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31省区市亮出今年首份CPI成绩单

2023-02-16 13:39:34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31个省区市2023年1月CPI陆续公布,同比均为上涨,涨幅高于和低于全国水平的省区市分别为14个和15个。从涨幅来看,海南等22地涨幅高于上月。其中,海南最高,为涨3.7%。专家分析指出,1月各地CPI的上涨主要是受春节效应等因素影响,预计后续CPI整体将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14地涨幅高于全国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CPI同比增速上行,在连续两个月低于2%后再次进入“2时代”,但略低于市场预期。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1月31个省区市CPI同比均为上涨,涨幅高于或低于全国水平的省区市分别为14个和15个。从涨幅来看,海南等22地涨幅高于上月,上月有21省份涨幅扩大;3地与上月持平;6地涨幅低于上月,上月则有7地涨幅收窄。

  具体来看,海南、江苏、江西、广东、上海、浙江、福建、黑龙江、四川、湖北、广西、宁夏、甘肃、重庆等14地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云南、辽宁等地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北京、山西、青海、新疆、天津、西藏、安徽、贵州、湖南、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15地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天津等11地处于“1时代”。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高级分析师赵宏鹤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CPI同比、环比涨幅均扩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防疫政策调整推动居民消费需求恢复,核心CPI恢复到去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二是春节推动,今年春节在1月,节前采购需求带动食品CPI上升,同时家政服务等价格也环比回升。

  在消费者感受最为直接的食品消费上,1月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2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鲜菌、鲜果、薯类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9.6%、13.8%、9.2%、6.4%和5.5%,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生猪供给持续增加,猪肉价格下降10.8%,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使得食品价格上涨较为温和。

  后续内需将逐步回暖

  谈及下一步CPI的走势,赵宏鹤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高频数据显示,节后复工情况整体向好,后续内需将继续逐步回暖,考虑到国内的宏观政策导向比较温和、暂时没有强刺激预期,复苏进程会比较平稳。同时奥密克戎病毒的毒性相对下降,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影响总体偏弱,因此“预计后续核心CPI中枢还有进一步抬升的空间,但暂不会出现类似欧美国家的大幅上升”。

  赵宏鹤从影响CPI的食品和非食品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食品方面,去年四季度的生猪存栏环比仍然处于近年的偏高水平,指向下一阶段猪价可能仍然处于下行-探底周期。

  非食品方面,可以分成能源、商品、服务三类来看:1月非食品CPI环比略低于季节性,主要是受能源价格拖累,考虑到海外经济仍然处于下行期,需求侧指向油价的上行空间有限;商品CPI环比低于季节性,指向居民服务消费的回暖较快、商品消费的复苏相对滞后,表明消费整体的回升斜率比较温和;服务CPI环比低于2017-2019年、高于2020-2022年,可见在防疫调整、服务消费回暖较快的情况下,涨价幅度介于疫情前三年和后三年之间,短时间的需求反弹没有造成明显的价格上涨,表明消费服务业保持了较高的供给弹性。

  整体来看,赵宏鹤认为,虽然国外通胀高企,但对我国而言,1月的数据确认通胀不是当前的主要风险。

  就如何稳定物价而言,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第一,要增加生产保证供给;第二,要确保大众商品的物流畅通,形成稳定的保供体系;第三,各个城市、各个区域要建立战略性的日用消费品储备,在特殊时间背景下,可以及时进行物资投放,从而稳定供求关系,保证物价稳定;第四,要加大对商家的监管力度,防止借机囤货、哄抬物价现象的发生。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山东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达224.6亿元

      中新社青岛2月16日电 (记者 胡耀杰)“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16日在山东青岛启幕。当日,青岛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224.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166.8亿元,同比增长0.1%,进口57.8亿元,同比增长110.1%。  青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

    时间:02-16
  • 华兴资本控股:暂时无法与董事会主席包凡取得联系

      中新网2月16日电 华兴资本控股16日发布内幕消息称,董事会得悉公司暂时无法与包凡,本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控股股东,取得联系。董事会并不知悉任何资料显示包凡失去联络一事与或可能与集团的业务和/或运作有关。  消息称,集团目前业务及运作维持正常。  公司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公司的两名执行董事谢...

    时间:02-16
  • 广西南宁机场至东盟国家客运航线持续火热

      中新社南宁2月16日电 (陈秋霞 玉朝龙)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简称南宁机场)16日介绍,2023年春运期间(1月7日至2月15日),南宁机场国际客运运输起降航班近620架次,旅客吞吐量超1.6万人次。  与春运前相比,南宁机场出境航班平均客座率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曼谷、新加坡航线持续火热,出境航班客座率均保持在高位。  春运期间,南...

    时间:02-16
  • 广西一揽子政策措施促充分就业 实施“育苗扶壮”工程

      中新网南宁2月16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黄少坚16日表示,广西具有良好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和一定民营经济比重,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扩大就业需求具有良好基础。今年,全区人社系统将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充分就业。  稳就业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黄少坚介...

    时间:02-16
  • 春运期间广西南宁机场旅客吞吐量超144万人次

      中新网南宁2月16日电(陈秋霞 玉朝龙)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南宁机场)16日披露,2023年春运期间(1月7日至2月15日),南宁机场运输起降航班近1.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超144万人次,与2022年春运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和4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和76%。  其中,春节黄金周(1月21日至27日)期间,南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3万人次,较...

    时间:02-16
  • 探秘“云端”安全守护者:机外目视检查细化成三百多个检查点

      中新网南宁2月16日电(孟珂 唐建卓 赵昱凯)发生空中颠簸如何应对和处理?如果客舱内发生锂电池起火,乘务员该如何迅速组织灭火?带着这些疑问,中新网记者近日走进南航广西分公司和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广西基地,探秘“云端”安全守护者如何守护旅客出行安全。乘务组在做航前衣服袖口的卫生检查。 蒋雪林 摄机长在做航前最初准备,检...

    时间:02-16
  • 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在苏州黎里举办 助力联合申遗

      中新网苏州2月16日电(李童)16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暨2023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举办。本次活动以“赋能古镇发展 助力联合申遗”为主题,共促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向纵深推进,共谋古镇群落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新路径。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黎...

    时间:02-16
  • 云南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首破1000万人次

      中新网昆明2月16日电 (邓瑜)2023年春运已于2月15日结束。记者16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春运云南铁路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创下春运历史新高。  2023年春运历时40天,云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42.3万人次,较2019年春运增加172.2万人次,增长19.8%。为给旅客打造安全平稳有序出行环境,今年春运前,中国铁...

    时间:02-16
  • 向质量强国迈进 中国提出2025年和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16日透露,未来中国将向质量强国迈进,并对此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6日,田世宏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纲要》是首个由中共中央...

    时间:02-16
  •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