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 带你读懂国际资本“风向标”

2023-02-26 12:02:3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年开年到2月中旬,北向资金买入A股的迫切程度令市场始料不及。

  从资金动向上看,数据显示,本月前20天,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超过了226亿元,刚刚过去的1月,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达到了1412亿元,达到历史单月净流入最高值。目前,今年以来外资流入A股的资金量已经超过了1600亿元。

  拉长时间看,自2022年11月7日以来,北向资金已经连续14周净流入A股,其中,2023年1月16日至1月20日是净流入A股最多的一周,金额达到485.16亿元。

  虽然在最近几个交易日,由于市场短期震荡调整等因素影响,北向资金的流入有所放缓,但从整体形势上看,北向资金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

  北向资金指的是从香港资本市场流入A股市场资金,这其中大部分的组成是国际资本。北向资金通常被视为国际资本配置A股的风向标,擅长挖掘价值成长股。事实上,北向资金持续流入,表明资金对未来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较为乐观。

  北向资金的流入为什么广受关注?

  和大部分的中国A股投资者相比,北向资金更多的来自国际投资者,他们更具全球视野,能够从全球资产市场的波动中寻找并预测中国A股市场的估值变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也就是说,经济恢复是股市走强、资本市场活跃的基础。仔细分析目前北上资金在中国A股市场买入的股票,排名前20位的,基本都是各行业的优质龙头企业,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投资理念——注重企业的基本面、注重长期投资、尽量忽略短期的非理性市场波动。

  超配中国资产为何成共识?

  国内外的经济周期处于不同阶段,海外与国内经济形势有着明显差异,是目前北向资金大幅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认为,目前海外经济下行,衰退预期尽管小有波动,但是整体走弱趋势不变;而反观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强化,这源于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对多个行业的政策支持加码。此外,中国持续积极对外开放的多项举措,也推动国内经济回稳向上。

  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月信贷增长如期实现“开门红”,总量与结构双双好转,社融增量规模显著回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多增9227亿元。

  魏伟认为,国内外的货币周期的变化,是北向资金流入的又一个支撑因素。当前,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当中,近期的通胀数据也带来了预期的波动;而国内从去年到今年,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国内外权益市场的表现大有不同,资金会自然而然去追逐更为确定的增长。

  此外,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中国A股将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投资标的,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细分领域选择。这对寻求全球资产配置,达到分散投资风险、实现资产增值目的的北上资金来说,将提供更多机遇,甚至带来超额收益,这也是近期出现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的原因之一。

  北向资金喜欢买什么?

  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非银行金融、食品饮料、电子、银行。北向资金持仓市值方面来看,截至目前,北向资金持仓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两大行业的市值均超3000亿元,医药生物持仓市值超2000亿元,银行、家电等超1000亿元。北向资金重仓持有的行业也正是其重点加仓的行业。

  高盛在2月20日最新发布的策略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有助企业利润的增加,预计中国股票面临新的上涨驱动力,到年底前还有超两成的上升空间。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MSCI中国指数有可能在2023年底前达到85点,较当前水平再上涨约24%。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将通过国内需求、国际旅行需求和大宗商品需求三个渠道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中国对外服务需求逐渐复苏,尤其是出境旅游,将提振出游目的国经济;此外,中国经济加快恢复或提振国际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中国股市的重点会逐渐从重新开放转向经济复苏,潜在涨幅的驱动因素可能从多重扩张转向盈利增长。增长动力主要向消费经济倾斜。

  北向资金强势流入,会给A股带来冲击吗?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谢亚轩表示,截至2022年末,外资持有中国A股市值占比约为4.8%,也就是说,中国A股的主要投资者仍旧是境内各类投资者。在此前,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的配置整体处于低配状态,目前中国经济回稳向好,进一步增加配置是大势所趋。此外,从历史数据上看,北向资金的投资更为注重长期价值投资,进行跨周期、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能够对A股市场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外资单日净买入和净卖出中国A股最大值仅2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市场成交额最高仅2%,而且这些交易是众多的境外机构和投资者,根据各自不同的估值模型进行独立判断后做出的决定,交易高度分散,并不具有行动上的一致性。因此,不具备对A股带来冲击的先决条件。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就像硬币有两面,投资机会也永远与风险并存。当前,包括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等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不确定因素也都有可能对A股的走势产生影响。事实上,海外多个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海外资金的流动性等,也仍有可能间接传导到国内,对A股带来扰动。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仍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多重因素,将分析重点放在相关行业产业与个股的基本面上,不盲目追涨杀跌,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北向资金流入能持续吗?

  事实上,决定资金是否会持续流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的安全性和长期的回报预期。

  摩根士丹利证券在最新的中国宏观经济和股票策略研报中,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测进一步上调0.3个百分点至5.7%。报告称,2023年将是中国股票领跑全球市场的一年。包括多项经济刺激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外围不稳定因素改善等多个关键因素的持续改善,支持摩根士丹利对中国的进一步看涨。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基于目前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以及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对全球投资者来说,目前配置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资产非常重要。核心资产是投资人有强烈意愿长期持有,而且对这些资产的安全性和长期的回报率都有较好预期。在中国股票投资的框架里,核心资产在中长期有非常好的成长性,在投资回报上可以跑赢大盘。更重要的是,这些板块和投资机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相辅相成。

  (总台记者 张勤 刘颖 董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快递服务覆盖95%建制村

      日前,国家邮政局授予117个项目“2022年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称号。其中,江苏宿迁沭阳花木项目以2.41亿件业务量蝉联第一。  从事快递行业近10年的郑大伟感受颇深。作为中通快递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网点负责人,郑大伟说,沭阳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以前从事花木生意的网店少,发件量也少,而且花木绿植不同于一般物品,对...

    时间:02-27
  • 消费市场明显升温 服装业稳步复苏“焕新”向上

      服装业稳步复苏“焕新”向上  本报记者 刘 瑾 纪文慧   眼下,琳琅满目的春装已在各大商场上架。记者周末走访北京多家商场发现,一些品牌店的试衣间已排起长队。在北京西城区某品牌女装店,钱女士正在和朋友商量“分工”:“人太多了,我先去试衣间排队,你去选衣服,一会儿再换过来,不然试衣间至少得排半小时队。”  购买热潮让...

    时间:02-27
  • 世贸组织指出——去年全球贸易表现好于预期

      乌克兰危机已持续一年,对全球贸易影响几何?世界贸易组织当地时间2月2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受乌克兰危机严重影响的经济体找到了替代供应来源,2022年全球贸易保持了韧性,表现好于预测。  这份题为《乌克兰危机一周年:评估对全球贸易和发展的影响》的报告估计,2022年的贸易增长将高于世贸组织去年4月份预测的3%,远高于...

    时间:02-27
  • 研究显示——与中国“脱钩”将损害德国经济

      近日,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在个别关键产品领域,德国重度依赖从中国进口。其中,德国对笔记本电脑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80%的笔记本电脑来自中国,而从中国进口的手机和计算机部件(如声卡和显卡)的份额分别高达68%和62%。此外,中国也是德国进口纺织品和LED灯等的重要供应商,进口份额分别为69%和61%。  报告指出,一些对...

    时间:02-27
  • 万亿美元氢能市场蛋糕诱人

      在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氢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制氢技术发展成熟,氢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占比将达到可观的15%。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世界各地政府和大多数石油巨头都在押注绿色氢的未来,将其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的主要替代品,预计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投资涌入,并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氢能时代未来可期。  目前全球氢能市场规模约为100...

    时间:02-27
  • 扫码开门、自助选购、一键结算 无人零售越来越多

      扫码开门、自助选购、一键结算……无人售货机的出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在商场、车站、地铁、公园、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四处可见,货品逐渐多元,有饮料、食品、鲜花、水果、蔬菜、咖啡等,这样简单的购物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即时满足需求  夜深人静,刚写完一篇论文的北京大学生小高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到...

    时间:02-27
  • 旅游业创新产品、提升体验 景区文物更有“动感”了

      旅游业创新产品、提升体验、力求品质  数字化让美景“活”起来(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彭训文   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触摸”到山西平遥古城历史、高科技光影技术让千年名楼黄鹤楼“活”起来,“数字技术+灯彩艺术”让上海豫园灯会成为充满奇花异草的美学奇境……数字技术在旅游业中不断应用,新颖的数字旅游体验项目接...

    时间:02-27
  • 蘑菇可取代塑料制造超轻材料 用于研发运动设备等

      蘑菇可取代塑料制造超轻材料 用于研发运动设备和防弹衣等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芬兰科学家揭示了木蹄层孔菌拥有非凡的机械性能和超轻“体重”背后的秘密。结果显示,这种蘑菇复杂的结构可被模仿,取代塑料制成超轻的高性能材料,用于研制运动设备和防弹衣等。相关研究刊发于2月22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  芬兰国家...

    时间:02-27
  • 旅游市场加速复工复产 导游正回归:希望今年更忙一些

      旅游市场加速复工复产,旅行社、从业人员、行业协会积极“备战”迎接全面复苏  导游正回归:希望今年更忙一些   到3月初,孙梦琪回归自己的岗位将“满月”。这几天,她每天用电子邮件回复国外游客的旅游询价,还要跟酒店、餐厅等确认目前的价格和接待能力。和很多旅游从业者一样,正式回归本职岗位的孙梦琪期待有更多外国朋友来...

    时间:02-27
  • 降价了!多地调低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

      种植牙对于很多口腔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选择之一,但是动辄上万元一颗的高昂费用,一度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部分。经过今年1月份的集中带量采购,种植体中选产品的平均价格已经降到900多元,预计在上半年落地。近日,河南、湖南、河北等多地又都调低了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告别“万元时...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