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智造+绿色,湛江高质量发展秘诀在这里

2023-02-26 18:0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6日电(记者 谢艺观)从东海滩涂,到产业高地;从边陲之城,到投资热土,湛江这个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年来,湛江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推动制造业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条营商活力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之路正在南海之滨向前铺展。

  在这个岛上,“智造”跑出加速度

  湛江市东海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东部,在这座咽喉半岛上,矗立着一座国内首屈一指的“钢铁新城”——广东湛江钢铁基地。

  走进湛江钢铁的生产车间,通红的板坯正在用240公斤的高压水流冲刷,之后它将接受轧机的反复轧压……

图为湛江钢铁的生产车间。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据湛江钢铁有关负责人介绍,湛江钢铁打造了行业首创水系统集中管控平台、全球首台3600吨/小时智能化连续式卸船机、全球首套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等系列示范项目。同时,实现冷轧超高强钢系列化、热轧高强钢规模化、免常化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批量化,成为全球唯一的高耐蚀性全系列锌铝镁镀层生产基地。

  此前,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为广东省3家揭榜单位之一。

  湛江钢铁基地不远处,有一家国内离中东原油主要产地海上运输距离最近的炼化企业,即中科炼化。

  作为中国石化在新时代建设的标志性炼化工程,中科炼化依托石化智云、采用“数据+平台+应用”的新模式建设智能工厂,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流程工业应用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走进中科炼化的控制大厅,超级大型显示屏上跳动着各项数据。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近400台控制台可以随时对全厂30多套生产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各项生产工艺、设备、安全参数一目了然,醒目的装置联锁系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图为中科炼化的控制大厅。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一张白纸绘蓝图,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是中科炼化最大的优势。没有传统企业新老系统共存、资源共享难度大、数据不同源等问题,我们规划先行,全面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部署,是第一家开展全厂数字化交付的智能工厂。”中科炼化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蔡荣生说。

  作为年产15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科炼化员工只有同规模炼化企业的25%,公司应用智能化技术辅助工业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很多人提起钢铁、炼化等重工业,就会将其与高污染联系在一起,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正在东海岛铺开。

  走进湛江钢铁厂区,目之所及皆为风景,全厂绿化总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净水为盐”“钢渣岛礁”等特别的环保成果实力“圈粉”。如今的湛江钢铁,不仅成为中国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的碳钢板材制造基地,更是行业内首家实现全流程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率稳定保持100%的钢铁厂。

  据悉,湛江钢铁还在国内率先探索低碳冶金技术,于2022年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氢基竖炉项目,并拟定于2023年年底投产,同步启动后续配套电炉及连铸等方案研究,进一步打造行业首条全氢绿色零碳示范产线。

远眺中科炼化工厂,满眼皆是绿色。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无异味”工厂、筑牢水体防控、废气超低排放、节水治污同步……毗邻湛江钢铁的中科炼化也在强化源头减排、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持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向“净零”排放目标努力。

  据中科炼化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环保总投资36.88亿元,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控制和环保治理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污染物的产生,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目前,全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98.75%,污水回用率达76%,用水与排水在国内同类企业均处于领先水平。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湛江这座南方海滨城市在实现工业梦的同时,也在坚守碧海蓝天的环保底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科院团队在三盛公化石产区新鉴定出7科65种小哺乳动物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张兆群、王元青研究团队通过对内蒙古三盛公化石产区持续10多年组织大规模的考察与发掘,最新研究完成其岩石地层框架建立,并从新化石材料中鉴定出7科65种小哺乳动物。  中科院团队这项古...

    时间:02-25
  • 助力“双碳”战略 中科院团队卫星遥感监测反演二氧化碳研究获进展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胜研究团队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遥感反演估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的研究扩充了重要点源碳排放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国家和地区制定有针对性...

    时间:02-23
  • 中科院植物所成功制备生物脱毒制剂 高效安全应用前景广泛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最近在真菌毒素生物脱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制备出一种兼具吸附和生物降解特性的固定化酶制剂,可高效安全应用于脱除污染果蔬加工制品的棒曲霉素。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食品...

    时间:02-18
  • 数百万年前马的祖先都吃草?中科院团队最新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数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马吃什么、怎么吃?它们的食性与其生态环境适应和演化命运有何关联?马科动物“前世今生”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从约56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的始祖马亚科一直到中新世(约2300万年前)以后以三趾马族和真马族为代表的马亚科,马的体型逐...

    时间:02-17
  • 数百万年前马的祖先都吃草?中科院团队最新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数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马吃什么、怎么吃?它们的食性与其生态环境适应和演化命运有何关联?马科动物“前世今生”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从约56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的始祖马亚科一直到中新世(约2300万年前)以后以三趾马族和真马族为代表的马亚科,马的体型逐...

    时间:02-17
  • 中科院提出加快重塑“科技国家队” 全方位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2023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快重塑“科技国家队”,全方位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作工作报告。中科院 供图  中科院2023年度工作会议强调,未来三年是中科院全面实现“四个率先...

    时间:02-13
  • 中科院颁发2022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等系列奖项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2月11日在该院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布并颁发了其2022年度系列奖项,包括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促进发展奖,以及2022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  2022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共有9个研究集体和1名个人获奖,分别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快...

    时间:02-11
  • 教育部与中科院联合项目“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第一期在深开班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教育部和中科院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又联合打造“特色...

    时间:02-07
  • 专访:巴中科技合作空间广阔——访巴西新任科技部长桑托斯

      新华社巴西利亚1月31日电 专访:巴中科技合作空间广阔——访巴西新任科技部长桑托斯  新华社记者陈威华 卞卓丹 赵焱  巴西新任科技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自1974年巴西和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在科技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必将助力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发...

    时间:02-01
  • 中科院植物所选育两款抗寒旱酿造葡萄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获悉,该所选育的抗寒旱酿造葡萄品种“北玺”和“北馨”,近日已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这两款通过国家审定的抗寒旱酿造葡萄品种中,“北玺”适宜酿造陈酿型葡萄酒产品;“北馨”适宜酿造...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