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奋进的春天丨云南省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

2023-02-20 15:18:40

来源:云报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拼的是营商环境,靠的是市场主体。

  近年来,我省市场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市场发育不足,市场主体总量偏少、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市场主体总数的比例较低,“四上”企业数量较少。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力争3年营商环境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的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然而,云南作为欠发达地区,土地供给不足、部分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落地难、人才流失严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让人欣喜的是,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记者从2月14日召开的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91.02万户、增长19.5%、增速居全国第4位,净增量为前两年之和。企业净增16.56万户、“四上”企业净增2100户,实有企业数和年度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均破百万,市场主体总数全国排名从第14位提升至第13位,云南有关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一系列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云南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量质齐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稳、就业稳、社会大局稳。

  更为可喜的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的突破性增长,带来了重点领域一系列方向性趋势性的积极变化:

  工业投资增长48.8%、排全国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排全国第5位,得益于工业企业增长17.9%,其中净增216户规上企业、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3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1/4。

  农业投资规模达2221亿元、排全国第1位,得益于农业企业增长44.2%,其中净增产业化龙头企业983户、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6.9%。

  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1.3%、排全国第1位,得益于建筑业企业增长18.9%,其中净增资质等级企业622户、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速7个百分点。

  得益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15%、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3%,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提升2位。

  城镇新增就业5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1%,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增长19.6%、个体工商户增长20%。

  无论是营商环境之变、市场主体之变、经济发展之变,还是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都伴随着全省上下大抓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的铿锵步伐。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推动资源配置、政策设计、工作力量向市场主体聚焦,制定《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49条措施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退减降缓税费1058亿元,新增普惠小微贷款620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1亿元,有力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企业信心。

  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市场化导向、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全力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制定任务清单,健全考评机制,完善指标体系,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深入推动制度创新

  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办公室健全领导工作机制,省级层面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各州市成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构,高位推动重点任务落实。省财政厅实施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双轮驱动”,全力打好稳市场主体“组合拳”:落实减税降费应享尽享快享,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聚焦重点加大资金纾困解难,助力市场主体“造血活血”,坚持普惠公平原则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松绑减负”。省市场监管局切实履行好联络员、分析员、监测员、帮扶员的职责,精准施策、优化服务、纾困解难,全力推动个体工商户发展和“个转企”工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盯“专精特精”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发力,分类施策靶向培育、梯度培育。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扎实推进建筑业企业市场主体倍增。省商务厅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应享尽享,加大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搭建消费平台,推动批零住餐企业健康发展……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按下市场主体“快进键”。按照部署,今年我省将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年行动,在全面提质、集中攻坚上下功夫,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聚焦重点产业、“四上”企业特别是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抓好招商引资、梯度培育、助企惠企、创新创业,促进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生动局面,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云报客户端记者:陈晓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协发布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有哪些新的变化?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据中国科协消息,20日,中国科协召开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会议上,中国科协正式发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系列榜单相比往年有哪些新的变化?  据“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表示,相比往年,2022年的“科创中国”榜单遴选,首先是榜单设置推陈出新,包括推动技术突破、加快企业...

    时间:02-20
  • 大众学院在安徽合肥签约揭牌

      中新社合肥2月20日电 (赵强 储玮玮)大众学院签约揭牌仪式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德合作创新园举办。  2021年7月16日,在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高端云访问活动上,合肥学院和大众集团、合肥经开区签订了《共建合肥学院大众学院合作意向书》,共建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和移动出行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  时隔半个月,合肥学院与大...

    时间:02-20
  • 1月中国赴泰游客近10万人次

      中新社昆明2月20日电 记者20日从泰国国家旅游局昆明办事处获悉,2023年1月1日至2月2日,泰国共接待中国游客99429人次。而2022年全年,中国到访该国游客为286511人次。  中国是泰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国。泰旅局数据显示,2019年泰国接待3980万人次国际游客,其中中国游客达1100万人次。疫情发生以来,泰国旅游业遭到巨大冲击,入境游客...

    时间:02-20
  • 中国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20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证监会启动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工作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支持私募基金行业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由于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方式、资产收益特征...

    时间:02-20
  • 中国财险市场稳定增长 去年底行业总资产2.7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20日消息,2023年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表示,中国财险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整体风险可控,截至2022年底,财险业总资产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底增长9.0%。  会议指出,2022年财险监管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有效防控行业风险,提升保险保障服务能力,认真开展中央...

    时间:02-20
  • 跨国企业在中国丨联合利华:一支高科技牙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创新力量

      “有家,就有联合利华”,相信不少中国消费者都对这句广告语印象深刻。力士、奥妙、梦龙、家乐……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来自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日用快消品巨头。日前,“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报道组走进联合利华上海全球研发中心。从这里诞生的一项项创新研究成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市场和品牌看好...

    时间:02-20
  • 中基协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

      中新网2月20日电 题:中基协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正式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下称《不动产试点指引》)。  中基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促进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中国证监会开展...

    时间:02-20
  • 广西桂林迎来首个入境旅游团

      中新网桂林2月20日电(赵琳露 蒋丰慧)2月20日15时32分,随着G2904次列车缓缓停靠桂林北站,20名香港游客抵达广西桂林市。这是内地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后,桂林迎来的首个入境旅游团,标志着沉寂三年的桂林入境游正式重启。  前述旅游团由香港中国旅行社组织,从香港启程,经停深圳,乘坐G2904次列车于当日抵达桂林,开启四天三晚的桂林...

    时间:02-20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

      中新网2月20日电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会议指出,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3%、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

    时间:02-20
  • 韩晶:打通堵点难点拓宽就业渠道

      最近,人社部等11部门组织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能在一季度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今年就业市场实现了开门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意义重大。  要稳就业,稳企业是...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