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16家非上市险企高管薪酬哪家强:最高近千万,多数低于三百万

2023-02-10 10:59:0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偿二代二期实施后,非上市保险公司董监高收入首次披露,哪些险企高管薪酬较高呢?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约145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了2022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有120多家险企披露了董监高的相关薪酬情况。但在120多家披露了董监高薪酬的险企中,有较少数公司仅披露薪酬总额、未披露最高薪酬,或仅披露相关薪酬金额区间。

  由于较少数险企在披露口径、披露金额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或披露信息不完全,澎湃新闻选取了其中116家保险公司作为统计样本。多数险企披露的薪酬为年度情况,也有个别险企以月薪形式披露,澎湃新闻则以12个月的月薪作为年度薪酬来呈现。

  2021年末,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要求,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保险公司按照规则Ⅱ编报偿付能力报告。保险公司应当在第四季度报告中列报关于董事、监事和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本年度薪酬的相关信息,其他季度无需列报,包括上述人员在各个薪酬区间内的数量、最高薪酬、与盈利挂钩的奖励计划的情况等。

  最高薪酬近千万

  总体看来,披露显示,没有非上市保险公司董监高的薪酬上限超过1000万元。各非上市险企董监高的最高年度薪酬水平多集中于100万元至300万元区间内,至少有10家险企董监高的最高薪酬超过500万元。在这10家公司中,有8家为人身险公司,1家为财险公司,1家为再保险公司。

  在董监高年度最高薪酬排名前20的险企中,有13家为人身险公司,4家为财产险公司,3家为再保险公司,且后两者均为外资或中外合资财险(再保险)公司。

  2022年,至少有37家非上市险企的董监高最高薪酬超过300万元。在这37家公司中,有22家为人身险公司,9家为财产险公司,6家为再保险公司。大体而言,人身险公司董监高的最高薪酬相对较高。

  其中,合众人寿的董监高最高年度薪酬为953.85万元,领跑各家险企。虽然董监高薪酬“独领风骚”,但就业绩而言,合众人寿去年却实现净亏损20亿元。

  在董监高最高薪酬前三名险企中,安达保险的高管相对“事少钱多”,该公司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0.3亿元,净亏损189.14万元,公司业务规模较小。2022年,安达保险还有9名董监高被授予7810股股票期权,期权执行价格为199.03美元/股,到期日为2023年2月27日。

  今年1月,银保监会披露的批复显示,同意华泰财险受让安达保险整体保险业务及相应的资产、负债。早在2020年12月,华泰和安达方面便曾宣布,双方将采取平稳过渡方式,逐步将安达中国业务并入华泰财险。

  董监高年度最高薪酬排在第三名的北京人寿,去年则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6.62亿元,净亏损1.96亿元。

  作为2022年起实施的新规,有个别险企一开始披露去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时“忘记”披露高管薪酬,随之以更新报告的形式加以补充披露。例如,民生人寿和中煤财险。

  多数险企无股票期权支付薪酬

  就披露情况而言,多数险企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无股票期权的形式支付薪酬的情况,也没有与赢利挂钩的奖励计划支付。

  但在绩效薪酬上,有些险企的披露情况较为充分,如东吴人寿指出,本年度支付的相关报酬总额为0。其公司党委领导由市委考核办考核,绩效与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直接挂钩;公司党委领导以外的高级管理人员绩效与分管部门直接挂钩,部门绩效与公司经营情况挂钩。

  中宏人寿的董监高拥有股票期权且有明确与盈利挂钩的奖励计划。据中宏人寿披露,该公司董监高的最高薪酬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期末持有虚拟股票期权的人数为11人,执行价格待定。2022年,中宏人寿预计董监高能获得的与盈利挂钩的奖金金额约为961万元,但尚待董事会审批。

  拥有与险企盈利挂钩的奖励且金额较高的还有美亚财险。据该公司披露,美亚财险董事、监事和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2022年度绩效薪酬总额约为866.88万元,包含根据当年绩效考评结果确定的绩效薪酬(含延期支付部分绩效薪酬),不包括前几年递延至当年发放的绩效薪酬。

  在各财产险公司中,黄河财险较为详细地披露了与赢利挂钩的奖励支付计划的考核等级、考核指标等。如,该公司高管绩效薪酬综合考虑新公司引才需要、战略规划等因素,经聘请韦莱韬悦进行专门咨询,将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确定在市场中等水平偏上。高管绩效薪酬水平严格执行保险监管相关规定,公司高管年度目标薪酬中,年度基本薪酬与年度目标绩效薪酬比例为50:50,符合监管规定。公司高管年度绩效考核等级为卓越的,绩效薪酬系数最高不超过基本薪酬的3倍。

  黄河财险还指出,该公司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中均设置了与利润类相关的指标,原则上分管业务的高管人员KPI中价值(利润)类指标占比60%,部分分管业务的高管人员KPI中价值(利润)类指标占比40%,其他高管人员价值(利润)类指标占比20%。利润类指标分别设置起始、预算、挑战3个目标。

  近几年来,在全球低利率环境和利率下行趋势下,保险业也深受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蔓延等多重因素影响,无论是人身险公司还是财产险公司,业绩表现均不算理想。

  因而,便有保险公司的董监高因绩效考核不达标而未能领到绩效奖金。中原农险在2022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直言:“报告期与盈利挂钩的奖励计划独立于年度薪酬之外,因未达成盈利目标,故未发放”。

  中原农险是河南省首家保险法人机构,总部设在郑州。在该公司20名董监高中,有8人的年度薪酬低于50万元,另有8人的年度薪酬位于50万元至100万元间,还有4人的年度薪酬为100万元至500万元间,其中,最高年度薪酬为214.16万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倒逼保险公司规范发展 人身险分类监管要来了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监管部门首提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措施。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根据险企的分类结果,拟定在业务范围、分支机构设置和资金运用范围上进行明确与限制。  监管旨在进一步强化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

    时间:02-03
  • 财险业有望迎来小阳春 人身险业需继续趟过深水区

      本报记者 冷翠华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回首2022年,保险业在负债端和投资端两头承压。2023年,保险业又将走出怎样的发展之路?从受访专家的整体预期来看,2023年保险业发展环境要好于2022年。从不同业务来看,财险业的发展预期更加乐观,人身险业则需要继续趟过深水区,真正把握住发展机遇,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财险业有望利...

    时间:01-03
  • 促进股票期权市场规范发展 证监会就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原标题:促进股票期权市场规范发展 证监会就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沪深交易所同步启动相关配套规则修订工作  本报记者 吴晓璐 邢 萌  据证监会网站12月30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要求,促进股票期权市场规范发展,维护股票期权交易各方合法权益,证监会对《股...

    时间:12-31
  • 证监会就《股票期权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证监会公众号30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和衍生品法》)要求,证监会对《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作了配套修订,形成《股票期权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文章称,《期货和衍生品法》全面系统规定了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各项基础...

    时间:12-30
  • 年内险企分支机构净退出超2200家 人身险机构占比约七成

      2022年至今,2966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市场,较前两年进一步增加。2020年、2021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为971家、2197家。  记者 冷翠华  2022年,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加速退出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对银保监会官网数据进行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12月28日截稿,年内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达2966家,同期新设立的保...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