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消费视窗·身边市场看信心:外商投资意愿持续高涨

2023-02-15 05:55:58

来源:人民日报

  外商投资意愿持续高涨(消费视窗·身边市场看信心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渠道不断畅通,外商来华投资更加便利,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意愿高涨。

  项目接连落地——

  投资中国信心足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富有韧性和活力,通过持续在中国发展,博世将有效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力。

  1月12日,全球规模领先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在苏州举行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据介绍,新基地项目总投资超10亿美元,将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以及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内的多项自动驾驶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和生产。

  同一天,总投资20亿元的太古可口可乐昆山项目签约落户昆山,成为其迄今在华最大的单笔投资。该项目致力打造华东地区研发制造基地、分拨销售中心,每年可灌装饮料超160万吨。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2023年,外资项目有序推进,外资企业加码中国的信心不减。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表示,德国博世集团近期宣布在苏州设立新基地,体现出企业中国市场的信心。勒歇尔认为,随着中国消费进一步回暖,市场活力增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很乐观。

  1月2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分享了在广东投资投产计划。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许敏表示,将把宝洁国际贸易供应链控制中心从欧洲迁至广东,负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的进出口业务管理服务,奠定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进一步辐射欧亚市场的战略布局。

  前不久,中国贸促会对160多家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进行的快速调研得出了同样的结果。统计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表示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兴业,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受访的外资企业普遍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在市场潜力、工业体系、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创新动能澎湃——

  高质量发展基础牢

  “我们数字化、电动化和循环永续的集团战略与中国发展方向相契合。”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表示,宝马将进一步推进在华数字化和电动化的研发和生产布局,包括投资100亿元扩大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的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2022年,德国宝马集团在中国不断推出新举措,发布全系车型,完成沈阳生产基地两大重点扩建项目。进入2023年,中国仍然是宝马集团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

  “我们愿与中国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始终保持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同频共进、协同发展、共创共赢。”齐普策认为,中国是推动新兴技术超大规模应用的热土。如果某项技术在中国市场形成规模,就能在全世界规模化应用。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8.3%,占全国36.1%,较2021年提升7.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分别增长56.8%、35%和21.3%。

  “这说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已形成与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体系,跨国公司希望与中国企业共同成长,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表示。

  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我国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牢固。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十一位。

  为了促进外资更好参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享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前不久,商务部、科技部等21个部门研究提出了4方面16条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

  “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科技部成果与区域司副司长吴家喜表示,下一步,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推动外资研发中心更好融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中发挥更大作用。

  政策利好不断——

  外商投资预期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拿出“闯”的精神、“干”的作风,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今年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总条目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外商投资鼓励目录内的行业领域,可享受关税减免、土地优先供应等优惠政策。

  1月28日,浙江省商务厅在官方公众号上,以中英双语向广大外资企业致信,信中表示:“新的一年,浙江将以超强决心、超常举措、超大力度吸引全球投资合作,与外资企业共享新时代新发展,共赢新机遇新未来。”

  同日,上海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印发《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聚焦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从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管、支持重点区域创新引领、加强协调配合和组织保障等方面着手,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1月29日,江苏省召开全省商务工作会议,提出将全面推动境外招商引资工作,开展“走出去”招商引资,谋划推出一批省级境外招商经贸活动,统筹指导各地赴境外招商。

  “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做好外资工作,相信会有更多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投资中国,实现更好发展。”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说,2023年,商务部将深入实施外商投资法,保障外资企业平等进入市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强化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的作用,及时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各类困难问题,坚定外商投资信心。

  本报记者 罗珊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海企业开办时间缩至3个工作日 五年新增市场主体17.38万户

      中新网西宁2月14日电(祁增蓓)14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兴民在该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五年来,青海省全面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智慧监管、综合执法优势逐步显现,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企业开办时间从20多天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五年新增市场主体17.38万户,增长45%。  刘兴民介绍,2022年,青海省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6....

    时间:02-14
  •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总量三分之二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总量三分之二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实施个体工商户...

    时间:02-14
  • 强信心·开新局|1.6亿多户市场主体抢抓机遇展现生机活力——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1.6亿多户市场主体抢抓机遇展现生机活力——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1.6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细胞”单元,是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经济冲击,我国广大市场主体攻坚克难、顽强奋斗,释放出强大生机...

    时间:02-14
  • 截至今年1月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占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时间:02-14
  • 新疆喀什地区出台31条优惠政策 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8日电 (记者 朱景朝)8日,记者从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获悉,新疆喀什地区日前出台31条优惠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据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落实喀什地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安排部署,降低企业成本,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最大限度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促进市场主体加速涌现,促进喀什地区...

    时间:02-08
  • 北京电子营业执照累计使用量突破1亿次 便利市场主体营商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跨场景、跨区域广泛应用。截至目前,北京全市累计调用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强势突破1亿次,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稳居全国首位。  电子营业执照是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核发的载有市场主体登记信...

    时间:02-06
  • 去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增长近两成 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热土

      本报记者 冯其予  2022年,“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迈出了新步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7.7%,占比保持在17.9%。  在国新办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也创下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外贸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

    时间:02-03
  • 中安时评:厚植营商沃土,让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土壤,营商环境越优,企业发展就越加充满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就愈发光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春节后各地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一个高频词,释...

    时间:02-02
  • 青海累计为超22万家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约7759万元

      中新网西宁2月2日电(祁增蓓)2月2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获悉,自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政策实施以来,该行持续推动青海省人民银行系统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分公司落实落细国务院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决策部署,累计为青海省超22万家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约7759万元。  据介绍,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

    时间:02-02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2年税收数据 超4.2万亿元税费“红包”惠及市场主体

      1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为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部署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

    时间:02-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