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湖南祁阳春耕备耕忙 “真金白银”助推育秧规模化发展

2023-02-22 13:3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永州2月22日电 (邹乔夫 刘志军)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春耕备耕、大型拖拉机在田地里来回翻耕、农户争分夺秒搭建育秧大棚……开春以来,湖南祁阳市处处呈现春耕备耕忙碌景象。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在祁阳兴农种子销售有限公司,各类优质稻种子、化肥、农药货量充足。前来购买种子、肥料的农户络绎不绝。

农户开农机翻耕。 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在各乡镇设有农资店,开通电话预约、线上订购,还开展上门服务,把农资产品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公司负责人邓金华说,因提前制定了农资生产采购储备方案,公司与各大化肥、农药生产厂商签订协议,有效确保今年农资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

  目前,祁阳各农资经销商储备有水稻种子450吨、化肥1.3万吨、农膜350吨、农药160吨、软盘300万张。另外,祁阳市财政安排了77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集中采购10万公斤早稻杂交种子、20万公斤常规稻种子、5万公斤玉米种子、2万公斤大豆种子和100万张抛秧盘。

  发展粮食生产,集中育秧是关键。为保障今年粮食生产“稳产量、稳面积、保质量”,祁阳市把集中育秧作为重点来抓,出台奖补政策,狠抓落实。

  今年,在祁阳,集中育机插秧连片1亩以上,政府补贴1500元每亩;育抛秧连片2亩以上,每亩补贴800元;对市级育供秧中心为农户提供代育早稻秧服务,按每亩大田补贴60元;对在3月20日前新建投用的育秧设施给予适当补贴......

  “真金白银”的奖补,极大激发了广大种粮大户和育插秧大户建设育秧设施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早稻育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在大村甸镇大庆社区,种田大户周群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忙着规划早稻集中育秧大棚建设。“育秧大棚可调温、调湿,棚内昼夜温差小,成苗率高,壮秧效果好,还省时省工,利于增产增收。”周群准备建两个面积1450平方米的大棚,为全村早稻种植育好秧。

  “祁阳今年将新建育秧立体大棚1万平方米,基本上实现每个镇有一个育秧工厂,每个村有一个专业化集中育供秧基地,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达30万亩以上。”该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邓远财说。

  春耕生产,智慧农机成新宠。行走在祁阳田间地头,大规模农机运用的新场景开始出现。

  在祁阳白水镇众升村“稻油轮作”基地,农机手站在田埂上熟练操作无人机。“基地农作物种植全程机械化,无人机施肥、喷药一亩地用时约1分钟,是人工作业效率的50倍。”基地负责人肖梦初说。

  “惠农政策驱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祁阳在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时,今年又将农业生产所需机具纳入了购置补贴范围,进一步减轻农户购机负担。”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国平说。

  此外,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祁阳积极推进“小丘改大丘”土地平整示范,全力打造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升级版”,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3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为现代农机施展拳脚提供广阔舞台。

  今年,祁阳6.5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紧锣密鼓规划建设。“农技人员服务也很贴心,我们组织22支农机志愿服务队深入各乡镇上门服务,累计维修保养农机具1.8万台,培训农机手650余人,已有各类大中小型农机具9000余台(套)投入春耕生产。”詹国平介绍,祁阳将围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4万亩、粮食总产量56万吨的奋斗目标,努力推动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春耕备耕“热起来” 湖南祁阳保障推进粮食生产

      中新网永州2月9日电 (刘志军陶冶)连日来,在湖南省祁阳市梅溪镇广歧村百亩湘莲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栽种湘藕苗。“这两天雨水多,要争取早日种下莲藕,还要抢抓季节下虾苗、蟹苗,这几天很关键。”种莲大户李新光说。湖南祁阳春耕备耕“热起来”。 陶冶 摄  近年来,广歧村紧抓产业振兴“牛鼻子”,大力发展莲藕种植等特色产业。李...

    时间:02-09
  • 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 湖南祁阳浇出丰收田

      中新网永州1月10日电(刘志军 陶冶) 入冬以来,湖南祁阳市水利工程按下“快进键”。在该市文明铺镇沟河村,运料车辆来回穿梭,村民们忙着对田间渠道进行水泥浇筑,打通灌区骨干渠系与高标准农田之间的“中梗阻”。  龙江桥灌区“中梗阻”畅通工程试点项目涉及13个村,项目改造清淤水渠93条50公里,总投资1030万元,建成后将实现龙江...

    时间:01-10
  • 荒山变“青山” 湖南祁阳油茶产业兴村富民

      中新网永州1月6日电 (刘志军 陶冶)“移栽时,一定要注意好行距、株距保持在3米,苗要扶正。”连日来,在湖南祁阳市茅竹镇万亩油茶高标准新造示范基地,种植大户李勇正在指导几十名村民拉线、测行距、挖坑、栽苗。半天工夫,一行行嫩绿的油茶迎风挺立,为荒山增添了一抹“新绿”。  李勇与油茶打了十多年...

    时间:01-06
  • “龙须沟”变身“乡村会客厅” 湖南祁阳农村科技种植富民

      中新网永州12月26日电(刘跃兵 刘志军)冬日,湖南省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绕村北上的湘江碧波荡漾。三家村,曾经脏乱差,是当地有名的“龙须沟”,随着村庄变美,农旅兴旺。2019年以来,三家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会客厅”。  三家村曾是湖南省定贫困村。58岁的村...

    时间:12-26
  • 湖南祁阳打造中国油茶博览馆 力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永州12月22日电 (唐书东 刘志军)21日,中国油茶博览馆开馆暨林投项目签约仪式和中华茶油美食街开街仪式在湖南省祁阳市举行。签约仪式现场。 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祁阳是“中国油茶之乡”,有“天然油库”之美誉。近年来,当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依托自身气候、土壤、产业、企业、创新...

    时间:12-22
  • 湖南祁阳全链条做好人才“选育管用”

      中新网永州12月19日电 (唐旭)在湖南祁阳羊角塘镇兴豪村生态农业基地,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遗传学博士陈小龙正在安排防寒措施应对冰冻天气对种苗的影响。  四年前,陈小龙与...

    时间:12-19
  • 湖南祁阳打造高粱种植特色小镇 红高粱种出“红日子”

      中新网永州12月14日电(王承冈 伍露露)走进湖南省祁阳市进宝塘镇义学村高粱种植基地,旋耕机正开足马力翻耕田地。  “我们已经拿到了酒厂明年的收购订单,吃了定心丸,自然...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