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08家企业平移获受理 交易所加班问询发行人“秒回”

2023-03-03 10:53:40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

  主板全面注册制推进工作又有新进展,已有108家主板在审企业平移获交易所受理,更有6家企业获交易所问询。注册制下企业上市,材料受理是第一步,问询则是向前迈出的又一步。

  根据披露的问询材料信息发现,交易所周末在加班加点赶进度。2月26日向企业出具问询问题,而企业也实现了“秒回”,多家企业在1天内就提交了问题答复。从具体的问询问题来看,招股书的格式内容成了共性问题,交易所要求多家企业对“重大事项提示”章节进行修改。

  至此,主板在审企业的平移时限已仅剩1天时间。中信建投投行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全面注册制下,“申报即担责”,公司将继续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在保证平移项目申报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如期完成平移工作

  发行人“秒回”问询

  沪深交易所接收主板在审企业平移进入了新阶段。截至发稿,已有6家主板拟上市企业在材料被受理的基础上,获得交易所的问询并进行了答复,主板注册制上市的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段时间不论是交易所,还是发行人、中介机构,都在加班加点赶进程。

  主板注册制拟上市企业中重科技公布了《关于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回复函显示,上交所在2月26日出具了《关于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证上审〔2023〕20号)。

  2月26日是星期日,表明交易所周末也在加班加点;而发行人对此答复的落款时间是2月27日,中间仅仅间隔了1天时间,堪称“秒回”。

  另一家拟上市企业也是类似情况。上交所在2月27日对中信金属出具了相关的意见落实函,中信金属则在2月28日提交了答复,中间也是仅仅用了1天的时间。

  关注招股书内容格式

  目前,6家已经被问询的主板拟上市企业中,有2家公布了交易所问询的问题以及发行人对此的答复。

  根据中重科技公告的《关于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交易所一共问询了2个问题。

  除了一个是业务方面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招股书格式与内容方面的问题。交易所表示,请发行人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的规定,全面梳理“重大事项提示”各项内容,突出重大性,增强针对性,强化风险导向,删除针对性不强的表述,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交易所一共对中信金属问询了3个问题,也涉及格式与内容。交易所称,请中信金属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的规定,全面梳理“重大事项提示”各项内容,突出重大性,增强针对性,强化风险导向,删除针对性不强的表述,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平移期仅剩最后1天

  虽然有的拟上市企业已经进入了问询阶段,进度较快,但仍然有不少主板拟上市企业尚处于平移递交材料阶段。

  为做好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沪深交易所表示,于2023年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并按在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自2023年3月4日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申请。这也就意味着,平移期仅剩1个工作日了。

  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沪深交易所一共受理了108家主板在审企业的平移,其中上交所61家(6家已问询)、深交所47家。据证监会网站显示,截至2月9日,沪深主板IPO项目共288单,其中21单已过会未获得批文,剩余267单IPO项目均需平移。目前,平移进度未及一半,最后一天或将出现“井喷”。

  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一般来说,企业都会在最终的截止日期前完成平移的。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平移,那就要重新排队了。有的主板在审企业此前在证监会的审核顺序中排序比较靠前,如果这次平移超时了,后面就要重新排队,比较吃亏。

  中信建投投行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截至3月2日,中信建投证券已完成17个IPO和9个再融资项目的前期平移并获得受理。中信建投正在组织主板存量项目按照沪深交易所发布的申报和材料更新等相关要求全面更新申报材料,项目平移工作平稳有序。全面注册制下,“申报即担责”,中信建投证券将继续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在保证平移项目申报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如期完成平移工作

  “沪深主板3月4日将开始‘纳新’,接收新申报企业的申请,中信建投证券也将秉承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继续为资本市场推荐高质量的企业上市。”中信建投投行表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香港交易所宣布将开设伦敦办事处

      新华社香港3月2日电(记者王茜)香港交易所2日表示,将于今年上半年开设伦敦办事处,将集团的国际布局进一步扩展,以推广全球互联互通,服务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和发行人。  新办事处将推广香港交易所旗下国际股本证券业务的吸引力、连接香港与内地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以及增长迅速的衍生产品组合。该办事处也会为...

    时间:03-03
  • 啥情况?刚刚终止又重启,"牙茅"二次出手!两大交易所火速发函,公司控制权到底归谁?

      关注函明确提到,无论公司是否认定控制权发生变化,均需做出详细说明。此外,关注函还注意到交易期间,和仁科技公司股价频频异动,要求其对是否涉及泄露内幕信息等情形进行说明。  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为何会引起监管层刨根问底式问询?这或许与该并购案中出现的“反复无常”以及频频异动的股价有关。  监管要求和仁科技说明...

    时间:03-01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消息,2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以下简称伦交所集团)通过线上方式签署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中英两国资本市场领域合作具备较大空间潜力。长期以来,深交所与伦交所集团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双方在人员培训交流、市场联合推广、跨...

    时间:02-28
  • “平移期”投行快速反应梳理现有项目 合规及保证项目质量是首要推进原则

      本报记者 周尚伃 昌校宇  “梳理项目、修改申报材料。”是近期券商投行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  全面注册制改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对券商投行来说,面对“10个工作日”的项目平移过渡期,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两周时间内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提交申报项目等。受访投行表示,正快速反应梳理现有项目,而且在“申报即担责”...

    时间:02-28
  • 罕见!刚终止收购,又宣布重启!交易所紧急发函

      2月26日下午,通策医疗公告,公司与杭州磐源投资于2月24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受让后者持有的和仁科技4992万股,对价5.01亿元。而这项收购,实际上肇始于去年5月,在12天前的2月14日晚,公司刚刚宣布终止。此次突然重启,收购条款作了较大变更,通策医疗由控股转为做二股东,收购股份比例和对价随之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

    时间:02-27
  • 香港金融机构: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机会

      新华社香港2月24日电(记者褚萌萌)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近日同意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香港证监会、香港交易所24日分别发表公告,表示优化安排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机会。  香港证监会表示...

    时间:02-24
  •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安排将于4月下旬实施

      中新社香港2月24日电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24日公布,沪深港通下沪股通、深股通及港股通交易日历的优化安排,将于2023年4月24日实施。  中国证监会表示,去年8月,两地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启动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本次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进一步深化了内地...

    时间:02-24
  •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将正式实施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24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  实施后,港股通...

    时间:02-24
  • 证监会: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24日消息,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更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需求,近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实施...

    时间:02-24
  • 稳投资下PPP项目加快开工 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或达10%

      记者 杜雨萌  作为稳投资、撬动社会资本的重要抓手,PPP项目正在加快开工。  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份,新入库项目就有27个、投资额达460.63亿元。而截至2月21日,全国PPP管理库项目累计有10396个,总投资金额约16.97万亿元。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