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将创新刻进基因里!看深圳如何修炼高质量发展“内功”

2023-02-26 17:5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6日电(记者 谢艺观)沿着深圳的深南大道一路前行,道路两侧,各式建筑鳞次栉比,勾勒出城市发展的动人轮廓。

  从边陲小渔村到全球创新之都,深圳创造了发展的奇迹。站在新的起点,深圳继续修炼“内功”,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通过打造多个科技创新片区,致力于成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深耕科研创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深圳成功的秘诀中,有一条“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说,创新就刻在了深圳的基因里,也深深影响着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企业

  如今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是绝对的主导。可是在2012年之前,该领域还是完全空白。

  “当时无人机离大众很远,如果想玩,必须自己想办法组装,价格昂贵不说,还很难操控。国外虽有一些航模发烧友,但几乎没人想过无人机能够成为‘到手即飞’的消费品。”大疆企业战略高级总监、公共关系负责人张晓楠称,随着陀螺仪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小型飞行器自主导航成为了可能,大疆吸收了这一技术用在了无人机上。

  由此,大疆一举撬开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成为了第一个敢吃螃蟹并获得回报的公司,如今大疆还将无人机应用到农业、安防、电力、建筑工程等领域。

图为大疆总部“天空之城”。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站在大疆的全球总部“天空之城”往下望,视野所及之处就是培育了大疆、中兴、深信服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创新”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关键词。这里是深圳科教资源最丰富、高端人才最密集、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核心载体、部省市共建的重大创新平台。

  据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22年底,科教城共集聚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55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2家,R&D占GDP比重达到6.5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53.85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和各类创新载体良性互动的融合创新体系。

  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也不断先行先试,在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四融合”中拔节生长,为深圳提供科研创新融合的西丽湖经验。

  深港优势互补,打造科研产业新高地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深圳-香港,一水相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3.89平方公里,由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和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组成。

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角。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深港双方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成为香港创科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和撬动点。

  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也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局面,目前已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多个,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等科创产业集群。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2018年落户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创立舒糖科技的香港青年企业家何耀威也谈到了政府给予的多重支持,“一些融资方面的政策,帮我们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减轻了经营压力。”

  日前,舒糖科技收到了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其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为人才密集型企业“知识变现”探索出有效途径。

  据介绍,2023年,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1家企业机构和项目批量落地河套合作区。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4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如今的深圳正在将科技创新打造成一张最靓丽的名片,不断增强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功能,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香港金融机构: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机会

      新华社香港2月24日电(记者褚萌萌)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近日同意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香港证监会、香港交易所24日分别发表公告,表示优化安排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机会。  香港证监会表示...

    时间:02-24
  • 潘功胜:金融支持横琴前海文件提出了粤澳合作、深港合作的特色项目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4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金融支持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政策文件发布会上表示,金融支持横琴前海有关文件既关注民生金融便利、市场互联互通等粤澳深港合作的共同重点,又结合两地情况,提出了粤澳合作、深港合作的特色项目。  近日,中国央行联合中...

    时间:02-24
  •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安排将于4月下旬实施

      中新社香港2月24日电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24日公布,沪深港通下沪股通、深股通及港股通交易日历的优化安排,将于2023年4月24日实施。  中国证监会表示,去年8月,两地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启动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本次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进一步深化了内地...

    时间:02-24
  •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将正式实施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24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  实施后,港股通...

    时间:02-24
  • 证监会: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24日消息,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更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需求,近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实施...

    时间:02-24
  • 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天空之城”中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天空之城”中的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赵金悦)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对照片或视频的视觉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无人机航拍是一种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以不同的视角领略大千世界的方式。大多数人对无人机的认识只停留在“航拍助手”的层面。“除了影像生成,无人机还能...

    时间:02-24
  • 多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意见

      中新网2月23日电 央行官网23日消息,经国务院同意,2023年2月,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构建我国改革...

    时间:02-23
  • 台军“腾云”无人机起飞冲出跑道 机身损毁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腾云”无人机22日在台空军花莲基地进行测评,突然失控冲出跑道,冲入草坪区,造成机身毁损,由于“腾云”无人机相当庞大,人力无法搬动,基地出动大型吊车吊离,目前失控原因由中山科学研究院调查中。台军“腾云“无人机22日失控冲出跑...

    时间:02-23
  • 2023年深港合作会议在香港举行

      新华社香港2月22日电(记者褚萌萌)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与深圳市市长覃伟中22日在香港共同主持2023年深港合作会议。会上,双方总结自上次深港合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成果,并展望未来合作方向。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双方表示,港深两地政府正稳步推进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涵盖北部都会区发展、创新科技、金...

    时间:02-22
  • 福州海警巧用无人机破非法采矿案 查扣海砂5000余吨

      中新网福州2月16日电 (王靖)福州海警局16日披露,近日该局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利用无人机在辖区破获一起涉嫌非法采矿案,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名,查获无合法齐全手续海砂5000余吨,查扣抽砂机、增压泵各1台。  据介绍,2月13日凌晨,福州海警局执法员利用无人机在长乐三营澳大桥附近海域开展巡查时,发现该桥...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