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激发企业活力 提振发展信心

2023-02-13 05:50:56

来源:人民日报

  激发企业活力 提振发展信心(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年前从亚洲纺织成衣展上签了一笔大单子,最近一直在加班加点赶制。现在又忙着准备参展样品,越忙心里越有底!”山东威海金冕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兰兰劲头十足,“市场在回暖,国家有帮扶,我们更有信心迈开脚步,努力开拓更大市场!”

  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着力稳经营主体,才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巩固当前经济持续恢复、稳步回升的态势。

  河南围绕增投资、育产业、强主体等六大领域推出90条政策措施,浙江推出包括减负强企、科技创新等在内的“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新春伊始,各地继续使出真招实招,及时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激发企业活力,提振发展信心。

  强预期,让企业爬坡过坎有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指出:“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走进重庆森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转。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帮我们渡过难关,今年力争销售额再上台阶。”公司财务负责人祝玉梅说,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链曾非常紧张。正是有了1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及时到账,让原材料货款难题迎刃而解,保障订单如期交付。

  2022年,财政、货币政策与就业、产业、科技等政策协同发力,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6%,融资成本持续压降。当前,各项政策助企纾困效应持续释放,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精准施策,解决资金难题。

  财税金融齐发力,资金活水汩汩来。

  “今年春节枸杞原浆销售额达3500万元左右,等新厂房建成了,产能还将上台阶。”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祁珍说,此前,公司顺利拿到100多万元低息贷款,稳住了生产经营,顺利赶上了销售旺季,如今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畅通企业资金血脉,宏观政策精准有力。今年初,财政部明确,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各显身手。助力小微企业抓住春节消费行情,工商银行推广数字普惠信用贷款产品“税务贷”,企业在线申请、随借随还、循环额度;牵着企业开年“嘉速跑”,中行嘉兴市分行为企业量身打造无追索权国内融信达融资方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客户,贷款利息给予最高50个基点的减免……

  ——稳岗扩岗,夯实发展基础。

  在海南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年轻技工们正熟练操作机器设备。“这批新人技能扎实,可以保证新订单按标准、按时交付。”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吕娜说,去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通过大数据摸底,将企业列入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政策的企业名单。“不用提交申报材料,36万元返还资金就打到账上,这笔钱用于培训。”

  去年,人社部全面实施“降、缓、返、补”系列政策,助企纾困减压、稳岗扩岗。今年,相关政策继续优化调整,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1月27日,湖南首趟返岗务工专列K6608次满载着1038名返岗务工人员从湖南省新化县出发,直达深圳站,拉开了新一年稳岗就业的序幕。从1月27日到2月6日,新化县陆续开行4趟卧铺专列,免费运送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努力保障用工企业生产有序。

  广东开展“百日千场助万家”招聘对接专项行动,与省外重点劳务输出省区开展线上线下对接、共享用工对接等活动2000多场;浙江绍兴、义乌等城市推出“春节留工”措施,用真金白银留人;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通过各乡镇、各社区工作人员将用工信息转发至有需要的微信群……大江南北,稳岗行动见真章。

  搭舞台,帮企业抢抓机遇上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一辆长17米的挂车载着满满当当的光伏组件产品,从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驶出。“最近每天都有三四千件货物运走,现在工厂都是24小时抢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后。”公司董事长胡林平说。

  胡林平觉得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1月5日,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中标通知书的照片:“新年第一份礼物!”“大礼包”接踵而至,企业在深圳、西安等地的项目纷纷中标,急需扩大产能。金义新区给出土地和证照办理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基地,预计年内产能提升一倍。

  各地区各部门拿出切实举措,引导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激励企业创新创造、敢闯敢拼。

  春回大地。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以及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内生产、流通、消费恢复加快,市场暖意涌动。

  ——激发创新活力赢先机。

  “2月1日,物联网云平台上线,我们抢占先机有了‘法宝’!过几天还有外省客户来调研呢。”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效宗说。

  政府来搭桥、企业敞开门、专家齐上阵……此前,通过5次现场诊断,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困扰企业许久的海量数据存储难题,找着了解决路径。

  为创新发展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国家发改委表示,大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财政部表示,将深入实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信部提出,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

  ——完善要素供给助成长。

  把企业上市及定价的选择权交给市场!2月1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改革后,通过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企业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

  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改革取得突破……近年来,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推动各类企业更好获取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左右逢源、大展拳脚。

  ——拓展发展空间强信心。

  让企业放心投资、放手发展。招投标领域的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持续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得以进入铁路、核电、油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黑龙江要求充分竞争领域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作用,四川提出全面清理和废止阻碍参与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

  新年新局面,各地各部门深入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更多企业发展清除路障,提振各类经营主体信心。

  优服务,增强企业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您再点击一下页面右边的发票领用模块,填写新的发票领用数量就行了。”最近,山东京弘安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孙秀玲通过与税务部门E—tax服务中心视频连线,在远程协助组干部指导下顺利办结发票领用业务,“不再担心办税过程‘卡壳’了,有问题打个视频电话就能解决。”

  优质政务服务没有“天花板”。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打破地域界限、政务藩篱、信息孤岛,让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成为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聚焦痛点,简化服务流程增效率。

  与时间赛跑,用时间换空间。广东为重大项目打造投资建设“绿色通道”;河北邯郸推动审批事项“简郸办”、服务事项“热情办”;税务部门连续第十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等方面继续发力……优流程、减资料、简环节在各地区各部门稳步推进。

  ——技术加持,升级服务模式优体验。

  “自己操作半天总被系统提示缴款失败,原想打个电话咨询一下,没想到直接办成了。”新春新体验,让武汉百步亭花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会计田雪连说“喜出望外”。

  在湖北武汉,税务部门整合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和各区税务局咨询热线,借助微信小程序等渠道,让纳税人缴费人拨打热线时,既可获得政策解答,又能办理相关业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政务服务插上技术翅膀,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多了,“不见面”“非接触”办事成为常态,为各类经营主体增便利、添福利。

  ——凝聚合力,跨部门协作提效能。

  “部门多‘牵手’,企业少‘跑腿’。”各政府管理部门不断深化合作、加强协同共治,为企业送去更多暖心服务。

  工信部等11部门部署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税务部门、海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通过优化电子税务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不断扩大出口退税申报“免填报”范围;市场监管、税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推出企业开办、不动产交易等套餐式集成服务……

  “各部门积极转变理念,实现政务服务‘项目全、覆盖广、质量优、成本低’,让更多企业体验到归属感、获得感。”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说。

  开业、开工、开张!商厦店铺人头攒动,工厂车间热火朝天,重大项目串珠成链,重点工程提速冲刺。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用好各类投融资政策和工具,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助企政策扎实推进,为各类经营主体增动力添底气。在中国经济这片大海上,千帆竞发,不负春光。

  本报记者 王 观 赵展慧 游 仪 曹文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际机构预计中国经济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据新华社纽约2月10日电(记者刘亚南)高盛集团网站10日发布报告说,预计2023年中国4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与内需复苏或推动全球经济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报告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日趋明朗,中国经济复苏节奏加快、全球金融拖累因素逐渐消退...

    时间:02-12
  • 特稿:寒冬有尽 春日可期——出境游有序恢复提振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期待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特稿:寒冬有尽 春日可期——出境游有序恢复提振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期待  新华社记者俞懋峰 马玉洁  飞机“过水门”仪式、红毯礼遇、政府官员迎接……时隔三年,中国出境团队游按下“重启键”,首批出境旅游团已抵达泰国、柬埔寨、阿联酋等国家。中国游客所到之处,无不受...

    时间:02-10
  • 特稿:寒冬有尽 春日可期——出境游有序恢复提振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期待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特稿:寒冬有尽 春日可期——出境游有序恢复提振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期待  新华社记者俞懋峰 马玉洁  飞机“过水门”仪式、红毯礼遇、政府官员迎接……时隔三年,中国出境团队游按下“重启键”,首批出境旅游团已抵达泰国、柬埔寨、阿联酋等国家。中国游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  海内外人...

    时间:02-10
  • 中柬经贸成果丰硕、提振中澳企业信心……商务部回应近期国际经贸热点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题:中柬经贸成果丰硕、提振中澳企业信心……商务部回应近期国际经贸热点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于2月9日至1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柬经贸合作情况如何?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应约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举行视频会谈,中澳经贸走势如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表示仍希望访问中国,中...

    时间:02-10
  • 丰富场景 多地提振消费妙招频出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丰富场景 多地提振消费妙招频出》。文章称,在将促消费放在重要位置的2023年,多地政府在丰富消费场景上妙招迭出,通过组织开展外摆试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举办多主题购物节等方式,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激发消费潜力。  支持“外摆经济”  2月7...

    时间:02-09
  • 国际能源署看好中国经济反弹提振油气需求,高盛料油价重返100美元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强于预期的反弹,这将有力提振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他在本周印度能源周开幕前夕说,已有一些“初步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速将好于预期,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左右将来自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LNG...

    时间:02-08
  • 北京加大对医药健康企业信贷投放 医药机构最高可获1亿元贴息贷款

      医药机构最高可获1亿元贴息贷款 副中心发布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十条措施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关于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重点支持以生物创新药为主的创新药品、以进口替代的高值耗材为主的高端医疗器械、前沿诊疗技术、AI+医疗健康、相关生产性服...

    时间:02-08
  • 中国经济景气回升提振全球信心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3.1个百分点,至50.1%,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释放2023年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新年开工后,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中国吹响“全力拼经济”号角。中国经济开年快速“起跑”,吸引全球热切目光。  经济迎来“开门红”  “在中国庆祝农历新年之际,旅游景...

    时间:02-06
  • 中国出境游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跨境机票订单增长4倍以上。东南亚及欧洲等热门旅游目的地以各种方式热情欢迎中国游客。国际人士表示,中国游客走出国门,有利于重振全球旅游市场,带动相关就业。出境游快速升温,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为旅游市场带来了勃勃生...

    时间:02-04
  • 湖北开展活动提振汽车消费信心

      中新网武汉2月3日电 (郭姗姗)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消费者委员会联合武汉市及武昌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3日在武汉共同举办“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2023年湖北省汽车消费“三心”创建活动。  汽车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汽车消费“三心”,即质量放心、购买舒心...

    时间:02-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