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养老金够发吗?1158万高校毕业生咋就业?人社部回应

2023-03-02 13:4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日电(记者 李金磊)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个人养老金进展情况如何?怎么看待今年就业形势?1158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如何解决?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官员对上述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养老金发放的问题,涉及到亿万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在发布会上表示:“我明确告诉大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她指出,这些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金收入持续增加,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有较强的保发放能力。

  王晓萍从四个角度进行了介绍,一是收支有平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年收支基本平衡,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二是基金有调剂。为解决基金分布不均的结构性矛盾,在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基础上,去年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剂基金,调剂力度更大。三是财政有投入。中央财政补助继续增加,地方财政建立了长期投入机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四是长远有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已经完成,这两部分基金都是养老金发放资金来源的长远储备。

    老人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会适时调整

  2022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是有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对于个人养老金的进展情况,人社部副部长李忠介绍,个人养老金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

  据介绍,个人养老金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在缴费阶段缴费金额享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时按3%较低税率征税。目前,每年缴费上限是12000元,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李忠表示,有关监管部门按照安全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增值等要求,批准了137支公募基金、19个商业养老保险、18支理财产品、465个储蓄存款等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参加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入口直接登陆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开设账户、缴费并购买金融产品。

  有信心圆满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2023年就业形势怎样?

  对此,王晓萍判断,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持续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王晓萍指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举措,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助企纾困,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倾斜支持,推动政策精准落实、高效直达。强化创新创业,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支持零工市场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强化精准施策,坚持拓宽市场化渠道和稳定公共岗位规模结合,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并举,着力稳定脱贫人口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规模;坚持就业援助和生活保障相衔接,着力兜牢困难人员的民生底线。强化提质增效,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供需匹配。强化综合治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招聘会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如何促进1158万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顺利就业。”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将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政策、拓岗位、优服务、兜底线,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这项工作

  据介绍,重点是四个方面,第一,加力渠道拓展。第二,加力岗位推送。第三,加力见习培训。第四,加力困难帮扶。

  其中,将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实施政策服务落实专项行动,加快政策兑现,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稳定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聘招募,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城乡基层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同时,指导各地调整优化考录考试和职称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给毕业生求职留出更多时间窗口。

  此外,对失业青年及时纳入就业失业管理服务,对长期失业的加强实践引导和分类帮扶,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就业市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如何促就业?人社部回应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在会上介绍,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将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政策、拓岗位、优服务、兜底线,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这项工作...

    时间:03-02
  • 社保卡“一卡通”都有哪些功能?人社部介绍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会上介绍,社保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近年来,人社部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有关工作。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在人社领域全面...

    时间:03-02
  • 人社部:以后会适时调整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

    3月2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在先行地区正式启动实施。请问,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谢谢。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个人养老金是有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多层次养...

    时间:03-02
  • 人社部: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达1662万人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在会上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9.2亿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亿人。这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还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我国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时间:03-02
  • 人社部: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已超7.4亿人

    今天(3月2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一是在人社领域全面普及了人社服务“一卡通”。按照在人社领域“全业务用卡”的思路,通过一张...

    时间:03-02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2817万人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会上表示,去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群众积极参加,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  据李忠介绍,去年,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标志着我...

    时间:03-02
  • 人社部:今年前两个月就业市场平稳有序,好于预期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会上介绍,2022年,我国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了3278万人,高于上年。  “关于今年的就业形势,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

    时间:03-02
  • 人社部回应养老金发放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中新网3月2日电 “我明确告诉大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健。”3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王晓萍表示,养老金发放的问题,涉及到亿万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大家很关注。这些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金收入持续增加,制度运行...

    时间:03-02
  • 人社部:2022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13.7万亿元

      中新网3月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会上表示,我国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基金管理不断加强。  王晓萍介绍,2022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13.7万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

    时间:03-02
  •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我这只产品马上就回本了,希望7月份到期时能有惊喜。”2月28日,读者马女士打开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去年11月初投入3万元买的一只理财产品离回本就差40多元了,比去年12月下旬涨了400多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股债“双杀”...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