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MLF连续三个月加量续作,今年降准降息可能性有多大?

2023-02-15 14:31:05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杜川

  MLF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政策面继续支持银行信贷投放“适时靠前发力”。

  2月15日,央行网站公告表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今日进行499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与此前持平;与此同时,进行20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今日有641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外2月共有3000亿元MLF到期。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MLF加量平价续做,将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性,增加银行贷款投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遏制2月初以来的市场利率上行势头,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银行以较低成本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

  此次操作后,后续央行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有多大?不少观点认为,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但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连续三个月超额续做

  2月MLF操作量为4990亿,到期量为3000亿,这意味着本月央行实施了1990亿净投放,为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

  对于本月MLF超额续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稳增长政策发力共同作用下,1月实现信贷“开门红”,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较大消耗。接下来为拓展经济回升势头,需要银行信贷投放继续“适时靠前发力”。本月MLF加量续作,将直接为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增加其放贷能力。

  庞溟认为,超额平价续作MLF,主要是结合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来及时回补流动性缺口,对冲和熨平前期投放的流动性在短期内集中到期并自然回收、月内缴税高峰、 财政债净缴款、存款缴准等原因给流动性和资金面带来的短期扰动和抽取效应。这充分体现了央行一直以来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政策思路,保持流动性动态平衡、总体宽松的政策意图,精准、灵活、高效、科学、 有收有放、收放自如的市场操作,有利于平抑资金面和资金利率中枢波动,维持资金价格合理和市场预期,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和整体资金供求。

  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从央行操作特点看,公开市场灵活操作,平稳短期流动性,同时,适度增加中长期资金投放,推动宽信用,偏积极政策取向,助力经济稳步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2月15日,央行还进行20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6410亿元逆回购到期。上周,市场资金面出现阶段性紧张,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对此,央行动用不同工具平滑市场波动,本月MLF加量操作即是其中一部分。

  近期,受贷款高增、经济回暖预期升温等因素影响,银行同业存单利率上行较快。其中,进入2月以来,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升至2.61%(2月1日至14日),较上月同期上行0.12个百分点,向着1年期MLF利率进一步靠拢。

  王青认为,近期央行持续通过大额逆回购“补水”,也有助于遏制2月初以来的市场利率上行势头,引导DR007、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等基准市场利率中枢较为稳定地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下方。这将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银行以较低成本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

  5年期以上LPR非对称下调仍存可能

  回顾2022年,LPR共进行了三次下调,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

  年初至今,楼市仍在延续低迷状态,专家认为这需要进一步引导居民房贷利率下行。

  王青认为,存款利率下调、降准落地等因素会抵消前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影响,增加银行下调实际贷款利率,乃至报价行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他判断,2月1年期LPR报价有望保持稳定。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更大幅度下调腾出空间。监管层有可能于一季度引导报价行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

  庞溟认为,从价的角度来看,虽然1月多项信贷数据超出预期并实现“开门红”,但央行或需要等待更多数据点以排除季节性因素和早春因素扰动、判断实体信贷需求。加上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与潜在的通胀升温压力等制约因素,总的来看目前降息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不高。但是,考虑到有效降低购房负担和贷款成本以提升居民购房需求的政策取向,仍不排除后续5年期以上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

  降准降息短期或落空

  在1月信贷放出“天量”后,央行选择加量续作MLF,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今年降准、降息都具备操作的空间和可能。但当前经济转入回升阶段,短期内降准、降息的概率在下降。

  王青认为,尽管央行将降准定位为常态化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但市场仍普遍将其视为货币政策放宽、逆周期调控加力的重要政策信号——2022年4月和12月两次降准,分别对应两轮疫情高峰冲击。当前经济转入回升阶段,这一阶段实施降准的概率较低,特别是在当前存准率已经不高的背景下。

  而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政策工具,降息往往在应对重大冲击、托底经济运行的时点推出,发挥“雪中送炭”作用。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分析认为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并不高。

  王青判断,着眼于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意外事件冲击,2023年降息的大门没有完全封闭。在二季度之后的经济回升过程中,考虑到今年物价有望继续处于整体温和状态,加之房地产低迷、外需放缓等因素还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一定扰动,因此年内上调政策利率的概率也不大。

  庞溟则表示,考虑到宏观经济回稳复苏与筑牢金融安全网仍需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和资金面的平稳宽松呵护,预计下阶段央行将继续以动态微调短期流动性为主要着力点,近期央行将继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保持一定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进行前瞻操作、精准调节、有效调控,适时适度注入流动性,做好做细流动性跨周期调节。

  而从全年来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精准有力”基调下,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健宽松,预计2023年仍有两次降准操作,4月和10月是窗口期。一方面是应对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为银行定期提供长期稳定资金,降准仍有必要;另一方面,一季度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显效和信贷“开门红”之后,若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和斜率弱于预期,不排除二季度初会适时通过降准等操作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日本政府提名植田和男任央行行长:学者出身的平衡派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4日向众参两院议院运营委员会理事会提交人事方案,由曾任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的经济学家植田和男出任下一任央行行长,接替将于4月8日任期结束的现任行长黑田东彦。  报道称,植田将成为战后首位学者出身的央行行长。2名副行长人选分别是前金融厅长官冰见野良三和央行理事内田真一。...

    时间:02-14
  • 日本政府提名植田和男任央行行长:学者出身的平衡派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4日向众参两院议院运营委员会理事会提交人事方案,由曾任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的经济学家植田和男出任下一任央行行长,接替将于4月8日任期结束的现任行长黑田东彦。  报道称,植田将成为战后首位学者出身的央行行长。2名副行长人选分别是前金融厅长官冰见野...

    时间:02-14
  • 补充银行中长端流动性 2月MLF有望超额续做

      彭扬 欧阳剑环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近期再度进入净回笼状态。2月1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040亿元。  专家表示,当前央行在数量端调控空间相对充分。在稳增长目标下,央行有望超额续做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补充商业银行中长端流动性。  市...

    时间:02-14
  • 央行2月14日开展9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2月14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91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官网...

    时间:02-14
  • 日本央行新正副行长基本敲定 市场期待货币政策正常化

      中新经纬2月1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3日报道,鉴于日本央行新正副行长3人的人事基本敲定,市场相关人士纷纷认为,这意味着朝着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迈出了一步。  据介绍,行长人选植田和男、副行长人选冰见野良三和内田真一虽不为大众所熟悉,但在经济专家间以理论家和实干派著称,在海外也受到好评。但经济形势不断波动,若作出错误...

    时间:02-13
  • 央行结束连续三日投放转为回笼 市场人士:资金中枢暂难明显下行

      2月13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4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回笼1040亿元,结束自上周三以来的大规模净投放。与其对应的是2月10日银行间市场DR007(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加权利率为1.94%左右。  市场人士指出,本周缴税和 MLF(中期借贷便利)续做等因素或仍将对资金面构成扰动,且后续同业存单...

    时间:02-13
  • 央行金融统计数据“纳新” 消费金融等三类公司“入列”

      本报记者 李 冰  2月10日,央行在《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表示,自2023年1月起,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  2月12日,记者连线的多家持牌消金机构均表示,此举反...

    时间:02-13
  • 全球央行为何囤黄金

      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央行增持黄金103万盎司。而在此之前,我国的黄金储备量自2019年9月开始,连续三年保持在6264万盎司水平。2022年12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97万盎司。今年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到6512万盎司,较去年12月末增加48万盎司,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增持规模达到248...

    时间:02-13
  • 全球央行为何囤黄金

      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央行增持黄金103万盎司。而在此之前,我国的黄金储备量自2019年9月开始,连续三年保持在6264万盎司水平。2022年12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97万盎司。今年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到6512万盎司,较去年12月末增加48万盎司,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增持规模达到248万盎司。受此影响,1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估值达到1252.83亿美...

    时间:02-13
  • “5月1日起征信可修复”?央行武汉分行:网传信息不实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微信公众号日前发文称,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一些自媒体错误解读,在网络上传播“征信可以修复了,2023年5月1日起执行”“只要结清逾期欠款,就能立即修复征信”等不实信息。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信息不...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