大家口中的“他”,是青海省都兰...

    时间:03-02
  • “夫妻档”“父子兵”“女状元”——宜春种粮能人的“春耕愿景”

      春耕备耕正当时,记者走进江西大粮仓宜春市袁州区的田间地头,发现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种粮大军中的“夫妻档”“父子兵”“女状元”纷纷抢抓农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挥汗田野。  “这两天我忙着查看田块,打算今年再多流转1000亩高标准农田种粮。”彭晚苟是彬江镇英山村种粮大户,2008年返乡创业,和爱...

    时间:02-28
  • 汇聚产教资源 培养高技能人才(深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

    时间:02-26
  • 汇聚产教资源  培养高技能人才(深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

    时间:02-26
  •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努力培养优秀技能人才

    原标题: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努力培养优秀技能人才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   【一线讲述】   正月十一清晨,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和车辆工程学院几位骨干教师从不同的地方赶回学校后,一起前往永川区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与示范运营基地,调研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行业前沿技术。   我们...

    时间:02-24
  • 中国航空学会等加快建设航空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孟彦 张素)记者23日从中国航空学会获悉,为培养更多航空高质量技能人才,该学会等加快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暨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开工暨签约仪式,日前在江西抚州举行。据知,抚州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560亩,建筑总面积111.3万平方...

    时间:02-23
  • 广东技能人才总量达1850万 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广州2月10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0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行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媒体见面会。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称,目前,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8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1万人,占比34.13%,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介绍,近年来...

    时间:02-10
  • 村貌焕新、产业兴旺、乡亲创收 “能人回归”激活了乡村……

      原标题:村貌焕新、产业兴旺、乡亲创收(引题)  “能人回归”激活了乡村……(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王世成  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一场场返乡能人座谈会正陆续召开,抢抓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话乡音叙乡情,共谋家乡发展。  近年来,十堰市郧阳区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

    时间:02-10
  • 安徽鼓励国(境)外高技能人才来皖就业创业

    本报合肥电(记者徐靖)日前,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安徽省国(境)外水平评价类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搭建技能人才评价新平台,鼓励国(境)外高技能人才来皖就业创业,服务技工强省和制造强省建设。国(境)外水平评价类职业技能比照认定,是指对具有国(境)外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背景,并获取国(境)外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者...

    时间:02-08
  • 中小企业岗位量节后增两倍 高技能人才“用工荒”如何破解?

      中小企业岗位量节后增两倍  高技能人才“用工荒”如何破解?  去年疫情对许多企业产生了影响,今年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哪些影响?又会对就业形势产生哪些影响?  齐鲁人才研究院主任、齐鲁人才网市场经理刘建糁认为,“不可否认,过去第二、第三产业均受到较严重的冲击,尤...

    时间:0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