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解乡愁、富农户、响品牌 丹东草莓释放大能量

2023-02-03 14:08: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走进丹东火车站,比五颜六色外衣更吸睛的,是一个个雪白的泡沫箱子。近年来,装满丹东草莓的泡沫箱几乎成为每位离丹乘客手中的标配。

  正是这些箱子里的小草莓,为游子解了乡愁,也映红了当地农户的致富之路,更打响了“丹字号”特色农业品牌,让丹东释放生机活力大能量。

  解游子乡愁

  提到丹东特产,就绕不过草莓。丹东火车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每逢春运返程高峰期,乘客们大多会提着装满家乡草莓和特色海鲜的泡沫箱踏上返程复工之路。“自己拿的话,当天或次日到达目的地时就能吃了,嘎嘎甜。”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草莓一般能放两三天,我给自己带了一些,也打算分给合租的室友们尝尝。”去年刚毕业、现正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王小雨(化名)在候车大厅对记者说:“丹东草莓越来越有名,我朋友让我给她们当代购人,帮忙买些正宗的家乡草莓。我直接让卖家用顺丰冷链寄到北京。这样既省事,又能确保草莓新鲜。”

  王小雨表示,她本科和研究生七年都在省外念书。每次离家,母亲总会给她带几箱丹东草莓。每当在外吃到家乡味道时,乡愁仿佛也解了不少。

  有一对候车的母女,手里也拎着草莓。“我们的草莓是朋友刚从自家大棚里摘的,特意挑没熟那么透的,希望能放久一点。给孩子带的,也让她分给同学尝尝。”这位母亲告诉记者。

  火车站候车区的出租车司机余师傅称,每年春节前后,都有不少前往火车站的乘客会带些丹东特产回去。其中,有不少人带着大黄蚬、梭子蟹等海鲜,但拎得最多的是草莓。

  致富当地农户

  “比鸡蛋还大的丹东草莓,今天开始接单发货!”节后上班第一天,自家种植草莓的丹东东港农户彭小元(化名)便在朋友圈里宣传起来。

  “从清早就开始忙了。这几年随着名声越来越响,全国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不少年轻人都回来种草莓了。”彭小元表示,从搭建大棚所需要的钢筋、塑料布等材料,到种植草莓所需要的肥料,再到栽苗、修剪、摘果等需要的人工,草莓带动了很多产业。此外,直播带货、网店销售也成了当地的新潮。

  草莓的经济效益给当地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是种植户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同样在东港种植草莓的农户陈萍(化名)说:“前几年大家骑的是摩托,现在都开上了汽车,不少人还在城里买房了。”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中旬,东港地区草莓占地面积达19.1万亩,年产量达30万吨,鲜果年产值达60亿元。草莓已然成为带动当地近10万户农民、近百家企业就业增收的强大引擎。

  打造品牌特色

  在丹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草莓产业化链条正逐步完善。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向记者介绍,该合作社已形成集种苗、技术研发、种植、管理、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小浆果产业链体系。

  这些离不开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马廷东表示,政府对建设集中连片的草莓大棚有资金补贴,对建设产地保鲜库、草莓智慧农业系统等也给予资金奖补。保险公司还推出特色保险,支持草莓相关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电商发展

  东港农商银行一位信贷经理唐明(化名)称,该行针对草莓种植户、收购户、加工户(均含企业)推出了草莓种植贷、收购贷、加工贷等特色贷款,为丹东的草莓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航运的东风,丹东草莓正飞向海内外的百姓家中。2022年,南京—丹东—南京货运包机直航业务拉开序幕,实现了快递行业发运省际草莓从丹东直飞全国的新突破,助推丹东草莓等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凭借日益成熟的冷链配送体系,丹东草莓的销售渠道已实现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多元路线。除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内销市场,丹东草莓还销往香港地区,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相关产业正焕发着强大的生机活力,未来,丹东草莓一定能带来更大能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 多地公布种植牙集采目标价格

      多地公布种植牙集采落地日期和目标价格  最高不超4500元 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  “万元种植牙”时代将落幕。北京青年报记者2月2日了解到,近日河南、安徽等多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公布种植牙集采落地日期和目标价格等。其中,湖南、河北等省更是已经于1月31日执行了种植牙的目标价格。  多地开始实施“种牙价格调控” ...

    时间:02-03
  • 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 多地公布种植牙集采目标价格

      多地公布种植牙集采落地日期和目标价格  最高不超4500元 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  “万元种植牙”时代将落幕。北京青年报记者2月2日了解到,近日河南、安徽等多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公布种植牙集采落地日期和目标价格等。其中,湖南、河北等省更是已经于1月31日执行了种植牙的目标价格。  多地开...

    时间:02-03
  • 河南:2月10日起单颗种植牙价格不超4300元

      中新网2月2日电 近日,河南省医保局、河南省卫健委、河南省人社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3年2月10日起,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为4300元,单颗常规种植全流程费用不高于调控目标的97%。(中新财经)...

    时间:02-02
  • 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新春走基层)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中新网商丘2月1日电 题: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叮叮叮……”小锤敲击着刻刀在青砖上留下清晰的刻痕,凿刻出的灰尘被毛刷轻轻扫到一旁,潘明生埋头于手上的砖雕,不问外事。  “春节假期一直在...

    时间:02-01
  • 台湾音乐人黄庆元:在乡愁中寻“根”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台湾音乐人黄庆元:在乡愁中寻“根”  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人离开家就像树叶离开‘根’,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中国人对‘根’的眷恋。”癸卯新春,台湾音乐人黄庆元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如是说。  祖籍福建、生于台南眷村,黄庆元从小听黑胶唱片长大,求学时期...

    时间:01-29
  • (新春走基层)定格乡愁 浙江宁波温暖全家福送进水库移民村

      中新网宁波1月25日电 (方堃 吴劼阳 蒋攀)“我们家在外务工的人很多,难得过年时带着一家老小回来团聚,在这个时候拍全家福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清溪水库移民王双双告诉记者,好久没和父母一起拍照片了,借着“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她召集了全家亲戚40多口人,在清溪边留下了一张大合影。  2022年6月28日,...

    时间:01-25
  • 看图学习·语短情长丨让城市留下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曾多次考察调研全国各地的古城老宅和传统街区,就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作出重要指示。一起来学习!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黄玉玲  设计:魏星宇  (央广网)...

    时间:01-23
  • 高原台胞的年夜饭:思亲情浓处 味蕾慰“乡愁”

      中新社西宁1月22日电 题:高原台胞的年夜饭:思亲情浓处 味蕾慰“乡愁”  作者 潘雨洁  除夕下午,最后一道“菜脯蛋”出锅,陈志明家的年夜饭餐桌完整了,这道菜制作简单,却令他忆起旧时滋味。  台商陈志明现居青海省西宁市,父亲陈参根祖籍在台湾台中市雾峰乡,1948年来到大陆。“父亲始终惦记着故土亲...

    时间:01-22
  • 高原台胞的年夜饭:思亲情浓处 味蕾慰“乡愁”

      中新社西宁1月22日电 题:高原台胞的年夜饭:思亲情浓处 味蕾慰“乡愁”  作者 潘雨洁  除夕下午,最后一道“菜脯蛋”出锅,陈志明家的年夜饭餐桌完整了,这道菜制作简单,却令他忆起旧时滋味。  台商陈志明现居青海省西宁市,父亲陈参根祖籍在台湾台中市雾峰乡,1948年来到大陆。“父亲始终惦记着故土亲...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吉林农人深耕山野菜种植 实现丰收又增收

      中新网吉林1月20日电 (记者 石洪宇)山野菜成为年货市场的抢手货让王永根喜出望外。为了尽快向市场补货,他每天都要十几次前往周边大型商户配货。  农历新年将至,在生产基地劳动的乡亲们看到不断增加的订单也是满脸笑容,这一年来他们“丰收又增收”,为新年准备了很多年货。  39岁的王永根家住吉...

    时间:0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