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加速减持美债,如何影响美国?

2023-02-23 10:46:33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2月23日电 (宋亚芬)相似的场景再度上演。随着美联储的不断加息,美国联邦政府再次面临债务违约风险。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15日发布报告称,如果国会不及时授权联邦政府提高债务上限,2023年7月至9月美国恐面临灾难性债务违约。

  中国减持美债规模创2016年以来新高

  而持续的债务困局不仅让美国政府头疼,也在侵蚀着各国对美债的信心。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美债持有额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从2021年底开始的一年时间里中国总计减持美债1732亿美元,降幅达到17%,是2016年以来减持最多的一年,远高于其他国家的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中新经纬表示,“美国债务问题或是中国减持美债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美国债务面临违约风险的情况下,降低美债持仓有助于控制风险敞口。”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则指出,从长期看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会侵害美元资产的可靠性,但中短期更多是情绪面的影响,美债高企不等于美债违约,近两年中国的减持大概率与此关系不大。不过,他同时表示,“当前减持美债已成为机构共识,因此中国减持美债属于正常的资金配置行为。”

  从市场交易来看,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同时随着通胀压力趋显,市场对于其开启紧缩预期也在下半年逐步升温,推动美债利率全年整体上行。在此情况下,明明认为,从外汇储备安全层面考虑,为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中国也存在减持美债、提升非美资产占比的需求。

  此外,全球地缘冲突加大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各国均开始对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进行再平衡,降低对单一类型资产的依赖。”薛洪言补充说。

  中国加速减持美债如何影响美国

  中国加速减持美债对美国会有哪些影响?对此,薛洪言指出,中国趋势性减持美债会对美债中长期供需结构产生影响,需求缺口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美债作为一种资产对全球配置资金的吸引力下降,继而对美元资产的吸引力甚至美元霸权影响力都会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

  明明则认为,中国作为美债的主要持有者之一,其加速减持美债的行为或从情绪层面对全球去美元化产生一定影响,推动各国央行调整其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不过,明明也强调,尽管从趋势上看,美元储备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占比呈现下行趋势,但绝对数据上依旧较高,美元资产仍是全球主要的官方储备资产。

  在减持美债的同时,中国的黄金储备却在持续增加。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在2022年共进口了1343吨黄金,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更比2021年增长了64%。

  对此,薛洪言解释,从全球央行资产配置的角度看,美元资产和黄金之间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当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下降时,通常会增大对黄金的配置。此外,在全球地缘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黄金可降低外汇储备的地缘政治风险,因此受到全球主要央行的青睐。

  明明对此也表示认同。他指出,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和抗通胀资产,在地缘政治波动加剧、海外主要经济体面临高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从外汇储备角度来看,提升黄金储备也有助于优化中国的外储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而在美国国内,一些州正在加速立法让黄金白银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合法货币。难道连美国自己的人都对美元失去信心?“这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体现出民众在面临地缘政治风险、通胀风险、美国债务问题等因素的情况下,对于黄金等实物资产的偏好有所增加,以及对美元信心的降低。”明明补充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央行2月23日开展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3年2月23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搜索复制...

    时间:02-23
  • 央行2月22日开展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3年2月2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

    时间:02-22
  • 央行2月22日开展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3年2月2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

    时间:02-22
  • 中国央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1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人民币,下同),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0%和2.75%。  据悉,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

    时间:02-21
  •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两期共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0%和2.75%。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

    时间:02-21
  • 央行2月21日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2月2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

    时间:02-21
  • 央行2月21日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2月2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

    时间:02-21
  • 投保机构成功追偿董监高!实控人同意赔偿大智慧超3亿,为此将减持6%

      全国首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代位向公司董监高追偿的案件,正式裁定。  2月20日,在上海金融法院的主持调解下,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智慧”,601519)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长虹与公司达成和解,张长虹同意支付公司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件中,向相关投资人赔付3.35亿元。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裁定准予原告中证中...

    时间:02-21
  • 央行:努力推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众号20日消息,2月16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会议认为,2022年人民银行系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维护好广大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推进金融消费权益保...

    时间:02-20
  • 央行2月20日开展2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2月2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7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