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邮储银行打造企业手机银行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2-03 18:32:30

来源:中国网

  1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邮储银行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介绍了该行企业手机银行。据了解,该行致力于将企业手机银行打造成为企业移动端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对公线上服务向平台化综合服务转型,开启企业数字化服务新征程。

  移动服务

  让金融更简单

  邮储银行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推动对公服务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具有后发优势的对公渠道融合生态,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多元、更放心、更有温度的公司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聚焦企业日常经营,推出企业手机银行,致力打造企业移动端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投资理财、贷款融资、财税服务等10大功能板块,共计169项功能服务。与此同时,邮储银行精细打磨企业手机银行核心高频功能,汇集智能转账、账户收支可视化分析、一体化工作台、移动批量代发、智能秒贴、普惠贷款等贴心服务,为企业带来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邮储银行企业手机银行采用标准版、小微版的双版本设计,为大中型客群提供全面、标准的移动端综合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客群提供小微易贷额度测算、贷款申请、贷款支用、还款全流程线上化融资服务。

  在财务管理方面,邮储银行企业手机银行除提供基础的定期类存款产品、理财产品外,还联合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多元的企业财富产品超市,建立企业客户私募产品预约通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与定制化财富陪伴。

  协同融合

  让场景更多元

  邮储银行积极打造对公全渠道融合生态,企业手机银行不仅作为企业网银的移动端延伸,同时与网点、企业网银、银企直连三大渠道发挥协同效能,使得线上与线下,平台与应用得到全新升级与扩展。

  邮储银行秉承数字生态银行理念,寻求发现价值,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邮储银行通过企业手机银行打造远程开户、财务管理、会计记账、税务查询、财税课程、工商信息服务等多元场景,构建泛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法人绑定个人账户,打造“B端+C端”的融合生态;基于企业管理体系,支持企业主管理名下多家企业,并提供贷款助手、便捷工具等贴心功能,实现银行“随身”、交易随行,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安全保障

  让交易更放心

  邮储银行基于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技术平台,构建公司客户移动金融生态,企业手机银行借助移动平台安全、风控、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优势,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可信计算等多项技术融入客户身份认证、预约开户、转账、信贷等关键环节,实现了企业用户身份认证、远程开户意愿核实、扫卡转账、一键测额等智能服务。

  企业资金结算金额大,交易信息丰富,邮储银行企业手机银行构建高级别安全认证体系,利用生物识别、移动证书、蓝牙U盾等金融移动创新应用,支持对公免U盾交易,依托强大的反欺诈系统,结合防录屏、防抖提交等安防细节设计,让交易更便捷、更安全。

  沟通无界

  让办公有温度

  邮储银行为企业客户提供更灵活、更便利的远程服务。企业手机银行基于“邮储大脑”,实现智能机器人、智能客服、人工客服、客户经理一对一线上云工作室互联融通,降低企业使用门槛,提升客户服务的延展能力。

  此外,企业手机银行还探索开放用户新模式,将服务能力由企业客户延展至企业主、企业高管,以及财务、人力资源等职务角色,形成公私联动的生态圈,为不断注入新业态新场景提供无限可能。

  邮储银行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在对公金融领域积极践行综合化、专业化转型,不断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服务客户端到端的新业态、新模式。下一步,邮储银行将积极构建对公电子渠道一体化运营体系,为企业客户提供“金融+场景”的差异化服务,致力于打造体验良好的客户旅程,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中国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邮储银行发布手机银行8.0版本 打造智慧服务新体验

      1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邮储银行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手机银行8.0全新版本,致力于将手机银行打造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和“随身化交互陪伴平台”,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智慧服务新体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超3.44亿户。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发...

    时间:02-01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 春节专属理财产品上新 低风险产品成主流

      春节前夕,银行、理财公司借势上架春节专属理财产品,也有部分银行主推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保本的存款产品,期限大多较短,以满足投资者年终奖或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春节理财时,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资金流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也需关注产品的起息日。  银行抢滩“春节档”理财  ...

    时间:01-19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止跌企稳 去年12月新发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连续回升

      日前,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2022年12月银行理财市场月报显示,当月理财产品发行量连续回升,且涨幅不低。从近期收益表现来看,受债市震荡影响,理财产品仍处于“破净潮”中,但报告认为,额外流动性的释放有助于稳定债市,预期银行理财市场或将逐步修复“破净潮”带来的负面影响。  去年12月新发  2468款银行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监测...

    时间:01-10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涉人脸识别、社交媒体账号等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28日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

    时间:12-28
  •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正逐步回升 有望进入有吸引力区间

      记者 余俊毅  2022年11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波动,同时引起了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理财市场随之面临赎回压力。自12月份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债券市场走势后,债市及理财市场逐步回稳。虽然目前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仍处于破净状态,但绝大部分产品净值已经开始回升。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