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出炉 总投资额达21.5万亿元

2023-02-13 10:41: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包兴安

  今年以来,各地发力扩大投资。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2月12日,多地发布了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合计达21.5万亿元。从投资项目清单来看,新老基建投资共同发力,涵盖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信息智能、新材料等领域。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扩大投资仍是稳经济稳增长的重头戏。今年以来,更多投资聚焦城乡融合、绿色环保、基本民生等生活服务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以及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力求以政府的投资创新带动更多市场化、社会化投资跟进,通过加大技术性、全领域扩大投资,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和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截至2月12日,包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四川、山东、广东、福建、宁夏等省份发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项目合计7652个,总投资额合计2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合计33570.67亿元。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地发布重大项目投资清单而且投资额巨大,说明地方政府把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通过清单发布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冲刺投资“开门红”,为推动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形成坚实支撑。

  例如,上海市2023年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项目191项,涉及总投资约1.7万亿元,其中,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15项,建成项目26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超过2150亿元,比2022年计划数增长7.5%。项目涵盖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5个领域。其中,在科技产业领域,上海市重点推进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共安排项目77项,年度投资计划约816亿元。

  河北省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共安排507个,总投资1.32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600.1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3213.2亿元,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

  山东省2023年共确定重点项目2002个,包括省重点项目1400个,总投资1.09万亿元;省重大项目602个,总投资2.5万亿元。其中,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是2023年省重大项目,以“绿色智能造船、造绿色智能船舶”为方向,将全部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

  天津市2023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73个,总投资1.5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0.57亿元。与2022年相比,今年天津市重点项目的规模、质量均有所提升。重点建设项目中,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项目投资比重由27.82%提升至29.36%。

  “从项目领域看,新老基建投资共同发力有利于新老项目同时增投资,扩产能,提效能,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和市场增效;有利于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优化区域企业发展环境,提高区域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激发新老基建项目活力,进一步提高新老基建项目对新市场环境的适应力,壮大区域经济板块,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宋向清表示。

  谈及各地今年扩大投资的潜力和空间,宋向清认为,增加投资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基建的有效投资永远在路上。(证券日报)

  张依群表示,在具体投资领域方面,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将始终是投资的热点和潜力所在;在具体操作上,应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数据安全、信息智能、生物制药、动力电池等领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闻观察:中国经济凸显全球稳定器作用

      央视网消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增速领先。过去三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8%。近期,多家国际机构调高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社会期待中国经济产生强劲发展动能,对世界和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稳定器作用。  进入2023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部分...

    时间:02-06
  • 遥感“瞰”创新 走近我国的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  春节过后,我国科研工作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们就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一起去我国的几个大科学装置,感受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已超740颗  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我们首先聚焦...

    时间:02-06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启动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2023年2月1日迎来建所50周年,该所正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推进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当天正式启动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工作,随着储存环第一个预准直单元顺利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加速器设备安装进入攻坚阶段...

    时间:02-01
  • 中国还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吗?

      (经济观察)中国还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吗?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王恩博)乌克兰危机爆发并持续发酵,新冠疫情反复延宕,全球通胀高烧不退......对整个世界经济来说,2022年都是极不寻常的年份。  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影响。充满挑战的一年过去后,中国还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

    时间:01-31
  • 巨型充电宝 电网稳定器

      消纳绿电、调节负荷,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   巨型充电宝 电网稳定器(经济聚焦·一线看储能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抽水蓄能和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

    时间:01-31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最新取得一项重大进展——随着HEPS增强器最后一段波纹管1月13日下午封接完成实现合龙,增强器全线贯通。  HEPS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高能所潘卫民研究员宣...

    时间:01-14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最新取得一项重大进展——随着HEPS增强器最后一段波纹管1月13日下午封接完成实现合龙,增强器全线贯通。HEPS真空连接现场。 中科院高能所 供图  H...

    时间:01-14
  • 宁吉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内需最大潜能所在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陈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6日表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内需最大潜能所在。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关键任务。在当天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协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宁吉喆就...

    时间:01-06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韧性足 稳定器功能持续显效

      本报记者 刘 琪  见习记者 韩 昱  2022年以来,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影响下,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一度创下近20年来新高,主要非美货币显著承压,国际汇市“风云变幻”。  面对外部冲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有所贬值。截至12月22日20时23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815,年初至今贬值约9.55%。但贬值...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