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居民存款持续飙升!“超额储蓄”会自发转为消费动能吗?

2023-02-15 21:46:12

来源:新京报

  近日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新增规模创单月新高。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1万亿元。

  居民存款为何持续多增?“超额存款”是否就意味着“超额储蓄”?“超额储蓄”会自发转为消费动能吗?这些都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月居民存款新增规模创单月新高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同样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今年1月信贷开门红派生的存款总量偏高;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

  另外,春节前企业发放工资奖金,会带来大量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转移,放大了居民存款的增量,2017年以来,只要1月存在“信贷开门红+春节发放奖金”两个因素,居民存款增量至少有3万亿元。

  数据显示,2017-2022年1月,居民存款分别增加了3.13万亿元、8676亿元、3.86万亿元、4.24万亿元、1.48万亿元与5.41万亿元。其中2018年与2021年偏低,分别只有8676亿元与1.48万亿元,都是春节在2月中旬,企业发放奖金落在了2月初,主要影响2月份的居民存款。

  钟林楠指出,第三点原因是居民购房意愿以及耐用品消费意愿未明显修复,影响了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存款的回流。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认为,从存款结构来看,1月居民、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多增达7900亿、6845亿,合计多增规模超过当月贷款多增额,显示贷款创造存款的同时,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春节前奖金带来的大量存款滞留银行表内。

  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高达近1.2万亿,显示股票市场回暖对居民资产配置迅速形成新的吸引力,侧面证伪了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多增的所谓“超额储蓄”会在2023年自发转为消费动能的一种市场观点。

  浙商证券宏观经济李超团队指出,1月存款结构中,住户存款和非银存款贡献最大,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主要受节前企业发放薪酬、福利,使得企业存款向居民账户转移的影响;而非银存款不论是新增体量还是同比多增的幅度均远超前几年,这与股市行情直接相关,今年1月权益市场表现强劲,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作为非银存款计入M2(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推动数据上行。

  “超额存款”是否意味着“超额储蓄”

  对于1月天量居民存款未来的去向正在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

  在此,首先需要明确“超额存款”并非意味着就是“超额储蓄”,储蓄和存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信用货币社会,二者可以分离。从历史数据上来看,储蓄上升也不必然对应存款的上升。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指出,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增长,但居民存款增加不等于居民储蓄,2022年居民存款受居民资产配置影响较大。居民新增存款不仅来自居民储蓄,还有购房支出大幅下降,以及居民资产从股市、基金、理财转向定期存款的影响。2022年居民储蓄比2021年增长1.85万亿元,远低于居民新增存款增幅。

  但“超额存款”和“超额储蓄”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超额存款”一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超额储蓄”,居民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另一部分是居民部门调整资产配置后的“存款回流”,购房减少、理财产品赎回等导致其他投资在总资产中占比下降,银行存款占比上升。

  超额存款主要来自于消费减少、购房支出下降、理财产品赎回。据测算,居民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上升,贡献约1.5万亿;居民购房支出减少,贡献约3万亿;金融市场波动,居民存款回流,贡献约2.5万亿。

  “超额存款”和“超额储蓄”会去哪?

  罗志恒指出,超额存款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但只有部分超额存款能用于消费。源自购房支出下降和理财产品赎回的超额存款,属于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未来将重新用于购房和其他投资。

  虽然超额储蓄为消费回暖提供了资金支持,但过去三年居民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发化,消费意愿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消费的提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对消费反转有过高期待。

  今年总体消费趋势将迎来明显恢复;结构上,服务消费的弹性高于商品消费。然而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速、消费意愿、贫富分化等因素,消费或仍低于潜在趋势水平,需要政策进一步发力提振。

  李超团队估算,2020-2022年的居民超额储蓄体量预计共计3.98万亿,预计2023年居民储蓄存款释放将流动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各项政策核心在于围绕共同富裕、为民生领域降成本,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实体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

  国联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杨灵修表示,居民减少房地产配置带来的超额储蓄有望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一方面,政策层面坚持“房住不炒”,随着房价市场走弱,居民配置房地产的性价比在降低,超额储蓄或难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叠加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导致居民投资渠道匮乏,或推动居民超额储蓄资金入市。另一方面,当前A股估值均处在较低位置,且股债收益率处于高位,权益类资产具有较高吸引力。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认为,居民超额储蓄是否会催生股市行情,并非取决于绝对金额或者比例,而是取决于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什么时点入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居民存款热情飙涨,不买房不炒股都不是原因

      作者:杜川  在存款利率不断调降的背景下,我国居民部门的存款规模反而大幅飙升,这一现象被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  实际上,居民存款多增在2022年就已表现得非常明显,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时间:02-15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来了

      2月10日,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3家机构共发售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部产品均为公募类净值型开放式产品。其中,5只为新发产品,2只为存续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6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这标志着,投资者可以正式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

    时间:02-14
  • 邮储银行首批代理销售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2月10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公布了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名录。同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首批银行,在全国36个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城市或地区上线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提供资金账户开立、基金投资、理财投资、保险保障等全方位的养老金投资服务。  根据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邮储银行...

    时间:02-13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家机构的7只产品可选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终于上线了。2月10日,中国理财网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的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发售。至此,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货架”终于集齐个人养老金储蓄、个人养老金...

    时间:02-11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家机构的7只产品可选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终于上线了。2月10日,中国理财网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的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发售。至此,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货架”终于集齐个人养老金储蓄、个人养老金...

    时间:02-11
  • 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密集面世 有望为债市注入稳定配置资金

      本报记者 苏向杲  继公募基金推出多款混合估值法产品后,近期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徽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以寻求在产品规模和投资者持有体验之间达到平衡。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此类产品将为债市注入一些稳定的配置资金,有利于债市回暖。该类产品对个人...

    时间:02-10
  • 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实际募集规模同比下降14% 业界预计摊余成本法产品数量不会持续增加

      本报记者 余俊毅  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而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不断提高投研能力,谋求更大市场占有率。  开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正积极实践,不断增强资产配置能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市场有望迎来更稳定的增长。  理财产品实际募集规模下降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统计数据,1月份,银行理财...

    时间:02-10
  • “超额储蓄”引发讨论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  本报记者 陈果静  近期“超额储蓄”引发较多讨论。超额储蓄,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往年,2022年的居民新增存款明显较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这与2021年全年的水平相比,多增7.94万亿元。  人们为什么又爱...

    时间:02-01
  • “超额储蓄”引发讨论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  本报记者 陈果静  近期“超额储蓄”引发较多讨论。超额储蓄,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往年,2022年的居民新增存款明显较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这与2021年全年的水平相比,多增7.94万...

    时间:02-01
  • 春节过后,万亿“超额储蓄”能否引发报复性消费反弹?

      自中国优化防控举措后,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超额储蓄”的概念被各大机构频繁提及。疫情期间,家庭储蓄持续累积,机构普遍预计去年超额储蓄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同时,自疫情开始以来银行存款增长近50%——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家庭人民币存款增长了创纪录的17.8万亿元人民币(合2.6万亿美元),与2021年的9.9万亿元人民...

    时间:01-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