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印度股市折戟,中国再成对冲基金“香饽饽”,后续动能如何?

2023-02-16 09:16:26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周艾琳

  今年以来,更具投机性的国际对冲基金涌入中国股票。最近的13F申报文件显示,大空头Michael Burry也在做多。MSCI中国指数相较于去年的低谷已经反弹高达近50%。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国际资金追逐印度主题,并认为印度将是“下一个中国”,甚至不少QFII近两年将配置中国的资金投入印度。然而进入2023年,外资大幅流出印度,初步数据显示,1月外资就抛售了约40亿美元。因深陷股票做空丑闻,印度亿万富翁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可能会损害印度作为外资在新兴市场业务首选的地位。印度阿达尼集团旗下7家公司的股价持续下跌。亦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分流了更多资金流入了中国市场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家超万亿美元规模的头部资管机构亚太业务负责人表示,比起对冲基金,投资布局更长线的大型共同基金很难从“低配”快速切换到“高配”,甚至错过了这波中国股票反弹。但目前这些长线外资是否要进一步增配,仍取决于中国经济后续复苏的强度、政策刺激变化和地缘政治的环境变化。

  中国股票受对冲基金追捧

  彭博近期报道,一度被视为“不可投资”的中国股票如今又成了对冲基金的标配。实际上,美国银行对基金经理的调查发现,中国股票多仓被视为市场上最热门的交易。

  具体而言,投资者对2022年末中国股票的疯涨有何反应,从大型基金必须提交的13F文件中可见端倪。比如,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它们加仓了约1600万股阿里巴巴,所持股票的市值增加了15亿美元,超过同期任何其他在美国挂牌的股票。这也体现在股指的上涨中,MSCI中国指数于10月跌至11年低点,但在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该指数却又狂飙了35%,截至目前涨幅已经扩大至50%以上。

  据悉,Philippe Laffont管理的科技重仓基金Coatue Management买入了480万股阿里巴巴,创下对冲基金之最;总部设在中国香港的Segantii Capital Management买入了320万股。整体而言,对冲基金在阿里巴巴公开披露持仓的所有投资者中持股12%,比例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Scion Asset Management的Michael Burry在2008年楼市危机期间一举成名,还是电影《大空头》中的原型。他共购买了86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和京东股票。

  事实上,第一财经早在1月初时就报道国际资金正增配离岸互联网概念股,它们在过去两年遭遇重挫。据记者了解,去年四季度开始,不少国际投行开始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持超配的观点,甚至有美资基金早前就配置了一些超跌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等都在列。常态化监管、平台公司降本成效凸显等有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然而,当时买方资管机构,尤其是长线共同基金,对此仍踌躇不定。

  国际投行Jefferies股票分析师Thomas Chong当时表示,领先的电商京东、阿里巴巴、美团处于有利位置,可能会最先受益于经济重启的提振;此外,物流企业中通、圆通、满帮将受益于较强的执行力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包括在线旅行领域的携程、同程,以及在线招聘企业BOSS直聘,在线汽车门户汽车之家和在线房产平台贝壳找房等,都可能受益于经济重启。

  印度市场波动加剧

  相比之下,印度股市则是从“香饽饽”变成了让外资竞相抛售的市场。对于全球布局的国际资金而言,新兴市场是一个“池子”的概念。不乏观点认为,此前流出印度的资金亦可能流入了中国,加剧了中国市场的反弹幅度。

  毫不夸张地说,2022年是属于印度的一年——Sensex和Nifty指数分别录得4.9%和4.3%的涨幅,而全球多数股市跌幅基本都在20%上下;国际资金追逐印度主题,并认为印度将是“下一个中国”,甚至不少QFII近两年将配置中国的资金转投入印度。

  年初,印度巨头阿达尼集团却遭遇劫难。总部位于纽约的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HindenburgResearch)在1月下旬发布报告,指责阿达尼集团参与了“无耻的股票操纵和会计欺诈”。印度所有的港口、机场、电力、输电、采矿、绿色能源、天然气配送、食用油——阿达尼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阿达尼集团的财务前景却岌岌可危。

  多位国际投资者对记者提及,这位亿万富翁和他的商业帝国的未来,还有更大的问题和风险:印度在公司治理的廉洁程度以及发展模式的追求。政府委托少数超级富豪管理印度的基础设施和开拓海外投资,这触及到了ESG投资的红线。

  尽管阿达尼集团坚决否认这些指控,但截至2月3日,这位大亨旗下的上市公司市值蒸发逾1000亿美元,股票发行计划也被取消。阿达尼曾是全球第三大富豪,但在福布斯亿万富翁榜上已跌至第17位。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2月15日要向财政部长西塔拉曼通报调查阿达尼集团的最新进展。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规模1.2万亿美元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近期表示,已将旗下印度阿达尼集团的资产全数脱手。

  中国股市可能进入“震荡期”

  尽管年初至今北向资金涌入近1500亿元,但也意味着在大幅反弹后,中国市场可能进入“震荡期”。

  亦有观点认为,共同基金仍基本上保持了低配,更多大型投资机构对涨势的可持续性还是心存疑虑。如果早前没有参与,那么在市场已经从低点反弹近50%的情况下,他们现在进场的机会就很低了。

  事实上,内资的看法与长线外资更为接近。青骊投资总经理苏雪晶对记者,“不论是量化还是公募、私募,经历了2022年的剧烈波动,为了生存,也被迫加入波动的交易做法,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说因为外资买了A股,这些投资人就会积极参与,也不太现实。”在他看来,国内投资机构仍在等待基本面和政策进一步明朗,这仍需要一段时间。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此前对记者表示,近期A股市场情绪在边际上有所回落。部分投资者正在观察今年经济复苏的力度与速度,并等待“两会”期间的政策信号,因而选择在短期内获利了结。此外,渠道调研显示部分公募基金在春节后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部分通过北向交易的海外基金也会减仓A股,等待市场机会。

  不过,在瑞银看来,市场回调即可布局良机。基本面方面,瑞银证券宏观团队预计GDP增速或将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反弹。流动性方面,公募基金新发规模滞后于股市表现约三个月,因此场外资金有望在2月开始更大规模入市。同时,境内私募基金也或将提高其股票仓位追逐上涨趋势。随着未来更多经济反弹现象出现,还会有一部分长线外资净流入A股市场,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量有望达300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公募基金查询更便利

      近日,证监会同意中国结算启动公募基金账户份额信息统一查询平台暨“基金E账户”公开试运行。“基金E账户”APP已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试运行期间投资者可通过持有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获取邀请码进行注册使用。  “基金E账户”APP是中国结算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发建设的公募基金行业门户手机应用,可为投资者提供全市场公募...

    时间:02-16
  • 主动“按下终止键” 公募基金“出清”加速

      赵若帆 杨皖玉   公募基金正在“主动出清”。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9只公募基金清盘,值得关注的是,有36只基金系“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清盘的基金为少数。  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近十年来公募基金“出清”速度不断加快,自2017年以来,每年均有上百只基金产品退场,其中债基在整体清盘的过程...

    时间:02-13
  • 券商加速布局公募基金业务 增持股权、申请牌照动作不断

      本报记者 周尚伃  近年来,券商积极开拓公募基金业务,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拿下公募基金公司控制权等成为重要抓手。  近日,两家券商发布消息: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国联证券宣布拟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中泰证券控股万家基金已获批准,核心竞争力将得以提升。而今年1月份,另外两家头部券商资管子公司也递交了公...

    时间:02-08
  • 报告从“双碳”视角看国潮发展模式 就落实ESG发展理念等提出建议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刘一 张素)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即从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基于“双碳”视角看国潮发展新模式,并就落实ESG发展理念与规划等提出建议。  第二届《新国货50企业报告》由毕马威中国发布。报告梳理出目前零售消费品行业核心ESG需求点,以期为...

    时间:02-06
  • 依托创新产业链推进ESG建设 以岭加快绿色可持续化发展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加速绿色转型期内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作为中国中药TOP10企业,以岭药业的一些创新举措也具有示范性。近年来,在大力研发中医药的同时,以岭药业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升级产业链条,建设了一批符合国际高标准的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形成了产业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带动、产...

    时间:02-06
  • 公募基金现跷跷板效应:高风险基金吸金 低风险基金净赎回近万亿份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基金持有人抛售了低风险基金,转而加仓高风险权益基金。这一动向,可以从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披露的份额申赎情况中一探究竟。  总体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基金总份额为23.07万亿份(不含联接基金,下同),当季整体净赎回9365.37亿份。  另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仅指数股票型基金、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和QDI...

    时间:01-31
  • 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规模达25.74万亿元 前十大管理人持有份额超四成

      记者 王 宁  截至1月28日,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和Wind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规模为25.74万亿元,其中,前十大管理人合计规模为10.44万亿元,占比达40.56%。此外,从投资者较为关注的基金持仓方面来看,重仓个股前三甲分别是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和泸州老窖;同时,从基金分类来看,当期混合型基金平均持...

    时间:01-30
  • 中国两部门发布新规 规范公募基金信披电子化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13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证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下称《规范》)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基金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要求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披露基金信息,保证所披露信息的...

    时间:01-13
  • 首批14只公募基金披露去年四季报 合计实现利润1.64亿元

      记者 王思文  近期,中银基金旗下14只产品的2022年四季度报告陆续出炉。由此,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披露正式拉开帷幕。  整体来看,首批14只基金产品在去年四季度的基金规模变动较为稳定,其中9只基金规模增长,超七成产品在去年四季度期间的收益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投资者实现了超额收益。14只产品在四季度期间合计实...

    时间:01-09
  • 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逾26万亿元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逾26万亿元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1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6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