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福建厦门:新能源跑出“加速度” “出海”正当时

2023-02-17 10:4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2月17日电 (叶秋云)搅拌、涂布、烘烤、负压化成、激光焊接……16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智能制造一期项目(以下简称“海辰锂电一期项目”)的M1智慧工厂内,各个工种的工人在工作面上各司其职,各式各样的施工设备紧张作业,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春节期间,超过70%的员工留守在工厂加班。”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规划部负责人叶蓁表示,建设不停工,生产不停产,该公司以每一天的“赶场”来力保2023年的“开门红”。

  海辰锂电一期项目的M1智慧工厂于2022年5月底完成交付并投产,2022年,海辰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GWh。叶蓁透露,过去的2022年,海辰储能得到了行业和客户的高度认可;2023年,想乘胜追击,加大产业的建设节奏,全年预计出货量超过25GWh。

  新能源产业是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作为新能源产业主要承载平台,重点发展了动力及储能电池、上游材料及核心零组件、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能源互联网等领域。

图为资料图,海辰储能M1生产线。 曾欣平供图

  当前,厦门市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发展主体,上游材料和核心零组件、下游车联网和充换电等为配套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在高新区,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首条拉线试产的产区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规划部总监周兴恩表示,整个一期项目建设,从工厂打桩施工到项目试产,大概用时一年左右,被称之为“厦门速度”。

  周兴恩直言,作为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园区,第一季度,精力聚焦在产线的建设、产品经过客户的认证等工作上。“目前,产能滞后于订单需求,整个项目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赶工期,包括厂房建设、生产线的安装等。”

  当前,外资看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及新能源行业。毕马威在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23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以及新能源行业将引领投资增长,尤其是新能源领域。

  2023年,海辰储能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赶海”抢单忙。叶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内不稳,无外不强”是该公司开拓市场的口号。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在海外也做了一些产业链的布局,同美国、法国等国外比较大的上下游集成商合作,目前已签订一批订单。

  对于储能电池市场的后续发展,叶蓁十分看好。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在85GWh左右,据该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的需求量达到400 GWh;到2030年,可能需求量会超过2300 GWh。叶蓁认为,现在,储能产业正处于长坡厚雪的赛道上,刚刚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同济学子连夜研发应急光伏储能电源箱支援土耳其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土叙地震牵动人心。记者14日从同济大学获悉,由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学生组装完成的应急光伏储能电源箱13日中午被送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闻路8号的仓储中心,它将和来自国内捐赠的其他救援物资一起由土耳其航空专机送往土耳其地震灾区。  看着这一电源箱被志愿...

    时间:02-14
  • 国家能源局:2022年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94.2% 仍处绝对主导地位

      中新网2月13日电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  刘亚芳指出,从2022年新增储能装机技...

    时间:02-13
  • 深圳出台20条措施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储能产业迎来“春天”。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重点支持面向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链条,对产业生态、产业创新...

    时间:02-09
  • 如何更好推动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新能源电源的系统友好性,破解电力生产和消费同时完成的传统模式,改善负荷需求特性,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储能更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离不开价格机制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近日,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胡明。...

    时间:02-09
  • “超级充电宝”蓄势待发 储能产业还面临哪些挑战?

      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超级充电宝”蓄势待发(经济聚焦·一线看储能④)   核心阅读  装机规模增长、技术装备提升、应用成本下降……近年来,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技术在内的储能技术和装备,为促进新能源的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

    时间:02-08
  • “超级充电宝”蓄势待发 储能产业还面临哪些挑战?

      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超级充电宝”蓄势待发(经济聚焦·一线看储能④)   核心阅读  装机规模增长、技术装备提升、应用成本下降……近年来,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技术在内的储能技术和装备,为促进新能源的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的灵...

    时间:02-08
  • 锂电服务能源保供 市场交易多方共赢

    核心阅读  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的重要代表——锂电储能显现出良好的产业前景。在山东枣庄,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集中共享式电化学储能调峰项目,华电滕州储能项目实现应急启动和顶峰发电,为保障区域电网稳定作出贡献。  截至去年底,华电滕州储能项目累计充电6200万千瓦时,放电5000万千瓦时。  电力富余时充电,电力不足时放电,一个...

    时间:02-07
  • 外贸新动力!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成外贸出口“新三样”,新能源为何强势增长?

      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  什么是“新动能”?李兴乾说,在去年,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就是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

    时间:02-06
  • 奥维睿沃:海信系电视2022年12月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

      近日,奥维睿沃发布了2022年《全球电视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海信系电视出货量232.6万台,超越三星(出货量210万台),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彩电品牌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22年度,海信系电视全球市场出货量2441.9万台,占有率12.06%,仅次于三星,排名第二。海信系电视2022年海外出货同比增长12.2%,欧洲、日...

    时间:02-02
  • 龙头公司利润超预期 储能行业高景气度将延续

      储能板块是资本市场热点,相关公司业绩增长领跑市场。从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业绩预告看,阳光电源、固德威、派能科技均预计2022年业绩翻倍。  展望2023年,龙头公司的业绩预告提供了积极信号。相关企业高管预计,今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超过100GWh,同比增长100%。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地区的装机已具备经济性,有望带动新增及存量分布...

    时间:02-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