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用技术和法规防控伦理风险 为生成式AI这匹“黑马”套上“缰绳”

2023-02-14 02:26:06

来源:科技日报

  一方面,生成式AI固然便利了生产、生活,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生成式AI可能会被人们无意滥用,甚至被目的不纯之人恶意利用,对社会造成危害。

  ——闫怀志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与安全研究所所长

  ◎实习记者 李诏宇

  谈到AI领域的未来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生成式AI。如今,一经推出就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走红的、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便是一种生成式AI。

  近日,OpenAI又以“区分人工编写还是AI生成的文本”为目的,趁热打铁地推出了一款AI检测器。

  滥用生成式AI可能带来哪些危害?AI检测器对于消除此种危害有何助益?如何利用包括AI检测器在内的多种手段,在推进生成式AI产业化的同时,促进生成式AI的规范使用?针对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生成式AI是把双刃剑

  “通常来说,生成式AI是指使用机器学习等各种AI算法,让人工智能能够利用数据进行学习,进而创建或生成全新的原创内容的一种技术。”北京理工大学网络与安全研究所所长闫怀志表示,“目前,生成式AI能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或代码等多模态的原创内容。”

  ChatGPT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来进行对话,并能根据对话的上下文与人类进行相应的互动。与此前同类型的模型不同,ChatGPT不仅在对话的真实感与流畅性上取得了很大的提升,更在互动性上几乎“无出其右”。

  以ChatGPT的横空出世为代表,生成式AI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正驱动着全球生成式AI产业的加速发展。优秀的生成式AI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助手与信息检索工具,其不仅可以带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领域的深刻变革,还能在艺术和内容创作等的过程中减少以往调色、勾画轮廓等繁琐的程序性工作,极大地推动各类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随着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扩大,生成式AI正迅速成为全球科技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热门赛道,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格局。

  然而,随着生成式AI的爆火,其安全性也遭到了质疑。近日,一份关于ChatGPT的报告显示,在500名IT行业决策者中近一半的人认为,2023年内,将会出现个人恶意使用ChatGPT发动的网络攻击。无独有偶,此前的AI绘画等其他生成式AI同样遭受过相应的质疑。

  “生成式AI是一个‘可怕的好东西’。”闫怀志表示,“一方面,生成式AI固然便利了生产、生活,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生成式AI可能会被人们无意滥用,甚至被目的不纯之人恶意利用,对社会造成危害。”

  闫怀志进一步解释道,生成式AI能够产出逼真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可能会被滥用于诈骗、欺诈、剽窃、造谣、伪造身份等不当甚至违法的场景。

  “以AI检测AI”避免技术滥用

  ChatGPT不仅能像人一样进行聊天对话,它还能根据用户的要求作诗、编代码,甚至写论文。

  正因如此,OpenAI近日还推出了AI检测器,其目的正是为了检测一段文本是否为AI生成,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文本来源,避免AI文本生成器被滥用,造成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在很多场景下,对文本、图片等是否由AI生成进行识别是必要的。而这种识别所用到的检测工具,就是AI检测器。”闫怀志说,“AI检测器在技术架构上与生成式AI类似,以生成式AI创作的内容与非生成式AI创作的内容作为数据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来‘培养’识别能力。”

  这种“以AI检测AI”的方式,充分发挥了AI学习的优势。

  闫怀志表示,通常来说,目前的AI检测器并不会给出是或否的精确判断,而是根据置信度给出“很有可能”“可能”“不清楚”“不太可能”“非常不可能”等模糊判断,将最终评判权交由人类自身。

  然而,目前AI检测器的检测水平并不理想。闫怀志说:“OpenAI研发的AI检测器的检测成功率仅为26%左右,还处于较低水平。”

  据悉,OpenAI推出的AI检测器能较轻松地区分单独的人工编写文本和AI生成文本。然而,当人工编写文本与AI生成文本混合在一起时,该检测器就难以进行准确识别了。

  目前AI检测器的检测水平,显然无法有效解决滥用生成式AI带来的危害。“如果AI检测器的检测成功率能够得到较大提升,必将有助于解决目前使用生成式AI所带来的部分问题。但很显然,目前离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闫怀志表示。

  多管齐下促进生成式AI健康发展

  在享受生成式AI所带来的巨大利好的同时,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规范其使用,而这些措施里,既包括AI检测器在内的各类技术手段,也包括制定相关规范性的政策法规。

  相关专家曾提出,生成式AI是由人类设计的。因此,人类也需要在生成式AI的程序中嵌入相应的限制手段,使它的行为以保障人类安全为底线。换句话说,就是要用优先级更高的技术规则去限制其他技术。

  “ChatGPT规避技术伦理风险的方案大概就是遵循了这个思路。”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凯解释道,“人类通过对一些特定的问题进行优先判断,并以此构建具有约束力的模型,再让这个模型在ChatGPT的整个模型训练过程中发挥作用,以保证其回复符合人类伦理。此外,应该还有一些‘兜底技术’,让ChatGPT对于一些敏感问题不予回复。”

  闫怀志表示:“除了这些技术手段外,我们还需要明确界定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人们告知哪些内容是通过生成式AI生成的。”通过相关的技术规范,界定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有利于保障生成式AI遵循相应的技术伦理要求。

  除此之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正在推动着生成式AI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据悉,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也相继于2019年和2021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上述文件为我国目前生成式AI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

  “我们应该完善生成式AI的法律监管机制,坚持正义的普适价值标准、安全的核心价值目标、创新的根本目的,构建相应的伦理规范体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诉讼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陈磊表示,“具体说来,法律监管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应注意预防,投资者在研发生成式AI之前,应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书,将其人工智能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和备案;事中须加强管控,在发现生成式AI侵犯他人著作权或者内容涉及伦理道德不当时,应当及时进行管控;事后要注意监督,对相关侵权行为及时进行处罚,保障他人合法权益。”

  “可以想见,未来生成式AI技术与监管的博弈必将展开。”闫怀志表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经信局: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北京经信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北京经信局提出,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供给。同...

    时间:02-13
  • ChatGPT爆火背后:这些私募已悄然布局概念股,浮盈几何?

      中新经纬2月13日电 (邓芷若)近日,语言学习模型ChatGPT火爆全网,多次冲上热搜,相关概念股也一路走高。中新经纬发现,已有百亿私募提前布局相关概念股,它们最新持股市值几何?ChatGPT有让它们大赚一笔吗?  哪些机构踩中风口?  据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有包括一村投资、珠池资产、昭融汇利、银万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以及混...

    时间:02-13
  • ChatGPT写研报像模像样 取代“金融民工”道阻且长

      证券时报记者 王蕊  正如AlphaGo因战胜围棋世界冠军而一举成名,ChatGPT近日也因为一篇券商研报火到出圈。在专业人士眼中,ChatGPT核心竞争力在于理解人类提问的能力特别优秀,且具备一定的思维链能力。换言之,ChatGPT的表现比以往任何AI模型都更加像人。  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再度激发了人们对AI技术的想象空间,迫不及待开...

    时间:02-13
  • ChatGPT担心自己被取代吗?TA和我们说了点真心话……

    近日,ChatGPT爆火,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进行对话,生成文本,进行文本分类等任务。在推出两个月后,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而在ChatGPT爆火之后,百度率先传出3月份将发布中国版的ChatGPT,紧接着科大讯飞也曝出加紧开发中国版ChatGPT。对此,我们也和ChatGPT聊了聊,并不失时机地发出了灵魂提问:你担心被取...

    时间:02-13
  • ChatGPT已能通过高难度考试 未来教育走向何方?

      作者:钱童心  过去几周,全球科技领域又热闹起来。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爆了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虽然它还不够成熟,但足以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迎接一场全新的技术革新。  已经对此技术表达担忧的是全球高校的校长和讲师。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现行的教育体系。ChatGPT已经可以参加高难度的考试,并提供...

    时间:02-13
  • 写稿的我 可能要被ChatGPT取代了

      【科学咖啡馆】  就在敲下这行标题之前,我对一位聊天机器人说:“描写一个森林里危险的小木屋。”  不到10秒,屏幕上跳出了如下回答:  “小木屋位于森林的深处,黑暗而幽静,充满神秘感。落叶围绕,树枝刺耳;风吹过小木屋,又落下一片又一片的叶子。野兽的咆哮声从远处传来...

    时间:02-13
  • ChatGPT火爆背后有何法律风险?

      调查动机  最近,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AI开发的全新“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了。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它不仅能和人展开互动,还可以写文章、制定方案、创作诗歌,甚至编写代码、检查漏洞样样精通,上线仅两个月全球活跃用户破亿。  对此,有人直呼“太好用了,你要什么它就给什么”,也有人担忧“一些工作将被它取代”。...

    时间:02-13
  • 山寨版ChatGPT来了 创新不能停留于“蹭热点”

      【科技观察家】  ◎张盖伦  美国科技公司OpenAI旗下的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火了,它能响应用户需求,做出“类似人类的反应”,能有逻辑性地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进行分析。这款和以前不一样的聊天机器人迅速收获大量用户,被形容为“久违的现象级消费产品”。  产品火了,仿冒者也来了。市场上已经冒出多种产品,每一个都宣称自...

    时间:02-13
  • 论文都是科技与狠活?ChatGPT为何引教育界“封杀”?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袁秀月)美国OpenAI公司去年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近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人工智能将颠覆哪些行业,再次引发人们讨论。这其中,一个不常在此类话题出现的领域,率先感受到ChatGPT的影响——教育。  “也许这一次,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微软...

    时间:02-12
  • ChatGPT幕后:微软与OpenAI“复杂的交易”谁是赢家谁是傻瓜?

      ·实际上,OpenAI的做法是将公司出租给微软,租期取决于OpenAI的盈利速度。直观来看,投资条款对微软极为有利。  ·最终,判断这笔交易谁是最大赢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hatGPT和OpenAI目前在其产品组合中的其他生成式AI技术(例如文本到图像生成器DALL-E 2)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以及OpenAI离实现其既定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使命有多近...

    时间:0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