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3年如何扩大消费、稳外贸外资? 商务部披露

2023-02-02 22:3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日电 (中新财经 邵婉云)2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2022年商务运行情况及2023年的工作重点。2023年,商务部在扩大消费、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部署。

  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

  为了做好2023年消费工作,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是立足一季度、着眼全年,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商务部主要工作着力点为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引领。对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把政策的成效发挥到最大。

  二是谋划重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我们把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以此为主线,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

  三是继续优化平台载体,持续发力。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扩大智慧商店、智慧商圈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便利性,多渠道增加优质供给。此外,县域商业建设依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成都国际车展。张浪 摄

  徐兴锋表示,汽车是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稳定新车消费,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通过二手车盘活3.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促进汽车梯次消费;畅通汽车报废更新,修订完善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商务部已经明确,把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采对接摆在优先位置来抓,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李兴乾介绍,2023年,商务部要面向外贸企业办好四件事:

  第一,恢复实体展。推动国内贸易展会全面恢复线下展,要办好大家比较熟悉的进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重点展会。

  第二,用好新业态。促进这几年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挖掘贸易潜力,带动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

  第三,发掘新需求。发挥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的作用,协助各地方组织企业到境外去开展贸易合作。我们要加强国际细分市场研究,及时共享各国市场的供求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外贸订单。

  第四,支持企业“走出去”。为外贸企业跨境商务往来提供更多便利,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推介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境外办展规模。

  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介绍,2022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也为2023年外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吸收外资仍然有很多有利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向好。二是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三是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四是跨境往来更加便利。

  关于2023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具体工作举措,孟华婷从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三方面进行介绍。

  在扩增量方面,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航拍忙碌的上海洋山深水港。 殷立勤 摄

  在稳存量方面,商务部将继续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完善各级外资企业投诉跨部门协调机制,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让存量外资企业经营好、发展好。

  在提质量方面,商务部将抓好一系列外资政策宣贯和实施,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细化配套举措,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商务部部长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将于下周视频会晤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商务部2日消息,经双方商定,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将于下周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会晤。  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当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他表示,届时双方将就中澳经贸关系以及共同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探讨。  杨涛称,不久前,中澳两...

    时间:02-02
  • 商务部:将聚焦汽车家居等领域推动出台新政策促消费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2日称,为促进消费,今年将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政策。  目前,与投资、进出口相比,中国消费恢复相对缓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徐兴锋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后将多措并举,继续稳定和...

    时间:02-02
  • 中国商务部:将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境外参展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2日称,将推动国内贸易展会全面恢复线下展,全力支持企业境外参展。  据官方数据,去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7%,规模首次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连续6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受世界经济低迷、外需减弱影响,中国外贸单月同比增...

    时间:02-02
  •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2日称,今年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相信会有更多的外资项目落地中国。  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孟华婷在当天举行...

    时间:02-02
  •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2日称,今年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相信会有更多的外资项目落地中国。2月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综合司司长杨涛、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对外贸易司司长李...

    时间:02-02
  • 我国吸引外资有哪些有利因素?商务部解读

      中新网2月2日电 2月2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2023年外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吸收外资仍然有很多有利因素,总结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向好。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党...

    时间:02-02
  • 2022年RCEP生效实施以来取得哪些成效?商务部介绍

      中新网2月2日电 2月2日,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商务部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支持各地方、各行业和广大企业抢抓机遇,扩大与RCEP成员的贸易投资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力促进了...

    时间:02-02
  • 商务部: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中新网2月2日电 2日,国新办就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李兴乾介绍,商务部已经明确,把强化贸易促进、密...

    时间:02-02
  •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中新网2月2日电 2日,国新办就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介绍了2023年具体工作举措。  在扩增量方面,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

    时间:02-02
  • 下一步如何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介绍

      中新网2月2日电 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我国全年新车销量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内销增速为93.4%。外销增速为131.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4,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家规划目标。  徐兴锋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多...

    时间:02-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