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上海培育创新型企业总部,主要聚焦这些产业领域

2023-02-22 18:27:59

来源:第一财经

  为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先进技术、占据产业链高端地位的高能级创新主体,上海提出认定、培育、奖励创新企业总部。

  2月22日发布的《上海市创新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提出,在领域范围上,创新企业总部要求主要产品或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明确的重点领域,以及《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规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范围。

  “未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为新业态新模式预留空间。”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表示。

  认定标准有这些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对创新企业的培育力度,一批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有独角兽企业(胡润榜单)6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约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约2.2万家,在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装备、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原创新药、人工智能芯片等方面涌现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截至2022年底已有78家上海企业登陆科创板、全国第二,市值1.48万亿元、全国第一。” 上海市科委创新处副处长薛博仁说。

  裘文进表示,《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快推动上海研发经济发展,支持各类高成长性企业和研发机构升级打造创新企业总部,推进研发创新的成果转化落地,提升研发创新经济贡献总量。

  根据《管理办法》,创新企业总部要求具有较强创新性、成长性、贡献度和功能性。同时对综合条件、领域范围、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技术实力等认定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

  其中,在研发投入上,按比例计算,工业企业的年度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在5%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年度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在10%以上,按总量计算,则要求企业年度研发费用总额超过5千万元。研发人数方面,按比例计算,工业企业的年度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在10%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年度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在20%以上,按总量计算,要求企业年度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00人。

  在知识产权方面,则要求在沪拥有主要产业或服务的核心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软件著作权等15项以上,或创新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改良型新药、创新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证书等。

  裘文进说,对符合相关标准的创新企业总部,给予开办费资助、房租资助和经营奖励3类支持。同时,获得认定的创新企业总部,还将在产业化重大项目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人才引进、研发用物品进口、创新产品采购、成果转化、注册登记等方面享受支持与便利。

  比如,包括对2022年1月1日以后在上海市注册或迁入上海,新设法人实体企业的实缴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创新企业总部,择优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开办资助。

  对创新企业总部在创新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基础软件等方面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实际产出的重大项目,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给予30%比例支持,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1亿元等。

  对获得认定的创新企业总部,推荐纳入当年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重点扶持用人单位名单、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名单,将该企业核心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纳入市区两级人才公寓重点保障范围,并对该企业符合条件的重点高层次人才实施差异化购房政策。

  加快培育新动能

  通过培育创新企业总部,进一步发展壮大创新主体能级,目的则是要通过研发活动产业化,加快培育上海经济发展新动能。

  上海市经信委技术进步处副处长居欣珏说,从研发产业化数据来看,据统计,上海市规上工业研发投入突破6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7%左右,规上工业研发投入产出比约17.5(即投入1元,产出17.5元左右),研发产业化规模达到2万亿元左右,居于全国前列水平。

  下一步,居欣珏说,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加快企业研发机构集聚,推进研发产业化。

  根据研发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组织形态等分类,目前主要有6种常见形态的企业研发中心,分别是内设型企业研发机构、研发即转化型企业研发机构、研发即服务型企业研发机构、平台型企业研发机构、科研型企业研发机构、总部型企业研发机构。

  其中,总部型企业研发机构,是以外资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总部为代表,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带动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

  “越来越多的总部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协同创新,在沪设立开放创新中心或加速器。”居欣珏说。

  在做强研发产业主体方面,居欣珏表示,将引进和培育创新企业总部,鼓励创新总部与中小企业创新团队开展合作,发展生态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发展壮大链主型企业,发挥链主型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集聚产业创新要素,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研发型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强产业创新技术供给能力。

  此外还要打造研发产业引擎、推动研发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场景开放力度,扩大产业化人才规模。

  薛博仁表示,将发挥好科技创新政策作用,营造良好生态,共同把上海这座城市变成新技术的试验场、变成科技创新的高地。

  “支持各类高成长性企业和研发机构发展壮大,是推动上海创新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裘文进表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如何?最新评估报告有答案

      科技日报深圳2月21日电 (记者龙跃梅)技术合同成交额均值由2019年的507.2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721.78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31个城市成交额实现连续增长……21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外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从不同角度对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等...

    时间:02-22
  • 中国石化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投产 引领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中新网海南洋浦2月21日电(李强 林鸿冠 刘海龙)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21日打通全流程,各装置实现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该项目将引领超千亿元(人民币,下同)产值规模的石化产业集群,推动海南自贸港石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是海南省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

    时间:02-21
  • 深圳企业创新开新篇

      岭南春早,创新潮涌。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动起来了。  深港全面通关甫一恢复,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便推动在香港建立亚太研发中心;深圳团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的首台ECMO1月份正式获批上市;TCL华星光电、中集智...

    时间:02-21
  • ChatGPT技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互联网内容行业之春来了?

      记者 许 洁  ChatGPT自发布以来,仅2个月时间,用户量迅速增长至亿级,被业内称为是AI产业史诗级“颠覆性创新”产品。  在众多产业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产业被认为会成为ChatGPT商业化的第一站。此前,百度已宣布将于3月份正式推出旗下类ChatGPT应用“文心一言”,近日已有不少媒体平台官宣接入“文心一言”,成为其生态合...

    时间:02-21
  • 走进区域看发展丨川渝携手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秦勇 文/图  2月18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韩三楚早早地来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带领团队研发一款新能源汽车。  2月19日,该公司将举行“冲刺一季度、奋进新征程”的誓师大会。为了抢进度,韩三楚周末也没有...

    时间:02-20
  • 强信心·开新局丨新疆:聚焦“八大产业集群” 研发建设“加速跑”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0日电 题:新疆:聚焦“八大产业集群” 研发建设“加速跑”  新华社记者潘莹、顾煜、尚升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疆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

    时间:02-20
  • 湖北新增6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中新网武汉2月20日电 (梁婷 何爱帮 文翔)记者20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公布2022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湖北武汉、襄阳、黄石、荆州、孝感、咸宁等地6家集群入选,新增数位列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全省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16家,总数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据统计,此次新增的6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2022...

    时间:02-20
  • 为超2.8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知识产权保险成企业创新新“护盾”

      为超2.8万家企业提供逾千亿元风险保障 知识产权保险成企业创新新“护盾”  本报记者 时斓娜  阅读提示  近日,《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白皮书显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险,已经覆盖了近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类型,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各个环节,为无形资产增添了一份有形保护。不过,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时间:02-20
  • 湖北郧西: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中新网十堰2月17日电 (邹景根 汪晨 张倩龙)“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一直是个难题,我们生产的产品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中庸(郧西)电力集团董事长魏翔16日介绍。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近年来,郧西县走上新型工业化之路,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智造、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产业集聚...

    时间:02-17
  • 释放资源潜力 新疆加快建设“八大产业集群”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5日电 (记者 闫文陆)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今年,新疆集中力量打造以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期充分释放资源潜力,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何为“八大产业集群”  在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疆提出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