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月销量集体“失速” 新造车品牌为啥“不香”了?

2023-02-09 11:25:5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曾几何时,新造车品牌主打的智能网联化可以说是俘获消费者芳心的一把“万能钥匙”。但近一段时间,新造车品牌的存在感似乎正在逐渐减弱。目前,2023年首月各大车企销量数据已经出炉。从市场表现来看,除1家新造车品牌实现单月销量过万外,蔚来汽车、哪吒汽车等其余新造车品牌市场表现集体“失速”,销量均呈同比下滑态势。

  多家新造车品牌市场表现不佳绝非偶然。很多消费者对此发出疑问:新造车品牌为啥“不香”了?

  发展进入瓶颈期

  “虽然今年新能源车失去国家补贴政策扶持,但考虑到新能源车整体产品实力以及消费市场接受程度,预计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幅度。”近期,多位业内人士对今年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持乐观态度。

  话音刚落,1月新能源车市场却并未如人们想象中那般火热。2月3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41万辆左右,环比下降45%,处于近期乘用车厂商销量谷底。显然,进入新的一年,被市场各方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开局并不顺利。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能源车国家补贴退出后,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市场随即出现调整,整体来看处于政策切换后市场适应并逐步回暖的关键调整期。“为应对补贴政策取消,部分新能源车企于去年底出台了限时保价方案,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初的新能源车市场。”崔东树分析道。

  新能源车销量下滑,对于产品阵容全面电动化的新造车品牌影响首当其冲。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得益于较早的布局优势,“蔚小理”曾是自主新造车品牌的代表,其市场表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造车品牌整体发展速度。

  记者注意到,1月,除理想汽车单月销量突破万辆大关外,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均未达万辆。具体来看,1月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单月交付量分别为8506辆和5218辆,同比分别下降11.9%和59.6%,跌幅均十分明显。此外,哪吒汽车、赛力斯、零跑等新造车品牌也难逃销量下滑命运,有不同程度下降。以零跑汽车为例,其在1月份的交付量降至了1139辆,同比下滑85.9%,环比下滑86.6%。一时间,下滑成为了新造车品牌市场表现的主旋律。

  在很多人看来,1月新造车品牌整体表现不佳,可以归结于与补贴政策切换有关。但实际上,2022年以来,新造车品牌就开始出现发展停滞的迹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93.4%。相比之下,大部分新造车品牌市场销量增长低于市场平均增速。

  2022年,蔚来汽车全年销量为12.25万辆,同比增长34%;小鹏汽车全年销量12.08万辆,同比增长23%;天际汽车销量仅为5321辆,市场表现长期在低位徘徊。其中,小鹏汽车在2021年获得新造车品牌销量冠军后,喊出了“2022全年销量确保完成25万辆”的目标,但最终目标完成率不及五成。值得一提的是,爱驰汽车、创维汽车、恒大新能源全年销量均不足千辆。在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多家新造车品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崔东树介绍说,近两年,虽然汽车消费市场对于新能源车国家补贴退出的结果早有预期和准备,但当新能源车真正步入市场发展时,消费市场仍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此外,也与自身原因有较大关系。

  降价已在路上

  “如果您选择在近期购车,车辆终端销售价格会比您之前看车时价格更优惠,具体价格我们可以见面再谈。”2月4日,蔚来汽车北京常营天街展示店销售顾问致电《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享了旗下车型最新降价消息。

  与半个月前记者调查采访时相比,如今同款车型的优惠幅度高达3万元以上。记者了解到,蔚来2022款ES8、ES6和EC6车型即将迎来全新换代,目前还有少量展车和库存车可供销售,这部分车辆可以享受展车政策,享受1万到4万元不等的购车优惠。

  这样的画面在今年初还是另外一番场景。今年1月1日起,受新能源车国家补贴退出市场影响,各大车企掀起了一股涨价潮。而仅时隔一个月不到,多家车企近期宣布针对旗下车型实施“降价”方案。这一涨一降之间,映射出新能源车市场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1月6日,特斯拉宣布国产车型全系降价,其中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价。在此背景下,多家刚刚宣布涨价的新造车品牌陷入了两难境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其他主流车企在技术研发和市场表现方面给其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了完成既定的年度销量增幅目标,特斯拉选择在一个特殊时间节点降价,以收获更好的调价效果。

  近期,多家车企纷纷针对旗下新能源车型降价。小鹏汽车宣布,小鹏汽车启动G3i、P5、P7的新价格体系。据悉,小鹏汽车此次调价整体降幅为2万至3.6万元。其中,小鹏G3i最低售价从16.89万元降至14.89万元。随后,赛力斯汽车宣布,问界系列车型采用全新价格体系,车型降价幅度在2.88万元至3万元之间。此外,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等多家新造车品牌也推出降价促销方案。

  那么,降价真的能挽救新造车品牌的市场表现吗?

  新鲜感急速下滑

  一直以来,新造车品牌凭借与生俱来的智能化技术优势,作为品牌市场竞争差异化的落脚点,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彼时,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论调:压倒传统车企的“最后一根稻草”并非新能源,而是智能化。不难看出,智能化在汽车市场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

  伴随汽车市场“新四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传统车企为了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纷纷加速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以保持竞争优势。受此因素影响,传统车企正迅速弥补在智能化领域的不足,大幅缩小与新造车品牌之间在产品力方面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今智能化已不单单是新造车品牌的独有优势,而是成为了各大车企的共同特点。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宋健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能源车发展初期,智能网联化的出现改变了汽车的使用功能,给向往体验到科技感和数字化功能的消费群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很多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但随着时间推移,智能化逐渐演变为车辆的“标配”功能,此前的新鲜感变得习以为常,新造车品牌的差异化优势也会随之减弱。

  目前汽车市场上,无论是售价5万元以下的微型乘用车,还是以载物为主要功能的皮卡车型,均已步入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于人机交互的体验早已不陌生。

  作为一名新能源车消费者,来自天津市河西区的李惟妙对此深有感触。她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因为我购买的是一辆传统车企生产的微型车,原本没有对车辆在网联化功能方面寄予太多希望,但车辆搭载的智能车机系统、后驻车雷达等智能化功能,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此前,不少传统车企因缺少智能化领域市场布局,导致产品综合实力有所欠缺。而当汽车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如今传统车企争相拥抱智能化,寄希望通过智能化加速自身电动化进程。

  记者注意到,在1月上市的新车功能方面,无论是传统车企生产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将智能化作为主打卖点之一,和新造车品牌并无太多差异。

  而在传统车企显著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新造车品牌的优势也在随之减少。宋健认为,从长远来看,智能化绝非某家车企或新造车品牌独有的优势,当智能化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新造车品牌对于消费市场的吸引力下降也实属正常。当人们对于智能化的新鲜感减弱,新造车品牌如何寻找到新的差异化优势,是其能否再次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关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加剧,买电动车的好时机?

      中新网2月9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大概每卖出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大街小巷的“绿牌车”越来越多。  近期,突飞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则迎来一波激烈的“价格战”。特斯拉两款国产车型已降至历史最低价,蔚来、小鹏等十余个品牌也先后宣布旗下新能源车型优惠政策。价格战背后行...

    时间:02-09
  • 11家车企公布2023年度销量目标:比亚迪欲摸高400万辆 “蔚小理”设定增长率均超60%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进入2023年,各大车企又将展开了新一轮的“竞速”。尽管今年1月份整体销量“阴跌”,但从多家车企发布的全年销量目标来看,车企对于2023年的发展仍然保持较高的信心和预期。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发稿,包括主流汽车集团、传统民营车企和新造车势力在内共有11家车企透露了今年的销量目标。其中,传统...

    时间:02-09
  • 保费高维修贵 谁来为新能源车用户“减负”

      2022年,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多种不确定因素,中国汽车产业仍在逆境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无论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首次占据车市的“半壁江山”,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产销量屡创新高,抑或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抢滩海外市场……这些无疑都让业内外人士感到兴奋。  这其...

    时间:02-09
  • 保费高维修贵 谁来为新能源车用户“减负”

      2022年,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多种不确定因素,中国汽车产业仍在逆境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无论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首次占据车市的“半壁江山”,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产销量屡创新高,抑或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抢滩海外市场……这些无疑都让业内外人士感到兴奋。  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火车头”...

    时间:02-09
  • 工信部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政务新媒体账号8日披露,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工信部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时间:02-08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水平首超燃油汽车

      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质量协会8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1分(满分100分),比燃油汽车高1分,同比提高1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80分,保持历史最高水平;插电混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81分,同比提高1分,再创历史新高。  中...

    时间:02-08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海铁联运班列开往欧洲

      中新网南京2月8日电 (胡晓炜)8日,一趟载着120辆国产新能源整车的海铁联运班列,从江苏常州铁路货场开出。该批新能源整车将出口至欧洲。  这是长三角铁路部门在今年春年后开出的首趟新能源整车出口班列。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货运中心多式联运科科长刘雪涛介绍,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运输成为一项新业务。目前,该...

    时间:02-08
  • 工信部:尽快完成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修订

      中新网2月8日电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8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对于“工信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措施”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五个方面工作...

    时间:02-08
  • 今年十余省市发“购车红包”:总额超5亿,新能源补贴过万元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  自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国补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车热度,不过,在国补退出后,“地补”马上拿起了接力棒。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近20个省市公布了2023年的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有政策单独针对新能源车,也有政策针对所有汽车,但也明显向新能源车...

    时间:02-08
  • 2023年国产芯片加速上车 车企能否挥别缺芯时代?

      2022年汽车芯片短缺有所缓解后,2023年,关于车用芯片供应紧张情况是否迎来拐点的讨论再被提及。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缺芯”阴霾已笼罩汽车行业长达两年之久。“一芯难求”,成为过去两年的汽车行业真实写照。车企甚至成立专项小组前往芯片厂“抢芯片”保供;与此同时,在国产替代浪潮下,国产芯片正趁势而起。  中国汽车流通...

    时间:02-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