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跨国企业在中国:全球经济命运与共、共谋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3-02-23 20:24: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3日电 (记者 左宇坤)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开放、创新与包容已成为上海鲜明的城市品格,这也正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生动缩影。

  外贸外资,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重要窗口;跨国企业,是联通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办的“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走进多家在华跨国企业。跨国公司何以对中国情有独钟?受访企业以实际行动和切身感受给出答案。

航拍上海浦东陆家嘴夜景。(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活力的中国,释放新机遇

  一年好景看春耕,沪上春意分外浓。“忙起来”的上海,释放出的机遇不言而喻。

  近日,多家广受关注的国际商业巨擘发布财报。在世界经济受到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跨国企业中国的销售数据涨势强劲、投资稳步推进、业务迅速拓展。

  “强生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深耕中国市场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医疗健康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将持续释放。”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表示。

  “充满信心”“有信心”……“信心”成为了跨国企业高管和员工在接受采访时频频提及的关键词。信心从何而来?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

  5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

  “美敦力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并坚信中国将在未来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健康市场。”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说。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过去一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全球经济充满挑战。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回升态势,2022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的标普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彼得森直言,随着中国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中国经济预计迎来强劲增长。亚洲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复苏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上海港码头,集卡穿梭吊机忙碌,“中欧班列—上海号”接踵而至;20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正式亮相,“外企老铁”加足马力,“总部朋友圈”持续扩容……令人激动的经济增长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发生。

  “2023年上海力争实际使用外资240亿美元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薛锋信心满满。

  “中国市场是奥特斯实现增长的基石。”正如奥特斯中国区董事会主席潘正锵所言,充满韧性的中国经济如一艘巨轮,乘风破浪向前行进。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认为,中国市场有充分条件和足够能力应对外部的狂风骤雨,并为世界经济载来满满收获。

在陆家嘴东方明珠电视塔下,上海市市花——白玉兰昂扬绽放。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高质量发展中国创新的重要源头

  全球发展图景中不断增多的“中国印记”,镌刻下新时代中国世界携手创新、合作共赢的丰硕成果。

  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一位。众多跨国企业一致认为,中国的魅力早已不仅在于市场的规模,更在于作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蜕变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源头。

  ——中国创新成果不断惠及全球

  “对保时捷来说,中国远不只是一个销售市场,更是一个创新引擎,正在引领重要发展趋势,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举例,根据中国消费者偏好研发的Panamera车型在风靡全球,中国创新成果不断惠及全球。

  中国是美敦力全球范围内唯一拥有两座创新中心的单一市场。顾宇韶说,美敦力希望中国市场不只是生产基地,在某一天也能成为最主要的创新来源之一,这也是建立创新中心的初衷。

  ——中外企业供应链协同合作走深向实

  在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等固有优势基础上,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中外企业深度合作,同台竞技,生产要素聚集协同优势显露无遗。

  欧莱雅在苏州启动了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的奠基,有望2023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在中国市场设立首家投资公司,与中国的行业伙伴加强共创……跨国企业加码在华投资,不约而同把中国作为一大战略重心,意在充分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中国推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将为跨国企业打造更加一流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和尖端技术,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供应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宋为群说。

  不断扩大开放的举措、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为跨国企业打开充满机遇的“金色大门”。

资料图:上海陆家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开放的中国,全球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对于中国而言,高水平开放是外贸外资表现亮眼的原因之一,也是继续稳住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对于世界而言,一个坚持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主题乐园市场中国消费者对主题公园的热情让企业拥抱拓展中国市场的信心更加坚定。”上海乐高乐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洁表示,今年春节火热的旅游市场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希望,中国的主题景点、娱乐行业一定有非常光明的未来。

  相通则共进。中国是一个“海阔凭鱼跃”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感到“如鱼得水”。

  “保时捷中国成立之初只是一个规模相对小的销售分支。”柯时迈表示,感谢各级政府部门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以及大力支持。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过去20多年间,保时捷在中国茁壮成长,在上海成立了区域总部,业务版图不断扩大。

  “中国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复苏,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明显加速。我们相信中国的美妆市场将会持续增长,今年美妆市场的所有品类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城市的消费者,让美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说。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今天的中国,依然是紧密联系世界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从开放中走来,在开放中进步。

  以创新驱动发展、敞开襟怀的中国,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新机遇,将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军“腾云”无人机起飞冲出跑道 机身损毁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腾云”无人机22日在台空军花莲基地进行测评,突然失控冲出跑道,冲入草坪区,造成机身毁损,由于“腾云”无人机相当庞大,人力无法搬动,基地出动大型吊车吊离,目前失控原因由中山科学研究院调查中。台军“腾云“无人机22日失控冲出跑...

    时间:02-23
  • 【跨国企业在中国】跨国消费巨头谈中国市场:前景向好、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网上海2月22日讯(记者 何欣)岁末年初,消费品领域的外资企业寻求在中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外资企业持续增资的背后,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活跃的市场,巨大的需求,创新的力量……这都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创造奇迹的力量所在,更是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的信心所在。  中国经济助力蓬勃发展  我们一...

    时间:02-23
  • 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恢复至扩张区间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王恩博)渣打银行22日发布的2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1月的49.9升至51.4,达到自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尤其服务业中小企业复苏动能增强。  渣打推出的这项月度调研覆盖中国逾500家中小企业,在2月三大分项指数中,中小企业未来3个月经营预期指数和信用环境指数均升至逾半年以来新高,恢复到50...

    时间:02-22
  • 这就是信心|领跑乡村振兴路 看“新农人”的“36计”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这些新时代“新农人”,正为家乡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

    时间:02-22
  • 【跨国企业在中国】 “中国是保时捷的一个创新引擎 身在上海感到非常自豪”

      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记者 左宇坤)“上周四我刚从德国回来,飞机降落的时候看到上海非常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天气,我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办的“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走进保时捷中国总部,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

    时间:02-22
  • 中国贸促会:98.2%的受访外企和外国商协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

      中新网2月22日电 22日,中国贸促会举行2023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日,中国贸促会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对390多家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进行调研。98.2%的受访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信心。受访外资企业认为,在华布局优先考虑的投资方向依次是:新型工业化、绿...

    时间:02-22
  • 《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超八成经营者对2023年生意复苏有信心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夏宾)记者22日了解到,由多方共同发起的《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近日发布了最新一期数据报告,2023年的开年调研显示,在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小微群体信心显著回暖,84%的小微经营者表示对今年生意复苏有信心。  《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

    时间:02-22
  • 强信心·开新局|跨境电商“加速跑”——直击上海港进出口商品中转仓

      开年以来,中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针对行业发展需求接连出台举措,从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运成本,到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再到资金扶持企业建设独立站等多维发力,推动跨境电商“加速跑”。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这里正在探索创新保税备货和B2C模式,以及“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的创新模式。记者近期走进...

    时间:02-22
  • 强信心·开新局|从2:8到8:2 一组数字背后的钢企转型

      作为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的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在建厂之初,主要产品以传统钢种为主。然而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钢种竞争激烈,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  为了扭亏为盈,公司转变思路,专注高端钢材的研发和生产,差异化产品与常规材料产品的种类数量占比已由当初的2:8发展为如今的8:2,实现了对调...

    时间:02-22
  • 开局稳 生产忙 信心足(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首破40万亿元大关,增长7.7%,达到42.07万亿元;2023年,要保持进出口持续向好态势,实现稳外贸对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效应。  新春伊始,各地区各部门靠前发力推出“服务包”,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为全年外贸进出口保...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