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山东“传统农业+数字技术”碰撞新滋味 实现西红柿口感“订制”

2023-02-09 16:22: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德州2月9日电(孙婷婷)时下,在山东省德州市一个占地33.6公顷的“植物工厂”内,30多万株西红柿实现了口感“订制”。每天有70吨“五分甜,一分酸”口感的西红柿,运往广州、上海等地,成为国人餐桌上西红柿炒蛋的“主角”之一。

工人们结束了一上午的劳作。 孙婷婷 摄

  一口爆汁的西红柿,拥有“五分甜,一分酸”的最佳糖酸比,是数字技术与山东传统农业擦出的新火花。2月9日,记者在温室内看到,30多万株西红柿目前仍是盛果期。数名工人推着采摘筐,穿梭在一行行吊挂着生长的西红柿植株中,将一串串成熟的樱桃西红柿采摘入筐。

一名工人正在采摘樱桃西红柿。 孙婷婷 摄

  “很多消费者追求小时候吃到过的西红柿味道,好吃的滋味来源于合适的甜度和酸度比。”德州市天衢新区智慧农业产业园技术工程师付文琦介绍说,目前,园区利用科技手段为植物生命成长设置阳光雨露的“最优解”,以此达到控制西红柿的口味、口感的效果。

在温室大棚内,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西红柿装到运输车上。 孙婷婷 摄

  “我们首先会选育一个优良的品种,对它结出的第一穗果的糖酸比进行测量,并且会定期的测量记录,然后通过温、光、水、气、肥等精细化管理。”付文琦说,通过策略调控、精准进行干预,用科学的手段控制糖酸比,使西红柿口味达到理想的口味,实现“私人订制”。

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打侧枝、打老叶作业。 孙婷婷 摄

  在这座玻璃温室中,有685个传感器及1700多个控制器,对30多万株西红柿进行全天候“呵护”。付文琦告诉记者,肥料和光照对于西红柿产生足够的糖分非常重要。当太阳升起,辐照传感器便时刻追踪,累积光照达到每平方厘米100焦时,灌溉系统自动触发营养液浇灌,进行肥料补充。

在温室大棚内,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西红柿装到运输车上。 孙婷婷 摄

  “二氧化碳浓度决定着西红柿的产量。”付文琦介绍说,风速、风向传感器会根据来风大小、方向指挥天窗的开启角度,混合温室内外空气。此外,气象盒子会指挥遮阳幕布、地热风管机,随时调温,控制果实的发育进程。

在温室大棚内,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西红柿装到运输车上。 孙婷婷 摄

  付文琦透露,吊挂式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环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已成为现代种植模式的重要支撑。除了西红柿酸甜口味变得更精细化之外,未来,还能达到控制果皮厚度、果实硬度、果汁含量等更多的指标,让西红柿种植更加精细。

  科技带来的改变,体现在玻璃温室的诸多细节中。“温室的玻璃,我们采用的是超白压延散射玻璃。它的透光率特别强,能达到90%以上,可以把外界的光打散,让每一个植株都能均匀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付文琦说。

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打侧枝、打老叶作业。 孙婷婷 摄

  传感器、无土栽培、人工智能、物联网……科技手段让农业种植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对自然环境和季节的依赖。付文琦介绍,他们自每年的9月份开始定植西红柿,产季可以持续至次年的7月。

  “现在西红柿的产量更加稳定,相比过去能提升3倍到4倍。”付文琦认为,传统的种植模式使得温度、光照、肥料等环境不可控,会有一些劣质果的产生,这是一种资源浪费。“通过对温光水气肥精准把控,我们让种植的番茄品质更加均匀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资源的一种节约。”(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传感中国】订制全新滋味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预计今年1月份全国蔬菜产量超5800万吨,同比增加60多万吨。时值寒冬,春节的蔬菜市场不仅供应充足而且品种丰富,而如今团圆饭的味道也有了科技支撑,让新年也过得更有滋有味。  这个春节,在山东的各大果蔬市场,一批酸甜味儿足的西红柿成了爆款。  好吃的滋味来源于合适的甜度...

    时间:01-31
  • 冰雪游、乡村采摘游带动四百余万人次春节游新疆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9日电 (记者 冀江彤)春节假期,为了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新疆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累计接待游客478万多人次游新疆,其中在冰雪游带动下,各地纷纷发放冰雪游消费券和举办各类文旅活动的助力下得到较快增长。  玩冰雪、去乡村采摘、自驾游、逛民俗是新疆今年春节最时尚的游玩方式...

    时间:01-29
  • 新疆新星市草莓采摘文旅节暨梅花文化节开幕 促休闲游升温

      (新春走基层)新疆新星市草莓采摘文旅节暨梅花文化节开幕 促休闲游升温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4日电 (史玉江 魏巍 商凯旋)看节目、摘草莓、赏鲜花……14日,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第二届草莓采摘文化旅游节暨梅花文化节活动在红星一场花贝花市隆重举行,吸引大批游客观光采摘,让休闲游进一步升温。...

    时间:01-14
  • 千年古城的“私人订制”年俗:用“手写的温度”留住年味

      (新春走基层)千年古城的“私人订制”年俗:用“手写的温度”留住年味  中新网运城1月14日电 题:千年古城的“私人订制”年俗:用“手写的温度”留住年味  作者 杨佩佩  几张桌子、一沓红纸、多套笔墨……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将满满的祝福倾注在笔端,一副副原创春联跃然纸上。围观民众可挑选自...

    时间:01-14
  • 新疆巴楚县圣女果进入采摘期 村民忙采摘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5日电 (陶拴科 阿尔孜姑丽·艾力)眼下,新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和恰尔巴格乡大棚圣女果进入成熟期,农户忙着采摘。  5日,记者走进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其盖里克村农业产业示范园,红彤彤的果实晶莹透亮,一串挨一串,在翠绿的藤叶间若隐若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景象。...

    时间:01-05
  • 新疆图木舒克:节庆氛围浓 催生采摘游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日电 (史玉江 石芙蓉)元旦佳节,新疆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永安镇设施大棚内的草莓、人参果等水果陆续成熟,不少市民选择在家门口体验休闲生活的惬意。  走进该团十三连设施水果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一颗颗好似红玛瑙的草莓点缀在绿叶丛中,色泽鲜艳,圆润饱满。只见游客在采摘时,不时将草莓送入口中尝鲜...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