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链接全球资源,深圳“硬科技”撬动湾区未来

2023-03-02 08:55:24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深圳3月1日消息(记者 夏燕)“为什么中国的硅谷会出现在20年前的代工厂遍布、10年前还被称为‘山寨之都’的深圳?”这是曾经萦绕在深圳研究者心头的一大“科创之问”。

  这与深圳“硬科技”力量崛起密不可分。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迈进制造业强国的下一个突破点,“硬科技”才是实现制造业底层逻辑“换挡”的关键所在,亦预示着大湾区的未来所在。

  为什么是深圳?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跟随“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一探究竟。

  聚湾区之力

  敢于“首吃螃蟹”

  一条深圳河穿流而过,北侧是深圳,南侧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就坐落在深港两地的接壤处。

  2018年1月,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舒糖”)创始人何耀威带领创业团队入驻河套合作区,次年就突破无创技术瓶颈,推出第一代无创血糖智能手表睿糖。

  “我们从头研发了9年时间,今年推出的产品将会应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并在国家药监局器械大湾区分中心申请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如果申请成功将会领先业内三年。”何耀威说。

  在香港实验、深圳研发、东莞生产、销往全国,大湾区拥有全球最完整产业链,加速了舒糖科技成果的转化。

  而让何耀威更开心的是,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舒糖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能成为以知识产权实现跨境融资的‘首吃螃蟹’企业,摘得享受深港两地金融资源的‘选择权’,太惊喜了!”何耀威近日收到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时表示。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

  一头连着大湾区齐全的产业链,另一头通过香港链接国际金融资源,这让河套合作区高端科创资源实现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

  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经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多个,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等科创产业集群,成为打造香港未来硅谷、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融合创新

  撬动湾区未来

  提起硬科技创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疆”)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6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在深圳租了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开始专注于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

  十几年来,凭借着不懈的研发创新,大疆开辟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如今全球市场份额占到了8成,同时大疆还在全球开创了民用无人机这一产业。

  “大疆无人机已经运用到了各行各业,比如公共安全、测绘、能源、农业、环保等方面。”大疆企业战略高级总监、公共关系负责人张晓楠说。

  站在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的连桥上往下俯瞰,在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里,像大疆这样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不在少数。

  作为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之一,这里已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让“硬科技”在这里“开花结果”。

  清华科研共享服务平台—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就是其中一个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

  “老师同学借助平台的产业化实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借助平台获取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进行创新,实现双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副主任杨琴表示。

  其中,融合创新最关键的还是“硬科技”人才。据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2025年人才总量预测前三的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新材料均与硬科技领域相关,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缺口高达950万人。

  为吸引海内外科创人才,科教城设立5亿元规模的“领航计划”天使系列基金,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领域。截至目前,引进国内外顶尖科学家近10名,博士近70人……持续厚植人才“第一资源”优势,深圳正在链接全球的人才资源,用“硬科技”创新,撬动大湾区制造业的未来。(央广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

      中新社广州3月1日电 (记者 方伟彬)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3月1日在广州黄埔举办。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澳门光伏产业协会、香港太阳能学会及海外新能源行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企业代表齐聚广州黄埔,围绕“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打造湾区新能源发展黄埔示范区”主...

    时间:03-01
  • 香港推出恒常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人民网香港3月1日电(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1日公布,推出恒常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企业可由即日起提交职位空缺,聘请香港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是特区政府促进青年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区政府于2021年1月推出试行计划,参与企业及青年的评价非常正面。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去年施...

    时间:03-01
  • 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珠海闭幕

      中新网珠海2月28日电 (记者 邓媛雯)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28日在珠海举行。  本届大赛以“博揽天下英才共创人才湾区”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两个组别,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8大行业的前沿科技领域。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成果展现场 陆绍龙 摄  进入...

    时间:02-28
  • 港科大与中国药促会共建研究平台推动大湾区医药创新发展

    人民网香港2月28日电(记者陈然)香港科技大学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27日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两个创新及研究中心,致力提升香港医药创新转化能力,为大湾区以至国家的医药创新作出贡献。在港科大校长叶玉如、中国药促会年度会长李佳与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会长卢毓琳等的见证下,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与中国药促会...

    时间:02-28
  • 聚焦大湾区丨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决战”珠海

      新华社广州2月27日电(记者王浩明)27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的比赛里,113个项目将角逐最终的冠军。  本届大赛以“博揽天下英才 共创人才湾区”为主题,共有2161个团队项目、近1万人报名参赛,包括港澳地区360名、海外597名博士博士后报名参赛。 ...

    时间:02-28
  • 大湾区网球发展论坛在穗举行 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中新网广州2月27日电 题:大湾区网球发展论坛在穗举行 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作者 王坚 陈俊亮  从业余玩家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球拍、球线,到体教融合背景下网球运动发展的未来趋势,再到广东省网球协会如何布局产业和事业高质量发展……众多网球界专家学者日前现身广州,参加2022中国网球巡回赛广州黄埔站暨粤港澳大湾区网...

    时间:02-27
  • 打造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 江西龙南加速“融南”

      中新网赣州2月27日电 (刘力鑫)“我们从广东来到龙南投资建厂,一是看中这里完备的产业链,二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服务态度,三是交通发达便利,四是一脉相承的客家血脉和文化。”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区域负责人周挺立这样向记者介绍公司选择龙南的原因。  在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馆的墙上,有一块展示龙南区位交通的展...

    时间:02-27
  • 同心同向共谋发展——香港传媒参访团走进大湾区

    新华社广州2月25日电(记者陆浩)聆听香港青年精彩的创业故事、见证粤港日益深化的科技合作、感受大湾区不断加快的互联互通……为期三天的大湾区之旅,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参访团充分感受到大湾区建设蓬勃向上的新气象,表示将会积极宣介大湾区,推动香港与内地深入合作。2月23日上午,参访团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北上广州,开启此...

    时间:02-26
  • (两会前瞻)加速互通 何为粤港澳大湾区新预期?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加速互通 何为粤港澳大湾区新预期?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2023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周年,也是疫情后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之年。按下“加速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受到各方关注,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点之一。  回首四年:系列政策提供...

    时间:02-25
  • 明珠湾金融峰会(2023)在广州南沙召开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

      中新网广州2月25日电 (记者 孙秋霞)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明珠湾金融峰会(2023)25日在广州市南沙区召开。本届峰会上,多位嘉宾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支付、融资、投资、保险等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有助于补足传统...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