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锐财经)

2023-02-25 04:48: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2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最彰显的十年。

  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2012年-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万亿元增至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升至2.55%;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升至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

  王志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

  同时,科技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源头供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若干重要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支撑保障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科技部将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包括吸纳更多企业界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发等。

  ——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3/4。下一步将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企业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下一步将推动更多企业牵头组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企业提出科技需求。

  ——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万亿元,企业对技术吸纳的贡献超80%。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企业提高成果吸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化机构的有效互动,构建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

  “企业是科技需求的主要提出者,是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吴朝晖表示,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政策环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和创新贡献。

  更好发挥自创区、高新区作用

  自1988年中国批准成立首个高新区、2009年设立自创区以来,中国的177家高新区和23家自创区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吴朝晖介绍,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13.6%,为稳增长作出重大贡献;高新区、自创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值的2/3,在节能降耗方面走在前列。

  具体来看,高新区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拥有发明专利有效量、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在全国占比均近一半;高新区汇聚了超过1/3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1/3的高新企业和2/3的科创板企业,高端产业持续壮大。同时,高新区已成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策源地;23个自创区出台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政策,如中关村试点了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改革,推动形成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新区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200家,70%以上的高新区出台了国际化政策,为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提供支撑。

  如何更好发挥自创区、高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吴朝晖表示,未来将继续壮大世界一流企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原创策源能力,孵化未来产业,打造新时代高新区、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加大力度落实自创区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加强高新区、自创区联动,打造支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阵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战略支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25日第 03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权威部门话开局】如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部最新发声

      中新网2月24日电 (中新财经 邵婉云)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成绩?怎样更好地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如何看待现象级应用ChatGPT?  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就诸多热点问题进行回应。资料图: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谈成...

    时间:02-24
  • 【理响中国·学习新得】金句 |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02-24
  • 看图学习|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一起来学习!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陈锐海  设计:魏星宇...

    时间:02-23
  • 工信部:加快推进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18日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近日举行的2023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强调,加快推进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出席了这次座谈会。会议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发展大动脉。系统推进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建设升级,推动中国新...

    时间:02-18
  • 商务部: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启动首轮磋商。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称,今后将加快推进谈判进程。  束珏婷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与东盟经协商,共同确定了谈判的涵盖范围,并于近期制定了谈判的程序规则及时间表和路线图。  她表示,中国与东盟将致力于提升与优化货物贸...

    时间:02-16
  • 商务部: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

      中新网2月16日电 商务部16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为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束珏婷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双...

    时间:02-16
  • 广西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今年新增投资580亿元以上

      中新网南宁2月16日电(林洁琪)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何棠16日介绍,今年广西将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各项工作,预计可新增投资规模58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完成投资约60亿元,加快形成广西水网主骨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何棠在会上就广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

    时间:02-16
  • 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求是》杂志撰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金壮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对我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部署。这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

    时间:02-16
  • 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求是》杂志撰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金壮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对我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部署。这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时间:02-16
  •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加快推进AI规模化应用,尽早确立优势

      中新网2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等一些问题,尽早确立我国人工智能的整体性竞争优势。”在近日举行的2023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