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老干妈“断网”背后:辣椒议价能力弱 有工人因“休息太多挣不到钱”辞职

2023-02-18 05:54:11

来源:成都商报

  官方公众号、抖音号长时间停更。官方微博停止运营,甚至未通过企业资质年审。在“断网”以后,老干妈反而在网络上获得大量曝光,各种猜测纷至沓来。对此,老干妈回应红星资本局称,“公司的运营情况一切正常。”

  2月中旬,红星资本局赶赴贵州,实地探访老干妈的新旧工厂、辣椒种植基地。

  以前拉货的车四五十辆

  现在一天顶多二三十辆

  沿着贵阳市朝钢路向东走,在道路末端,两侧都是老干妈的老生产厂区。中午的饭点,约11时许,不同车间的工人们从各个大门鱼贯而出,前往食堂。等陆续吃完了饭,道路两侧就变得热闹起来,工人们三三两两聚成一堆,有人吸烟、有人聊天,也有人选择打游戏或刷短视频。

  和老干妈品牌一样,它的工人们也长时间处于“断网”状态。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老干妈的工人是两班倒,每一班基本都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且不允许携带手机进入生产车间内,工人要上网、玩手机,只能趁休息时间。

  不过,如果主动为工人增加休息时间,受访的工人大多不愿意。有多名老干妈工厂的工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一般来说,他们实行的上班制度是每月休息四天;不过,去年有一段时间,他们实行“上五休二”,这也让他们到手的工资降低了。

  一名普通工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如果每月休4天,在扣除五险一金等后,她到手的工资超过4000元;若实行“上五休二”,到手工资会下降到3000元-4000元区间。

  相对于普工,炒制工人几乎可以说是老干妈工厂内工资最高的工种。一名炒制工人称,他负责炒制辣子鸡(指风味鸡油辣椒产品),正常情况下到手工资应超过7000元。“去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是‘上五休二’,扣五险一金后到手6000多元。”对于工厂调整上班制度的原因,有工人表示:“公司效益不好”。

  想要观察老干妈的经营情况,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指标是来工厂拉货的货车数量。老干妈工厂内的某位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在老干妈工厂工作的时间超过5年,轮换过不同岗位,“以前来拉老干妈(产品)出去的车,一天四五十辆车很平常,最多的时候百八十辆车都有,现在顶多二三十辆。”

  “休息天数太多”

  是工人们的苦恼之一

  目前,朝钢路两侧的老厂区已经恢复一个月休息四天的工作制度,但位于见龙洞地铁站附近的新厂区,“休息天数太多”仍然是工人们的苦恼之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新厂区外的挂牌名字为“贵阳南明春梅酿造有限公司”(老干妈品牌主体运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下称“春梅公司”),这里主要生产香辣菜、豆豉等产品。

  2月12日,红星资本局在探访新厂区时,正好遇到一位工人打算递交离职交接表,她在某车间负责选豆子。而在辞职原因一栏,她写了八个大字:“老是休息挣不到钱”。该工人去年10月12日入职,工作到今年2月。她对红星资本局抱怨说,“老让我休息,(年后)我来6天,让我休息2天了。”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不仅仅是该车间,香辣菜车间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位香辣菜车间的工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今年1月11日,他们放假回家,正月十六(2月6日)回工厂报到,报到后又放假,收假回来上了两天班,车间再次放假,“现在是淡季。”

  该工人还表示,去年车间经常放假。虽然社保等正常缴纳,但放假时间过长会影响工资,每月到手工资约3000到4000元,但人力招聘时对外宣称的月薪是4000到6000元。

  红星资本局以求职者身份向春梅公司的人力咨询淡季放假过多的问题时,对方表示,该工厂前几年没有淡季,去年是因为疫情放假较多,今年会有所好转,“今年库存已经没了,全部发出去了,销量很好”。

  经销商:

  老干妈销量下滑

  竞品多了,味道变了

  不仅是工厂内的一线员工,经销商也感受到了消费者对老干妈产品需求的降低。

  2月15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了西南地区某大型批发市场。在11家对外批发老干妈产品的经销商中,有4家经销商明确表示老干妈产品的销量在下滑,3家表示去年与前年的销量差别不大,另4家未作明确答复。

  红星资本局发现,从2016年到2018年,老干妈品牌的主体运营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老干妈公司”)营收分别为45.49亿元、44.47亿元、43.89亿元,呈现连年下滑趋势。据北京商报报道,已退休的陶华碧于2019年宣布回归。当年,老干妈的营收也止住跌势,甚至在2020年创下新高——54.03亿元。

  但2021年,老干妈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2.25%,跌至42.01亿元,创下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有老干妈公司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陶华碧早就退休了,近几年都没有来过。

  对于老干妈产品销量下滑的原因,经销商孙女士认为是“现在辣酱品种多了。”而另一位经销商刘先生则认为,“老干妈没以前卖得好了,这正常,(因为)味道没有以前好吃了。”

  和刘先生一样,有部分消费者也在网上吐槽老干妈产品的味道变了。不过,有老干妈工厂炒制车间的工人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她在这里工作了八、九年,现负责称重、配比需要炒制的原料,每个人每天配数百大盆,而原料的比例一直没有变化,“1克都不能少,我用小秤看,(1克)还不到10颗白糖、盐。”

  如何突破困境

  那么,在比例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否是原料供应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曾曝出老干妈用河南辣椒代替贵州辣椒,以此节省成本。当时,老干妈品牌的创始人陶华碧对媒体回应称,贵州辣椒与杂交品种相比,产量低、抗病性不强,品种退化,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因而被边缘化。简单归纳来看,老干妈使用贵州辣椒作为原料面临两重困境:①辣椒品种本身的问题;②成本问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老干妈一直在尝试突破这两重困境。

  困境1

  辣椒品种本身存在问题

  据官方微信公众号“微美湄潭”,2020年11月,老干妈公司与贵州绿色田园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田园公司”)签订协议,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5个镇建设老干妈辣椒生产种植基地10000亩,保证向老干妈提供优质干辣椒1500吨。

  红星资本局走访了位于湄潭县的某个辣椒生产基地,调查发现:虽然宣称是“辣椒生产基地”,但该村内没有规模化成片种植辣椒,而是由每一户农民在各自的三五亩土地上栽种,种子由老干妈及田园公司提供(前两年免费、今年收费),并承诺以1.8元/斤的保底价收购。

  农民们管发放下来的种子所属辣椒品种叫灯笼椒、团子(方言音同)。正如陶华碧所说,多位农民均告诉红星资本局,相比他们过去常栽种的辣椒品种K58(方言音同),灯笼椒的产量较低,且抗病及抗风能力差。不过,灯笼椒虽然存在缺点,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有农民对红星资本局称,正是由于灯笼椒的个头大,因此大约摘七八个、十来个灯笼椒就有一斤重。而k58辣椒的个头比较小,在同样手脚麻利的情况下,灯笼椒一天能摘350斤左右,k58辣椒一天只能采摘50斤左右。

  在走访的过程中,红星资本局了解到,现在农民们已经在培育辣椒苗,他们多选择搭配种植,大部分土地用来种植灯笼椒、一小部分土地种植其他辣椒。需要说明的是,2022年,灯笼椒和k58品种辣椒的收购价基本相同(3元/斤),若未来k58在市场上的价格高于灯笼椒,农民们对灯笼椒的偏好有可能消失。

  困境2

  老干妈议价能力较弱

  由于上述辣椒生产基地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多位农民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种子是田园公司方面提供的,灯笼椒收获后,却不一定要卖给他们,而是看谁出的价格高。

  红星资本局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2021年、2022年,灯笼椒的市场行情比较好,市场价均超过田园公司保底价1.8元/斤。一位刘姓农民对红星资本局回忆称,2021年,有一些做生意的小商贩开车来村里收辣椒,给出的价格为2元/斤。当问及老干妈方面和田园公司是否会干涉农民把灯笼椒卖给其他人时,另有一位农民对红星资本局称,“干涉得了吗?我都卖了,你也不晓得。”

  不过,田园公司也会根据市场行情相应地上调收购价。上述刘姓农民称:“他们(指田园公司)一块多收了一天,收不到,后来加价收……”

  另以2022年为例,受访的农民们普遍表示,这一年田园公司对灯笼椒的收购价为3元/斤,他们基本上卖给了田园公司。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连续两年的收购价都较高的情况下,田园公司取消了一些福利。2021年免费提供种子和肥料,2022年仅免费提供种子,到了今年,种子需要农民自费购买。

  2月14日,田园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去年收购的新鲜灯笼椒已进行了烘干等工序处理,大约5-6斤的新鲜灯笼椒烘干成1斤的干辣椒。现在,这些干辣椒存放在其库房中。以此计算,田园公司的干辣椒产品成本约为15-18元/斤。另据中椒网2月16日的遵义辣椒价格行情,灯笼椒(22年烘干椒)的价格分别为上统货15.2-15.5元/斤、好货16.8-17元/斤、精品18元/斤。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张露曦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兵团农民的新生活:多种经营多增收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7日电 (戚亚平 尹群燕 张如新)见到玉苏甫·拜合提木时,他正开着三轮车拉羊粪往居住区赶,跟着他的三轮车,记者一行来到了他家——53号大院。  玉苏甫·拜合提木将三轮车停在院子外,便将第一车发酵过的羊粪卸到了庭院大门外的沟渠里。  “这里种的是西梅树,施自己家的农家肥,长出...

    时间:02-17
  • 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

      本报讯(记者甘皙)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明确提出,要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  据悉,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倾斜力度,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完善农民...

    时间:02-17
  • 让农民增收更有底气

      祖国版图的雄鸡尾端,额敏河从塔尔巴哈台山奔涌而下,把平坦肥沃的塔城盆地滋养成“塞外江南”。那里水草丰茂、宜耕宜牧,是新疆的粮食、油料和肉类主产区之一。  乡村振兴的路上,富民产业如何培育?就业增收如何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如何提升?初春时节,记者行走在塔城地区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种植结构,怎样...

    时间:02-17
  • 助力农民工就业,应更走心、出实招

      【记者手记】   上列车、进夜市、入庙会,招聘会集中举办;直播带岗、下乡送岗、跨省招工,招聘形式多种多样……为了吸引更多外地务工人员返岗,多地聚焦农民工就业需求,推出各种暖心实招,有序引导其就近就业。有的地方发放一次性返岗补贴,有的地方向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开设返岗专列,有的地方推出就业大篷车、技能集市,还有不少地方...

    时间:02-17
  • 这省水果价格“雪崩式下跌”!“要农民怎么过”……

      天气渐暖,但台湾农民的寒冬似乎没有结束。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自2021年9月禁止输入大陆后,台东每年近2万吨的凤梨释迦产销成为挑战,价格面临“雪崩式下跌”,从2022年产地价每台斤(1台斤等于600克)30元(新台币,下同)的行情,下跌到2023年...

    时间:02-16
  • 台盟中央:让农民卖蔬果的路变轻松

      如何让农民卖蔬果走的路轻松一些?台盟提案作答2023年2月16日《中国新闻》报版面。  【《中国新闻》报记者张乐 报道】近日,全国政协发布2022年度60件好提案评选名单,台盟重庆市委会上报台盟中央的《关于补齐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短板,提升农产品稳供能力》的提案素材榜上有名。这是台盟中央2022年...

    时间:02-16
  • 被指“退网”、口碑与营收受损,老干妈真的老了吗?

      互联网时代下,曾经的“辣酱之王”老干妈却惹出“退网”争议。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老干妈的多个官方账号均长时间未更新。  不仅如此,近年来,老干妈的业绩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营收同比减少12亿元,这也让外界认为,老干妈正在走向衰退。  除了“内忧”,“外患”也不少。在辣酱市场,饭扫光、虎邦辣酱等品牌崛起,老干妈面临更多...

    时间:02-15
  • 鼓起农民“钱袋子”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央视网消息: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达到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乡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鼓起农民“钱袋子”,今...

    时间:02-15
  • “农民工地图”让外出务工不迷路

      每年元宵节后,是不少农民工为找工作发愁的时节。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退捕渔民涂继闯,往年也是其中一员。涂继闯祖上三代都是捕鱼人,“洗脚上岸”以来,虽懂点水电维修,但因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只能常年在外地打零工谋生。  年前,当地干部找到涂继闯收集就业信息。没想到信息填报没几天,涂继闯就接到...

    时间:02-15
  • 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14日表示,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当天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吴宏耀介绍中国农民收入有关情况。  他表示,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近...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