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扎根中国,实现更大发展——外国中小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

2023-02-15 14:54:10

来源:人民日报

  扎根中国,实现更大发展 ——外国中小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一)

  近年来,中国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吸引了一批国外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不少接受采访的企业管理人员表示,开放的营商环境、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完善的产业链,让他们对在中国实现更大发展充满信心。

  德国机床附件公司——

  “中国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外企吸引力”

  本报记者 姚雪青

  “今年首月,我们在中国国内的订单增长了27%,国外订单增长了34%,呈现出供销两旺的好势头。”德国德纳泰克集团亚洲区销售副总裁莱尔·希尔德布兰德兴奋地告诉记者。春节刚过,德纳泰克的子公司——无锡托达康机床附件有限公司的机械加工车间里就已一片忙碌。测量、钻孔、裁切……高品质的刮屑板、XY轴防护系统、风琴护罩等产品生产有条不紊。

  托达康为全德资企业,于2007年落户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德纳泰克集团在华投产的唯一企业。产品除供应中联重科、山东临工等中国国内大型企业外,还大量出口欧美市场,采购者不乏德玛吉等全球一线工业制造商。“德国技术的先进性,‘链’上中国制造的精密度,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成为我们的客户。”希尔德布兰德说。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在生产中金属杂屑多、温度高、粉尘密。如果内防护设备标准不够高,会导致工作寿命缩短,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托达康的拳头产品正是为机床生产内防护的‘金钟罩’。”希尔德布兰德介绍,“我们使用新能源材料,研磨颗粒十分细小,对精密加工要求非常高。普通保护设备两个月就需更换,我们的设备能坚持一年。”

  希尔德布兰德认为,托达康机床附件产品质量高、保护性强,与中国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每当一项新技术的资料从德国传到滨湖区的生产车间,我都会看到他们和技术专员一起钻研的场景。”他说,在智慧化机械设备与经验丰富产业工人通力合作下,托达康已具备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开发制造各种非标产品的能力。

  希尔德布兰德表示,产业链上下游完整、交通物流方便、营商环境友好、政策扶持全面,让他们愈加看好在中国发展前景。近期,托达康赶工生产一家工程车辆制造企业急需的金属拖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凭借太湖湾科创带沿线丰富的原材料采购资源和长三角便利的运输条件,一卷卷钢卷拉进厂区,经过冲压组装加工程序并完成校正和性能调试,托达康仅用10天就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较常规周期缩短一半。

  “15年前,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外资优惠政策,是我们投产落户的最大吸引力。发展至今,中国的制造能力持续提升,则让我们的黏性越来越高。”希尔德布兰德介绍,依托长三角便利的港口、铁路、航空等优势,托达康已经实现供应链本土化,目前70%以上的原料来源于无锡及周边地区,研发设计近年来也逐渐向无锡倾斜,“在中国设厂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中国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外企吸引力,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给予我们更多信心!”

  以色列干细胞医学公司——

  “我们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

  本报记者 王永战

  “我们看好在中国发展前景,我们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以色列干细胞医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埃胡德·马洛姆表示,细胞疗法近年来在中国兴起,随着政府对干细胞领域科学研究经费的增加,许多研究都取得了进展。中国的大型制药公司都意识到了细胞疗法的潜力,开始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针对多种适应症的细胞疗法,给他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马洛姆拥有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学士学位,是干细胞开发和相关药物研究方面的专家,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高级管理和运营经验。他先后担任梯瓦制药公司两个部门的副总裁,还曾任马克特信阿甘公司首席执行官,现在是干细胞医学和马龙制药两家公司的负责人。

  “干细胞医学公司成立于10年前,专注于使用细胞技术治疗神经方面的适应症。”马洛姆说,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用单纯外泌体和载药外泌体治疗自闭症,用抗骨形态发生蛋白小分子促进髓鞘再生,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作为政府批准的生物技术公司,干细胞医学公司在以色列享有税收优惠和政府拨款。马龙制药则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和癫痫的缓释普瑞巴林等药物,主打产品是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的醋酸格拉替雷长效缓释注射剂。

  “我们与中国拥有良好的合作。”马洛姆介绍,马龙制药在南京拥有当地员工和设施,已与中国大型制药公司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干细胞医学公司的外泌体细胞项目也即将入驻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并在后者的牵线下,于2022年与成都拜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对接合作意向。三方已通过线上会谈讨论了几个主要产品的合作方式,以及未来进一步投资合作的可能性。“中方合作伙伴的知识和能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马洛姆说。

  马洛姆坚信,现在正是投资和推动细胞治疗产品在中国发展的正确时机。有了马龙制药在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干细胞医学公司也将与更多中国公司开展合作,共同为人类生命健康谋求福祉。“我们正寻求与更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合作,推动公司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马洛姆介绍,中国许多公司已经显示出对投资干细胞医学公司处于临床试验Ⅰ期和Ⅱ期产品的兴趣,“我非常期待尽快再次访问中国,和新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见面。”

  新加坡“芯片全科医院”——

  “中国市场综合优势吸引我们紧密合作”

  本报记者 刘 慧

  “事实证明,我们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新加坡胜科纳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晓旻介绍,公司在中国已经连续7年实现业务营收的大幅增长。2022年,胜科纳米全球总部大楼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此外,公司在南京和福建也建设了大型检测分析实验室,今年华南和华北区域还将同时建成两家实体实验室。

  胜科纳米于2004年在新加坡成立,是聚焦电子及半导体领域,提供一站式材料分析、失效分析、可靠性分析等服务的“芯片全科医院”。走进胜科纳米的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芯片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对于出现信号检测错误的异常芯片,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失效点定位,并结合芯片的原始设计情况判断芯片失效的机理,制定纠正和改进措施。“如果把一个晶体管比作一只蚂蚁,那么这样一颗芯片的面积甚至会超过一个足球场。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在这个‘足球场’上找到那只‘生病的蚂蚁’,同时找出病因,最大程度保证芯片制造的高成品率。”李晓旻说。

  2012年,李晓旻跟随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这里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科创氛围都很好,办事效率也很高。”考察后,他决定将胜科纳米落户于此。苏州工业园区也为胜科纳米在中国发展积极提供帮助。比如,公司在芯片生产中需要用到精密仪器,工作环境对振动、磁场等要求很高,工作场所必须远离地铁、高压电、高架桥等公共设施,就连地下停车场都不能有。园区协助公司找到了合适的厂房,让胜科纳米的仪器得以平稳运行。随后的10多年里,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胜科纳米在中国开拓出一片广阔市场

  “中国市场综合优势吸引我们紧密合作。”李晓旻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在市场潜力、工业体系、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推动相关行业发展。这不仅为胜科纳米提供了投资兴业的沃土,也为公司同国际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李晓旻介绍,胜科纳米与美国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赛默飞就将此前的合作延续到了中国。2021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上,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赛默飞世尔中国区分析仪器集团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苏州胜科半导体分析测试平台”,旨在共同助力纳米技术产业发展,为中小企业和初创科技公司提供更好服务。

  “未来,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同中国进行紧密的合作,继续分享中国庞大市场发展机遇。”李晓旻说。

  意大利汽车和工业设计公司——

  “我们非常看重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谢亚宏

  “进入中国近30年来,我们在见证中国经济中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成长。”意大利宾尼法利纳公司销售与市场高级副总裁朱塞沛·博诺罗说,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和中国市场中国伙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宾尼法利纳成立于1930年,是意大利久负盛名的汽车和工业设计公司,曾为多个国际汽车品牌设计和制造1200多种车型和车身,获得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据博诺罗介绍,宾尼法利纳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注重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并在全球率先设计了针对汽车车身的全尺寸风洞。此后,公司还逐渐涉及整车制造和其他产品的设计业务,并将汽车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产品设计领域。

  1996年,宾尼法利纳成为第一家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设计服务的意大利公司,之后又与奇瑞、华晨、东南等中国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博诺罗表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厂商对车辆的设计要求从偏重实用性转向了舒适和美观,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激励我们不断提升水平,设计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他说。

  2010年起,宾尼法利纳先后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设计中心,并在宁波等地设立办事处,专门为中国客户提供在地服务。“中国是公司第三个设立分支机构的海外国家,我们非常看重中国市场发展机遇。”宾尼法利纳上海公司总经理阿尔贝托·比吉尼奥里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成为宾尼法利纳与中国企业的重要合作方向。

  “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智能物流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令我们印象深刻。”比吉尼奥里介绍,宾尼法利纳目前正与百度旗下公司合作研发智能新能源重型卡车,“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相信在量产后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汽车设计,宾尼法利纳在中国的业务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浙江省嘉善县“蓝环”新城设计项目。项目占地380多万平方米,建成后除供市民生活外,还有高教科研和食品生产等多种功能。“这里让我想起了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这也是我们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比吉尼奥里注意到,项目方在设计要求中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中国发展理念不断成熟的标志,也将为我们未来在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9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遗愿书一带就是三年

      中新网杭州2月10日电 (钱晨菲)“茫茫人海中,患者能与我配型成功,是Ta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这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10日,在杭州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90后”杜先生经过顺利采集,成为浙江省第8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杜先生是河北石家庄人,2021年来到浙江衢州工作,是某贸易公司的一名职员。...

    时间:02-10
  •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周国超:“我义不容辞”

      中新网福州1月16日电 (薛昀)经过几天的准备,出身医学世家的周国超于16日完成捐献,成为福建省第375例、南平市政和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月13日上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与祝福中,来自南平市政和县的周国超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知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

    时间:01-16
  • 特殊的新年礼:杭州小伙“阳康”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 (钱晨菲)13日,记者从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获悉,经过4个小时采集,杭州快递小哥姚凯凯顺利捐献197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由专人紧急送往患者所在医院。据了解,姚凯凯是2023年首例、浙江省第862例、杭州市第26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80后...

    时间:01-13
  • 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曙光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帕金森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杀手”。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季维智院士、李天晴教授团队在应用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伙伴期刊—帕金森病》。  目前,我...

    时间:01-04
  • 新年“第一捐”:“95后”暖男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中新网郑州1月3日电 (记者 韩章云)2023年的首个工作日,“95后”河南郑州志愿者王俊磊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1月3日,在亲属、同事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王俊磊走进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

    时间:01-03
  • 河南三年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357例

      中新网郑州12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12月29日,志愿者王志扬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陌生患者送上“生命礼物”。他是河南省第118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为2022年河南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我的捐献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王志扬是河南信阳商城人,2018年5月加入中...

    时间:12-29
  • 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和干细胞制造眼组织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可支持视网膜感光的眼组织。这一技术为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退行性眼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模型,将促进人们对致盲疾病机制的理解。   该研究所的卡皮尔·巴尔蒂博士说:“我们知道老年性黄斑变性始于血-...

    时间:12-29
  • 福建惠安姑娘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

      中新网福州12月27日电 (薛昀)2022年12月,福建福州处于新冠病毒多人群感染的非常时期,一位年轻人克服万难,奔赴医院,为的是履行她4年前许下的救人诺言。  12月27日,福建惠安姑娘周静静完成捐献,成为福建省第373例、泉州市第3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2年12月23日上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