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让普通车辆更智能 国内首个“智慧高速+车机导航”应用在川发布

2023-02-24 21:4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2月24日电 (记者 王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公路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示范”启动仪式24日在成都举行。当日,国内首个将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技术与车机导航融合的应用正式发布,可让普通车辆更加智能,未来将向全国公路推广。

  近年来,自动驾驶引发了新一轮智慧交通产业革命。目前自动驾驶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单车智能一般是通过车辆安装的传感器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决策。车路协同则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让车、路、云实现互联互通,全局协调所有交通要素。

  此次在四川启动的“公路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正是车路协同技术路线。该项目依托全长157公里的国内首条全线覆盖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四川蜀道集团成宜高速,由四川数字、阿里云、达摩院、高德地图等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软硬结合的云控平台和算法调优,实现全量、全天候、全程的精准感知。

  何为“全线覆盖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记者了解到,在成宜高速上,每隔800米便设置有一根“智慧杆”,上面安装了雷达、鱼眼摄像机、卡口摄像机、球机摄像机、枪机摄像机、智能路侧设备(RSU)等设备,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人、车、路、环境、事件的智能、全时、全天候识别和监测。目前成宜高速可对异常停车、大雾天气等交通异常事件进行识别和智能决策,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60%。

图为国内首个“智慧高速+车机导航”应用在下雨的成宜高速上使用。 蜀道集团供图

  蜀道集团四川数字未来交通工程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伟告诉记者,此次发布的国内首个“智慧高速+车机导航”应用——蜀道·高德行业版,是全息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体系的重要一环,结合智慧高速的感知能力,调用“路端智能”,可为通行车辆提供自身传感器无法实现的“宇宙视角”,提升超视距感知能力,实现全天候通行。

  谈及“宇宙视角”和“超视距感知能力”,李伟解释,与一般导航相比,未来司机在成宜高速上不仅可以看到自己车的高精度定位,还能看到附近数公里的车辆行驶情况,“如果这条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司机立刻就能知道。哪怕夜晚、雨天、大雾看不清,也能通过手机应用看到整条路的情况,看到前方多少米有车,实现全天候通行。”

  据悉,“公路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旨在集中攻克“人工智能+公路交通”规模化集成化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未来将形成至少8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在全国开展超1100公里应用示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一体两翼”研发布局 四方面推进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ChatGPT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技部24日回应称,中国已启动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以“基础软硬件”为主体、以“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研发布局,将从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人工智...

    时间:02-24
  • 人工智能榜单评选线上启动 将助力优质创业企业创新发展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刘一  张素)一项人工智能榜单评选活动近日在线上启动。主办方表示,专家团队将对候选企业从五个维度予以评价,以期选出优质创业企业,并助力其创新发展。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原始技术积累、落地场景和商业形态已逐步成熟。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正在不断加速,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引领中...

    时间:02-24
  • 科技部谈ChatGPT:将把人工智能作为新增长引擎

      中新网2月24日电 24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答记者问时表示,ChatGPT最近形成了一种现象级的应用,表现出很高的人机交互水平,表现出自然语言的大模型已经具备了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些特征,在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下一步,科技部将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

    时间:02-24
  • 向可扩展算法更进一步 “量子人工智能”研究获新进展

      科技日报北京2月22日电(记者张梦然)据英国《自然》杂志22日报道,谷歌科学家团队改善了量子计算机的纠错能力,演示了随着纠错规模增加,错误率反而降低的量子计算。这项工作意味着人们向可扩展的量子纠错更进一步,使量子计算机达到以足够低的错误率运行可用量子算法的水平。  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一样,容易发生其背后物理...

    时间:02-23
  • 第六届“创客中国”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

    中新网南昌2月22日电(熊锦阳)22日,第六届“创客中国”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江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7家中小企业通过“路演+答辩”的方式在舞台上进行最终角逐。  本次大赛以“智能创新、赋能未来”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

    时间:02-22
  • 人工智能拓展生活应用新场景(网上中国)

      人工智能(AI)可以做些什么?从街上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到工厂内相互配合的机器人,类似的智能场景在生产生活中并不少见。在中国,人工智能已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改善生活质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更多生产生活领域中显身手,带动新技术、新产品...

    时间:02-22
  • 上海提速算力发展 启用“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

      中新网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20日在沪正式揭牌启用,该平台依托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进行建设及运用。当天,上海“算网融合,智领未来”算力网络论坛在沪举行,论坛上,上海发布了在算力领域的多项进展和举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郭亮在受访时表示,上海市人工...

    时间:02-20
  • ChatGPT热潮下的冷思考: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

      中新网2月19日电 题:ChatGPT热潮下的冷思考: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  中新财经记者 宋宇晟  “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会思考的计算机程序将阅读法律文件并提供医疗建议。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它们将从事流水线工作,甚至可能成为同伴。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它们将做几乎所有事情,包括做出新的科学发现,从而扩展我们的‘一切’概...

    时间:02-19
  • 陪人们娱乐聊天还能写文案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文化产业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文化产业  最近,关于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的讨论不断刷爆朋友圈。它不仅可以陪人们娱乐聊天,还能胜任写文案、剪视频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其“高强”的本领让文化从业者很焦虑:人工智能会不会“抢饭碗”?  人工智能确实正在改变文化产业生产方式。比如在影视产业,人工智能承担艺术指导、电影剪辑、后...

    时间:02-18
  • ChatGPT掀起技术狂潮: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

      ChatGPT掀起技术狂潮  “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实习记者 张佳欣 记者 刘园园 陈 曦  策 划:何 屹 房琳琳 邵德奇  目前,ChatGPT还没有通过图灵测试的评估。其实,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智能模型能真正通过图灵测试。  去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