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激发消费市场引领力

2023-02-20 05:59:49

来源:经济日报

  新举措提供新便利

  本报记者 韩秉志

  老字号餐饮订单量增长69.3%、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57.6%、环球影城客流量同比增长90%……这个春节假期,北京市消费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商业人气回暖,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眼下,北京正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商务局日前联合印发的《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民宿、文化演出、新消费品牌孵化8个业态,提出51项改革任务打通痛点堵点。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商场、新能源汽车是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场景和产品;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企业数量大,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化产业是北京最具代表性和传播力的优势行业,新消费品牌体现了文旅商融合的发展趋势,乡村民宿为提升市民旅游休闲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架起桥梁纽带,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这些业态覆盖了70%以上的居民消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改革既包括准入准营、监管执法等共性任务,还提出个性化改革任务,让政策更精准、企业获得感更强。

  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不过,不同消费业态的营商环境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隐性壁垒。对此,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务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打通痛点堵点。比如,针对企业提出的商业设施外立面装修改造办理规划许可专家论证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方案明确论证时限,合并市区两级专家咨询论证;针对企业提出的既有建筑改造不适用现行消防设计标准,规划审批难度大、专家论证周期较长的问题,方案提出完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指南,及时梳理总结传统商场改造“一店一策”经验,固化已通过“一事一议”专家论证方式明确的消防设计标准规范,为市场主体实施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同时,北京市还将统筹推进商圈改造提升和交通配套,针对大型商场周边停车难、道路拥堵、地铁口不连通,商圈内各类停车设施难以共享,公交运营时间与商圈营业时间不匹配等问题,编制商圈交通组织方案,提升地上地下交通连接程度,推进停车设施共享共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新场景释放新活力

  本报记者 吴秉泽

  新年伊始,位于贵阳观山湖区金融城的CC PARK B馆成为市民竞相打卡的网红地,这里举办的迎春人文艺术主题活动让消费者品味了一场多彩的文化盛宴。

  这里原本是一个传统购物中心。2022年,运营方尝试突破以购物为中心的传统商业模式,围绕“体验、娱乐、休闲”主题,将商业与娱乐、文化艺术体验有机结合,使其变身成为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微度假空间。

  “我们目前提供多种文化艺术业态供消费者体验,相继举办了儿童剧展演、儿童美术主题作品展、卓越贵州历史人物主题创作展等艺术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目前客流量日均超过1万人次。”负责运营的贵阳凤凰传说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军介绍。

  近年来,贵阳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动打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品牌,积极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主体,推动商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协同发力,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推动品牌汇聚,首店首发多起来。贵阳大力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对引进“首店”“首秀”“首发”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2022年,贵阳新建开业中高端大卖场5个,累计引进贵州首店167个,落地了一批知名国际品牌,弥补了高端购物中心不足的短板。

  坚持创新赋能,老店老字号活起来。2022年,贵阳举办老字号嘉年华,组织开展首届贵阳老字号评选活动,评选出广寒宫、丝恋、五福坊等贵阳老字号企业49家;实施老字号+新电商行动,用足用好短视频推介、视频直播等创新销售手段,扩大品牌知名度。

  活跃消费氛围,城市烟火旺起来。贵阳市以“多彩贵州·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推出了黔灵山庙会、天河潭烟花秀、乡愁贵州光影秀等文旅结合消费场景。同时,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动消费复苏。

  “春节档期,我们组织了潮趣新年灯会庙市、童趣皮影戏、新春音乐会等活动,营造了假日娱乐氛围,对现场客流和销售拉动效应显著。”云岩万达总经理黄通告诉记者,该商场今年以来的销售额已超过1.4亿元,客流量近80万人次,正在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贵阳市商务局局长刘俐莎表示,下一步,贵阳将继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通过组织实施消费场景打造、品质提升、消费引流、数字化改造四大工程促进消费,提振经济发展和复苏。

  据介绍,贵阳今年将培育打造生活消费新场景100个,新引进贵州首店100家、培育特色小店100个,培育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点位100个。

  新服务保障新需求

  本报记者 温济聪

  沈阳新市民郑先生之前有个烦心事:虽然在沈阳买了新房,但是由于申请装修贷款资质不够,加上贷款利率较高,装修有一定困难。值得高兴的是,近期,他借助中国农业银行沈阳分行“业主e贷”产品,凭所在小区业主证明和稳定的工资流水,顺利申请到了年利率不足4%,额度为14万元的消费贷款。

  不光是郑先生,焯牛潮汕牛肉火锅店财务经理李玲通过“建行生活”,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引流;中金财富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辽宁各大银行券商正大力发展高品质服务消费,激发金融消费市场引领力。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个人信贷部单元经理尹晗介绍,农业银行沈阳分行依托总行确定的汽车、家装、业主、车位、加装电梯、存量客群六大消费场景,积极切入客户融资需求,精准服务民生消费,全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在为超过15万本地居民及新市民提供优质的个人信贷服务。

  为促进农产品、房地产、餐饮消费,邮储银行辽宁分行、建设银行辽宁分行、兴业银行沈阳分行也推出特色产品服务。

  邮储银行辽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惠农服务中心团队负责人韩硕介绍,以农村电商破解销售难,着力打造“邮政农品”品牌,大力推进5个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使农产品销得出;以金融服务破解融资难,大力探索发展创业担保贷款、产业链贷款、信用户贷款、极速贷款等业务,着力打造“春耕备播”“秋粮收购”项目。

  兴业银行沈阳分行行长艾民表示,今年以来,兴业银行沈阳分行因城施策用足用好贷款相关政策,支持刚性住房需求,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该行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最低执行LPR-40BP(即年利率3.9%),帮助区域居民降低购房成本,促进合理住房消费,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释放潜在消费动能。

  除了银行外,券商也在积极发力。中金财富辽宁分公司负责人杨文鹏表示,中金公司旗下财富管理品牌“中金财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金融服务,利用总部投研能力,扎实提高投资顾问能力建设,为客户提供实现长期稳健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消费能力的提升。

  《经济日报》2023年2月20日第09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热评丨为市场主体“拼经济”注入更多“拼劲”

      近段时间,我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破亿”的成绩,源于个体工商户的辛勤打拼,也得益于政策帮扶营造的整体环境。继续“拼经济”,需要为市场主体注入更多“拼劲”。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

    时间:02-17
  • 严防消费贷款违规入楼市

      你是否收到过银行的消费贷款推介短信?当前,消费贷款已成为商业银行支持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不少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已降至4%以下,部分银行还推出了限时优惠活动。例如,在特定时间段内,申请消费贷款可在原有利率的基础上再享折扣。  合理、适度增加消费贷款,有助于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推动扩大内需。扩内需是充分发挥消费的...

    时间:02-17
  • 热评|市场主体的活力 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披露,截至2023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  突破1亿户、占比三分之二,这都是了不起的数字,放在全国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中,粗略算下来,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个体工商户。街边大叔的小饭馆、农贸市场里大姐的水果...

    时间:02-16
  • 全球先行探路 浙江GM2D已覆盖6.7万家市场主体

      中新网杭州2月15日电(奚金燕 朱睿)布鲁塞尔时间2月14日下午,在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2023年度全球论坛暨50周年庆典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表全英文联合演讲,与会代表围绕浙江案例深入讨论GM2D的未来方向和举措。  “与联合声明中2022年的目标相比,原定为7000家应用二维码的...

    时间:02-15
  • 甘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走“新”又走“心” 去年新增个体户近20万户

      中新网兰州2月15日电 (史静静)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和现场审核时间,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证照联办”“送照到家”等便企服务措施,“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的措施达到41项……过去的2022年,甘肃市场监管系统出台一系列走“新”又走“心”惠企纾困政策,多措优化市场环境。截至2022年12月,甘肃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1...

    时间:02-15
  • 青海企业开办时间缩至3个工作日 五年新增市场主体17.38万户

      中新网西宁2月14日电(祁增蓓)14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兴民在该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五年来,青海省全面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智慧监管、综合执法优势逐步显现,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企业开办时间从20多天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五年新增市场主体17.38万户,增长45%。  刘兴民介绍,2022年,青海省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6....

    时间:02-14
  •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总量三分之二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总量三分之二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实施个体工商户...

    时间:02-14
  • 强信心·开新局|1.6亿多户市场主体抢抓机遇展现生机活力——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1.6亿多户市场主体抢抓机遇展现生机活力——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1.6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细胞”单元,是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经济冲击,我国广大市场主体攻坚克难、顽强奋斗,释放出强大生机...

    时间:02-14
  • 截至今年1月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占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时间:02-14
  • 新疆喀什地区出台31条优惠政策 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8日电 (记者 朱景朝)8日,记者从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获悉,新疆喀什地区日前出台31条优惠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据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落实喀什地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安排部署,降低企业成本,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最大限度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促进市场主体加速涌现,促进喀什地区...

    时间:02-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