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扩投资VS促消费,稳经济该如何发力?专家们这样说

2023-02-02 22:00:25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2月2日电 (张芷菡)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一段采访中质疑了“从投资拉动改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引发新一轮关于“拉动经济是应扩大投资还是扩大消费”的讨论。

  林毅夫认为,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带来的家庭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长不可持续,如果收入不增长而消费增长,开始消费靠储蓄,储蓄用光后变成家庭的负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变成家庭破产。而支持消费拉动的学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则撰文指出,如果由于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造成出口难以高增长,叠加中国国内基本建设和房地产过剩,继续重生产、重投资、轻消费,恐怕会陷入“企业产品卖不出去-企业衰退、倒闭-员工收入减少、甚至失业-需求更加不足”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关于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的讨论在多年间一直持续。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消费与投资的拉动力是否有新的变化?

  经济转型过程中消费拉动力增强

  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国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以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难以持续。

  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指出,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依靠单纯生产要素的重复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已然乏力。新型消费需求的出现,能够刺激潜在需求、拉动生产并带动整个经济链条回到良性发展轨道,也能以高水平需求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短期看消费的拉动作用或强于投资。鲁政委分析称,“从2023年的经济形势看,内需强于外需,内需里消费强于投资,因此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这将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因素。”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指出,经济的长远发展主要靠消费。全世界范围中,拉动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般占20%作用,消费占比60%-70%,而中国投资占比约40%,消费占比偏低,从长期看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比率会下降,而消费拉动将上升。

  田轩表示,强劲的消费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稳步增长、社会预期的相对稳定挂钩,因此,应当继续在中长期内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增加民生支持投入,进一步缓解居民教育、养老和医疗压力等。

  投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

  不过,2022年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加大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续加码、PSL(抵押补充贷款)“重出江湖”等促进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不可忽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GDP同比增长3.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1%,其中全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为9.4%。这是否意味着包括基建在内的投资将在未来拉动经济的过程中占据更大地位?

  田轩认为,2022年基建投资高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包括疫情扰动、地缘政治动荡、全球性通货膨胀等外部因素,以及需求收缩、市场信心不振等内部因素。基建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尤其是在经济承压阶段,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对于短期内提振经济具有突出成效。

  “但从长期来看,在新发展阶段,经济稳定持续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于私人部门投资,即通过加大民间投资,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新兴科技创新,进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从而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完成经济结构转型,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田轩称。

  那么,2023中国投资增长的趋势是否能够保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3年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预计政策面还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王青指出,弥补民生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将激发经济活力,2023年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投资将成为推动整体投资增速保持基本稳定的一个积极因素。

  不过,他也认为消费的拉动力在2023年将有所表现。“2023年二季度之后,伴随疫情影响全面退去,居民消费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并成为引领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

  投资与消费动力相辅相成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扩大投资和促消费两种拉动经济的路径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共同助力扩大内需。2023年,外部需求走弱使得出口承压,在此情况下,包括消费、投资等在内的国内需求,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基本盘。”

  赵伟具体指出,扩内需中,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等是中国扩内需的重要抓手。长期来看,经济发展靠供给推动,高质量供给侧可以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引领创造新需求。因此,扩大投资,加强产业牵引、加力新老基建等,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等,也是实现扩大内需的重要路径。

  从中长期发展看,鲁政委认为,中国经济良好发展需要消费和投资保持可持续的、动态的平衡。“这是指既不能寅吃卯粮,导致储蓄率过低,从而投资率持续偏低,使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增长动力;也不能让消费长期不足,储蓄过剩,导致总需求不足,出现通缩、经济低迷。”

  田轩也强调,投资与消费的拉动作用存在着短期和长期不同侧重的问题。当前,短期内主要是靠消费拉动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主要是靠投资驱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对于二者的平衡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经济环境来定,要将短期与长期发展统筹考虑,并配合财税、货币、金融等不同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将消费与投资协同使用,最大化发挥两种经济举措的综合作用。(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如期“降档”后 美联储加息终点若隐若现

      2023年首个议息夜,美联储不出预料地将加息幅度降至25基点,连续两次放慢加息步伐。在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对通胀的描述终于“改口”,也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尾声预期。但不管未来如何调整幅度,在去年激进加息后,累计效应已经令一些行业陷入萎缩,市场难以改变对美国经济短期内陷入衰退的看法。  25基点  美东时间2月1日周三,美...

    时间:02-03
  • 追剧热潮飙进旅游界

      高达9.1的口碑评分、31.3%的实时播放市占率。2月1日晚,电视剧《狂飙》迎来了大结局,而此次火的不仅仅是《狂飙》,其取景地广东江门也悄然走进游客的心头。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月14日-30日,取景地江门的相关景区消费人次环比增长近5倍。  其实,一部影视作品带火一座城的现象在国内外并不罕见。随着追剧热潮逐渐蔓延到旅游界,进...

    时间:02-03
  • 年内49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令”,基金经理为啥“有钱不赚”?

      自2月2日起,去年股基冠军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519185)暂停大额申购,单日限购金额为100万元。Wind数据显示,其下属分级基金万家精选A曾在2022年以35.51%的年内表现拿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第四名,同时是偏股混合基金细分类型的冠军。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4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主动“限流”,宣布暂停大额申...

    时间:02-03
  • 申换护照火热 多个出境游首发团已满员

      距离出境跟团游试点恢复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有不少游客和旅游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近期北京多个出入境接待大厅内申换护照的市民多了起来,不少受理点已经约满。同时,面对即将恢复的出境跟团游以及“机+酒”业务,部分旅行社也做好了相关准备,不仅纷纷上线出境游产品,部分旅行社的首发团报名也已满。虽然...

    时间:02-03
  • 暴雪系游戏开启退款通道后的24小时

      2月2日,距离网易暴雪游戏客服团队开启“暴雪游戏产品”退款通道已过24小时,暴雪游戏服务中心官方微信显示,超104万人在等待退款,且数字保持增长之势,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玩家的退款金额大部分在300-1000元之间,但也有玩家晒出高达8000元的退款界面。此外,也有玩家为退款何时到账而担忧。而在暴雪游戏之外,游戏停服的售后情况也曾...

    时间:02-03
  • 北京:以性别为由拒聘妇女最高可罚5万

      中新网2月3日电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的通知,其中明确,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最高可处五万...

    时间:02-03
  • 山东新添赴美国货运航线 青岛至纽约全货机航线首次开通

      中新网青岛2月3日电 (蔡亚群)中国青岛至美国纽约全货机航线2日正式开通,这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首次开通至纽约的全货机航线,也是山东省内首条。  该航线由美国康尼航空的B747宽体全货机执飞,计划每周二、周四、周日执飞,运载货物包括跨境电商货物、普货、邮件和鲜活货物等。航班落地纽约肯尼迪机场后,可通过水运、铁运、陆运...

    时间:02-03
  • 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42.5% 重庆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42.5%  重庆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智慧工厂,机械臂伸缩旋转,1000多台机器人有序协作,激光焊接高速运转。在这里,冲压完成一套汽车部件仅需5秒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

    时间:02-03
  • 双集中供地模式迎变

      试点两年,双集中的供地方式迎来优化。2月2日,一份落款为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县自然资源部门根据年度供地计划,分批次公开未来一定时间段内拟出让地块的详细清单。每次公开详细清单对应的拟出让时间段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同时,详细清单内的地...

    时间:02-03
  • 跟风提前还贷不可取

      岳品瑜  春节假期后,提前还贷又火了,排队还款接连上热搜。  排队到3月才能还贷,线上申请通道基本关闭,还贷门槛的提高,引发不少用户不满。  股市低迷、理财破净,不少拿到年终奖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房贷,提前还贷似乎成为了第一选择。  疫情三年,很多人收入受到影响,通过提前还贷可以降低每月还贷负担,看起来也是诱惑满满...

    时间:02-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